山東省北鎮中學 “全人教育”賦能齊魯名校建設
渤海之濱,黃河之洲,有一座風光秀美、文化燦爛的城市——濱州。這里是“兵圣”孫子的故里,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倡導者范仲淹的成長之地。承接千年文脈,山東省北鎮中學(以下簡稱“北中”)在這里應運而生、蓬勃發展、蓄勢遠航。
北中建校于1952年,是山東省首批重點中學、省級規范化學校、省教學示范學校、省級文明校園、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在校學生5400余人,有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省教學能手領銜的卓越教師團隊600人。
在新時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征程中,學校緊扣“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時代命題,立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新課程改革”和“高中綜合改革”兩大任務,確立了“高素質、高品位、高分數”的育人目標,探索形成“全人教育”理念,讓個體生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諧、持續的發展。
全面育人
夯實“全人教育”之基
“全面育人、奠基人生,成就未來。”以“全人教育”賦能齊魯名校建設,北中走出了一條新時代辦學特色發展之路。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
一是面向全體學生。設置“博雅班”“鴻蒙班”“明志班”“航空班”“藝體班”等多種班型,因材施教,多元培養,分層教學。每一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學校全面實行“選課走班”制,在充分分析學生測試數據、大學招收條件、高考方案等基礎上,科學指導學生進行生涯規劃和選課。開設了14個“6選3”學科組合,盡可能地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
“全人教育”是“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理所當然覆蓋全體學生。校長李東海說:“原來教師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可能會更關注成績優秀的學生,F在育人導向轉變了,促進整體提升的同時,教師會更多地關注學困生、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和特殊家庭的學生,制定了‘一生一案’的教育策略,提供學習、生活上的幫助和心理輔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
二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于培養家國情懷的堅守者、社會責任的踐行者、幸福生活的開創者、具有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的生活者和終身體育的踐行者等,系統開發了包括人文藝術、科技創新等20余種校本課程,成立了機器人、創客、辯論、禮儀等12個學生社團,系統規劃開展了志愿服務、素質拓展、生涯規劃、安全演練等十大綜合實踐活動。其中,學生志愿服務已經成為學校共青團建設的特色品牌,學校團委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三是落實全員育人導師制。通過雙向選擇為學生確定導師,進行思想引導、學業輔導、生活指導、心理疏導、成長向導。學校實施“全員立體化校長帶班制”,每天由一位校領導帶隊,對學生入校、上課、活動、就餐、就寢等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的陪護管理,督促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構筑校園安全屏障。校園內,時時處處都是育人場所,人人皆為育人者。學校教師節表彰的育人標兵中,除了一線教師,還包括校園安保、衛生保潔、公寓管理、餐廳等崗位的人員,備受社會關注和好評。
“五育并舉”
踐行“全人教育”之本
聚焦培育學生核心素養,以多元化評價為主導,構建“五育并舉”體系。始終把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實施學科育人。堅持國家課程的校本化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管理、評價方案》,組建專門團隊,通過改編、補充等方式對預設的課程內容進行二次開發,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選擇、重組、拓展、補充和整合。教學中注重以學定教,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調動和發揮。系統規劃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重視實驗教學,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能力,大力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實現了能力與知識并重、素養與成績齊飛。
藝體教育是學校傳統的辦學特色。學校多措并舉,鼓勵引導學生培養至少兩項藝術體育愛好、特長。單獨設置藝術體育部,提升專業管理水平,分類培養“高精尖”的藝術體育特長人才。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魂,開展書法家進課堂、地方特色戲曲進校園、傳統體育進校園等活動;以課堂文化提質,加強藝術校本課程建設;以活動文化升格,開展各類藝術節、體育節、合唱節、音詩畫經典誦讀活動。定期開展藝術體育素質檢測,成績計入學生成長檔案,發揮考核導向作用。學校榮獲“山東省美育特色學校”榮譽稱號。2021年5月,學校代表山東省參加國家教育部門軍事課教學展示活動,5項展示中4項獲一等獎、一項獲二等獎,得到省教育部門表揚。
