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中心學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凝聚教育發展合力
今年以來,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中心學校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引領,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推進優質鄉村教育發展相結合,緊扣“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目標要求,以學黨史為基礎、以悟思想為關鍵、以開新局為任務、以辦實事為重點,引導廣大師生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立德樹人實踐中踐行初心使命,讓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推動鄉村教育優質發展。
聚焦學習教育“悟思想”
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實效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固堤街道教育管理辦公室黨總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第一時間成立了固堤街道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制定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引導全體教師堅持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組織系列活動,持續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抓住黨總支、黨支部、黨員三個主體,形成“一條線”。
堅持“立足教育、服務群眾”,積極探索“學好、用好、辦好”學習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紅色資源,營造濃厚氛圍,抓好中小學生黨史學習教育主陣地,用好用活紅色資源蘊含的育人元素,依托“紅色前闕”、濰縣戰役指揮部、蔡家欄子起義紀念廣場等紅色資源優勢,組織師生廣泛開展專題演講、交流分享、主題征文、紅色家書誦讀、黨史知識競賽等活動。深入推進以“紅色堡壘”“紅燭先鋒”“紅心向黨”為主要內容的“三紅工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并利用圖片、雕塑、視頻、現場講解等方式,深化紅色文化教育效果,著力打造成為黨史教育的“紅色學府”和“第二課堂”,激發教職工干事創業斗志,點燃莘莘學子勤奮好學激情。
聚焦主責主業“開新局”
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聚焦“學黨史、找差距、抓質量、促提升”主題,開展教學教研工作把脈問診、跟蹤指導行動。全體教師立足“做有情懷的教育人”,積極查找短板、精準制定舉措,大力開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閱讀、數學、英語、藝體4項教學提升工程。扎實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將“德育一體化”融入課堂教學,打造“教學評一致性高效課堂”。積極推進“評價任務的設計與實施”,在統一落實“134高效課堂模式”、組織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目標導引下的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的基礎上,鼓勵教師探索總結提高課堂效率的做法和經驗,推廣應用“自主學習卡”“學案導學法”“立體式試驗教學”“問題導向課堂”等創新方法。積極組織分學科、跨學科等多種形式的公開課、示范課、教學比賽等活動,充分發揮學科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深化課程、課堂改革,不斷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生的優秀率逐年增長,先后有400余人在各類比賽、評選中獲獎。在濰坊市中小學創新技能系列活動、濰坊市中小學詩歌征文等多項活動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聚焦為民服務“辦實事”
深入推進教育惠民服務工作
堅持把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將學黨史與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延伸服務維度,進一步深化教育惠民3級聯動服務機制,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滿意度。落實教育惠民“亮牌”服務行動。利用每周五學生放學的機會,設立領導干部惠民服務臺,接受家長咨詢。在周一學生上學時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宣傳惠民精神;利用家長委員會、致家長的一封信、民意信箱、家訪、家長會等多種渠道做好社情民意的溝通工作,引導社會群眾關心、理解、支持學校工作;組織開展“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每名教師包靠5名學生,深入學生家庭,了解家長需求,征集家長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指導家庭教育的開展。
大力實施鄉村教師安居工程,改善青年教師居住環境和條件,切實解決青年教師的后顧之憂,增強青年教師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為鄉村教育留住人才。深入開展“真心惠民辦實事”專項行動,組建黨員教師先鋒隊,通過家訪宣講黨的政策、送教上門、結對幫扶困難學生,充分架起家校溝通橋梁。優化家長接送學生環境,在學校門口設置“家長等候區”,等候區內擺放桌椅、花草、書籍等,家長可在等候區內閱讀、休息,解決雨天學生上學放學淋雨的問題,讓接送學生更加安全有序,切實做到把群眾的“揪心事”辦成暖心事、放心事。
(邱軍 王華昌 李清駿 李華平)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