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走進詩詞品人生 ——山東省諸城市楓香小學詩歌育人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0-27  閱讀:次   |
42.9K

  我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出了華彩絢麗的古典詩歌傳承。山東省諸城市楓香小學采擷浩瀚詩海中的精選古典詩詞,以詩歌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校園演誦為舞臺,以家庭誦讀為延伸,家校師生攜手,用詩歌吻醒黎明,借古韻熏陶生命,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詩歌育人之路。

  縱向深挖

  聚焦育人目標,彰顯詩歌教學新樣態

  學校以《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示精神為原點,結合學校育人工作開展實際,以立德為先,以樹人為本,形成了涵蓋豐厚人文底蘊、塑造審美情趣、培養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強化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全面育人目標體系。

  為實現全面育人目標,學校以課程研發為抓手,以詩詞教學為載體,創編詩歌教材引領學生系統學習,促進學生學以致用詩意表達。

  課程研發團隊經過審慎的思考和論證,以詩人為經線,以主題為緯線,精選李白、杜甫、李清照、蘇軾等十幾位詩人有代表性的經典詩詞重組教材,編織全面育人的詩歌課程,讓學生隨著詩人一生的跌宕起伏,知人論世,采擷詩歌的美,塑造人性的光。

  好的課程離不開扎實的課堂教學,學校創新課堂教學法,開發出“作者介紹課”“晨誦美讀課”“經典賞讀課”“跨界整合課”“成果展示課”5種課型,形成了“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課堂教學新局面。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傾聽文字的聲音,悟讀文字的畫面,咀嚼文字的韻味,感受文字的真情……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科學的課程編排和創新的教學方法,賦予了詩歌育人課程無盡的活力。學生漫步詩海,觸摸李白的浪漫傲骨,品味杜甫的憂國情思,傳唱蘇軾的曠達豪放,感悟辛棄疾的家國情懷……在與詩人的深度對話中詩意成長。

  橫向延伸

  豐富展示舞臺,探索多元評價新體系

  學校按照小學生的身心成長特點,豐富了點面結合的展示舞臺,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曬”成長的機會。

  以個人成長為原點,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讓學生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制作的詩配畫、手抄報、自創詩詞、書法作品、思與行實踐照片和感悟等,都留存在文件袋里,記錄下自己學習的足跡、成長的腳印,定期在班內展評,評選出“詩詞小達人”,再定期進行校級巡展,形成榜樣示范效應。

  以合作展演為契機,注重表現性評價,本著人人參與的原則,鼓勵小組合作和集體合作,采用配樂詩朗誦、詩歌誦唱演、詩詞大會、古詩情景劇表演等方式“曬”詩歌,并充分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進行榜樣推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

  學校還深挖詩歌育人潛力,采用思與行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詩歌中蘊含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良好生活習慣、優秀品格等德育目標,通過課堂說、課后寫、日常行的方式,構建詩歌精神與學生生命的聯系,讓詩歌不再僅僅是詩人的詩,更是學生自己的詩。

  立體推進

  推動家庭參與,構建家校育人新模式

  學校重視詩詞課程向家庭進一步延伸,在立德樹人的總體要求和“雙減”背景下,抓好課堂教學的根本,再以符合學生成長實際的分層次課程延伸做好學校與家庭的育人銜接。

  學校特別重視降低詩歌課程家庭開展的門檻,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創編,通過多媒體課件、主題音樂和以圖釋文等多重手段,有效降低了家長的操作門檻和學生的理解門檻,讓家長和學生在誦讀、欣賞詩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語言溝通和精神交流,有助于家長和學生雙向發現彼此的閃光點,營造和睦同步的家庭關系,形成課程育人的家校共育模式。

  風雨兼程學詩路,砥礪前行不言苦。一任歲月蹁躚過,回看芬芳心已足。一路走來,采擷詩意芬芳;一路走來,詩書已在腹藏。一頁頁,一聲聲,學生的眼睛在詩篇中尋覓;一首首,一遍遍,學生的小手在詩行中徜徉。今后的日子里,學校將繼續帶領學生行走在詩詞的天空下,踏著詩歌去旅行,不斷地在旅途中發現美、欣賞美、實踐美、創造美,享受揮灑才思的愉悅與幸福。

  (李海梅)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