競賽培優
打造“全人教育”之才
學校十分重視競賽培優工作,單獨成立競賽部,遴選優質生源,開設“自然科學強基計劃”校本化課程,優選任課教師,實行分層教學。以人為本,細化特優生的過程管理,做到“一人一策(冊)”“一人一案”;因“生”而異,加強特優生的針對性培養,采取“配餐”制、“套餐”制、“加餐”制等靈活多樣的育人方式。
五大競賽學科專設固定標準化教室,配備專職的奧賽教練,專門制定針對奧賽的獎勵制度,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給予支持和保障。同時,開設機器人社團,舉辦機器人等創新大賽活動。學生可自主選擇要參加的競賽科目。
基于高考改革的發展趨勢,學校組織奧賽和強基教練進行了競賽、強基、高考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研究,在此基礎上,編制了適合競賽部學生的校本教材,助力學業水平的提升。
2018年至今,有21名學生獲得生物、物理、信息等競賽省一等獎,5名學生獲得世界機器人大賽中國區冠軍。2021年競賽部有3人因競賽進入“強基工程”快車道。
航空教育
鑄就“全人教育”之特
在校園廣場中央,停著一架強-5戰斗機,格外醒目。這是學校助力全國青少年航空教育的重要標志。
基于良好的飛行學員培養基礎,2015年,北中等全國16所中學被確立為首批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學校立志培養空軍人才,在濱州市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一流精品小班”,由業務副校長親自抓管理和教學,遴選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制定航空班教學質量管理辦法,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實行專業化培養模式,空軍航空大學給予課程支持,定期派教員到校授課;高標準建設模擬飛行室、體能訓練場、航空閱覽室;強化專項訓練,每周安排3節體育課和半天的軍事體能訓練,暑假上機飛行;空軍駐校教官定期對學生進行身體尤其是視力檢查,規范隊列,整理內務,指導訓練;聘請心理專家進行心理調適,優化狀態;每周末召開“連務”會議,會商研判,實行“軍、校、家”聯合育人。
航空班成立6年來,共為空軍輸送了60余名飛行學員,包括一名女飛行學員和5名清華、北大、北航“雙學籍”飛行學員。學校被授予“空軍招飛優質生源基地”榮譽稱號。
文明創建
彰顯“全人教育”之美
文明創建是“全人教育”的重要載體。學校圍繞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的目標,多措并舉,為每一名北中學生烙上文明的印記。
一是堅持立德樹人,推動思想道德建設落地生根。通過升旗儀式、成人儀式、藝術節、新春詩會等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行為習慣教育、誠信和文明教育;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教育活動,通過省市優秀學生、新時代好少年、學生月度人物等推優評先平臺,不斷滲透紅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今年恰逢建黨百年,學校舉辦“獻禮建黨百年詩歌節”,籌備錄制了“北中少年”“唱支山歌給黨聽”等精彩視頻,教育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奮進。
二是豐富學;顒雨嚨,打造多元育人平臺。重視辦好家長學校、發揮家委會育人功能,系統開展家長培訓活動,定期組織多種形式的家委會會議,充分調動廣大家長的積極性,為學校建設和班級管理建言獻策。同時,積極拓展課外活動陣地,簽約多個紅色教育、警示教育和社會實踐基地,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實現實踐育人作用。
三是優化學校環境建設,擦亮最美底色。在學校醒目位置,固定展示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學生,真正做到入腦入心;開展了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學生和文明教師評比活動;建立博士長廊和安全教育文化宣傳展室;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舉辦文化節、藝術節、體育節和科技節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北中學子在卓越的文明環境的熏陶下不斷成長和發展。
校長李東海說:“‘全人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看眼前,因為它指向的是學生的終身發展。”他在學生畢業典禮上寄語:“希望你們今后任何時候都要心向光明,向陽而生,這是北中給你們的胸襟。”這是對北中“全人教育”最好的注腳和期許。
“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2022年10月25日,山東省北鎮中學將迎來70周年校慶。距校慶一周年之際,學校獲評“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濱州市教育教學工作表現突出集體”,教育理論成果“基于高考綜合改革的‘全人教育’”榮獲省“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質量”優秀成果(高中組)一等獎。面向未來,學校啟動實施2021—2024學年度發展規劃,著力提升“全人教育”實施水平,立志“一年突破、三年成勢”,讓北中賡續歷史輝煌,再譜時代華章!
(賈偉)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