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向文化更深處漫溯 ——評《守正 出新——新時期學校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0-28  閱讀:次   |
42.9K

  我認識李桂強校長近20年了。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他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如何培育具有民族根性的未來公民?這本《守正出新——新時期學校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就是他多年實踐探索和理性思考的結晶。該書已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認真研讀后,其中所蘊藉的文化沉思、教育理解和實踐創新令人耳目一新。

  教育變革研究離不開對其文化傳統的透視,任何一種教育變革都不僅是內容和方法的革新,它的根深扎在其固有的文化基質中。我國的教育傳統深受儒、道、墨思想的影響,而這三家的思想都注重“德性”的養成。綜觀歷史演進和現實變革,我國的教育傳統一直以“道德人”培養為宗旨,“重德性”不是基于學理的判定,而是植根于我們文化血脈的自然承繼。該書從人格養成的視角,爬梳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特殊品性,儒家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道家的“法天貴真”“道法自然”和墨家的“兼愛”“尚賢”“尚同”渾然一體,彰顯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德性”特征。在此基礎上,該書勾勒的一統與多元、群體與個體、事功與審美相悖相生、相兼相濟文化屬性,展示了中華民族注重人格、體認生命、追尋價值的文化圖譜。這些視界和觀點為學校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思想滋養。

  不忘歷史方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勇于創新,唯有根植文化之基,才能探尋教育之本。該書在文化溯源的基礎上,聚焦教育變革,提出四個重要命題:守道德之正,守學問之正,守處事之正,守行事之正。并以此為價值旨歸,探尋教育的突圍之徑和學校文化的構建之道。作者的這種教育視野與格局,也決定了其所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高度,即注重文化與教育的內在關聯,以傳統文化滋養教育變革,實現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性轉化。

  學校文化理念系統是學校文化建設的航標,理念的缺失,導致的可能后果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同質化、隨意化和碎片化,學校文化因為沒有內在的“靈魂”,成為沒有主線串聯的、散落的“珍珠”,進而弱化了引領變革的功能。因此,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我們要通過梳理辦學傳統,確定學校發展愿景,挖掘和提煉學校的教育哲學和“一訓三風”,設計學校的發展戰略,構建學校的文化理念系統。

  該書以徐州二中的學校文化建設為例,系統闡釋了學校文化理念系統構建的章法。徐州二中是一所在原址連續辦學650多年的學校,始于明朝洪武二年的徐州府學,作為徐州教育文化變遷的見證者和“廟學合一”文化現象的承載者,在儒家文化與府學文化的雙重影響下,學校形成了文化資源豐富、儒學色彩濃厚的學校文化特征。作者在擔任該校校長的八年時間里,在賡續道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提煉出“守正、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扎文化之根,育棟梁之才”的發展愿景,凝練出“貴仁、勵學”的校訓,構建起學校文化理念系統。守正不離出新,出新不舍守正,秉持這種教育理念,該校采用“四輪驅動”發展戰略,通過規范發展、特色打造、傳統弘揚、現代引領,實現了學校的內涵發展,特色發展。

  學校文化建設是鏈接傳統、立足當下、直面未來的教育行動方式,我們要想賡續文化基因,發揮文化育人的功效,就要“浸入”教育現場,“介入”生活世界,透視教育圖景的深層文化意蘊。在此基礎上,明確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元素,明晰學校文化建設的內在理路,澄明學校文化的實踐路徑。作者對此一直有著清醒的認知和獨特的理解,他認為學校文化建構的過程,就是不斷反思的過程。這種反思不是簡單的否定,而是思想之“思”、智慧之“悟”,它打碎依規而行“惰性”和“慣習”的堅冰,觀照教育實踐,探詢隱含在日常教育生活世界中的文化意蘊,并把它落實為學校文化建設的行動指南。

  (作者單位系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代建軍)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