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利用電信網絡犯罪需警惕
最高檢發布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未成年人利用電信網絡犯罪需警惕
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2021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2021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未成年人的電信網絡犯罪4822人。其中,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的詐騙罪2066人,占42.8%;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1205人,占25%
●未成年人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犯罪同比增長三成。2021年1至9月,檢察機關起訴未成年人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犯罪2467人,同比增長32.6%
10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2021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數據顯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持續推進,特殊保護加強,1至9月,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準逮捕35565人,同比上升20.9%,全國檢察機關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2859人,同比上升7.2%。
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通過幫教回訪、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等形式對不批捕、不起訴、被判處刑罰、未達刑事責任年齡不受刑事處罰等人員開展特殊預防2004次,同比上升34.7%;開展社會調查59976次,同比上升1.3倍;開展法治巡講11687次,同比上升5%。
最高檢案管辦負責人稱,全國檢察機關以貫徹落實“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契機,充分運用未檢特色工作,促進未成年人“六大保護”貫通實施,多維度保障未成年人權益。比如,今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積極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強制報告制度,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山東省檢察機關通過強制報告發現的58起案件中,強奸案32件,猥褻案16件,加大了發現和懲治犯罪的力度。
這位負責人表示,全國檢察機關落實特殊程序,加大對未成年人的綜合保護力度。比如提升對未成年人監護權的法律監督力度。今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受理撤銷監護權案件524件,同比上升1倍;支持個人起訴198件,支持單位起訴105件;同期撤銷監護權242件,提出檢察建議202件。
最高檢稱,涉及未成年人電信網絡犯罪需引起高度重視。2021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未成年人的電信網絡犯罪4822人。其中,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的詐騙罪2066人,占42.8%;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1205人,占25%。涉及未成年人電信網絡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犯罪,也包括利用電信網絡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通報稱,未成年人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犯罪同比增長三成。2021年1至9月,檢察機關起訴未成年人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犯罪2467人,同比增長32.6%。
據介紹,由于未成年人易沉迷網絡、受到各類不良信息誘導,在遇到問題時,易與網絡因素疊加,誘發實施網絡犯罪。除虛假交友、騙買游戲裝備、騙取客戶保證金、信用卡提額詐騙、刷單詐騙等詐騙手法外,還出現了利用網絡平臺監管漏洞虛假充值、騙取運費險及退貨款、詐騙未成年追星族等新型犯罪手段和作案方式。同時,詐騙團伙組織、脅迫、教唆、利誘未成年人實施犯罪問題突出。
據悉,隨著手機和電腦使用的低齡化,未成年人進行網絡游戲、網課、網絡購物等時間長、頻率高,加之未成年人防騙意識薄弱,遭受網絡違法犯罪侵害的風險日益加劇。
最高檢相關負責人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學生網上學習、社交之機詐騙錢財。有的在班級群冒充班主任騙取學費、收取愛心捐款。有的以低價出售電子產品、掃碼領取虛擬禮物、游戲充值等方式,誘騙未成年人通過網絡支付費用。江蘇、山東、廣東等多地發現,一些不法分子以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追星族為詐騙對象,在網絡平臺發布“明星感謝粉絲”“領取任務”“明星生日回饋”等消息,以充值返現等手段,誘騙未成年人用手機多次掃碼,低齡受害人數量大,社會影響惡劣。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