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一樣的世界, 不一樣的精彩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1-04  閱讀:次   |
42.9K

  我們常常會忽略一些習(xí)以為常的東西,比如,空氣、光、顏色……還有聲音,仿佛它們從來就屬于我們,并且永遠不可能從生活中消失,于是,我們忽略了它們,甚至,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

  但是,請想象一下,假如失去了空氣、光、顏色以及聲音,那會怎樣?失去了空氣,生命將不復(fù)存在;失去了光、顏色或者聲音中的某一樣,生命也許能夠存續(xù),但是生存的質(zhì)量又將如何?

  我曾經(jīng)以聾人舞蹈家邰麗華的童年故事為藍本,創(chuàng)作了長篇兒童小說《象腳鼓》。在此之前,我從未認真考慮過上述問題,聾孩子的世界對于我是一片空白。但是,正如莊子語“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如果你不是魚,無論你是多么熟悉魚,依然無法真正知道魚的感受。用聾人的話說,我是一個聽人,聽人,又怎能徹底了解聾人每一絲細微的心情呢?

  但是,我又多么渴望向我的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也更愿意和年幼的孩子討論——假如失去了聲音,我們將會怎樣?還有,失去了的聲音,可以從哪里重新找回?因為,我始終覺得,成長中的孩子,無論年齡多么幼小,都需要學(xué)習(xí)了解另一種陌生的生活,長大了,才能以包容平等的心態(tài)去看待這個豐富的世界以及同自己“不一樣”的人——這是我寫作這本圖畫書的直接動因。

  當(dāng)真正走近了邰麗華的童年并且深入了聾孩子的群體后,我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認知:聾啞,只是殘障之一種,但是,所謂的殘障并不是缺陷,而是人類多元化的特點之一;殘障不是不幸,而是不便;甚至,身為聾人,卻有著聽人沒有的長處——聽人說不同的語言有隔閡,聾人的肢體語言卻不分國界;因為代償功能,聾人的視力優(yōu)于聽人;聾人的手語需要身體、表情和內(nèi)心的完全配合,他們心手合一、簡單而純粹,他們在寂靜中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保持了心靈的本真。

  在精神和尊嚴上,無論是殘障者還是健全人,我們都是平等的。殘障者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支持和理解。不僅如此,在殘障者身上,更有讓健全人去仰視的品質(zhì):他們于黑暗中體味著光明,于無聲中感悟著韻律,于殘缺中尋求著完美。

  于是,在圖畫書《尋找聲音的女孩》中,我試圖以主人公小米對聲音的主觀感知和尋找聲音的脈絡(luò)為主線,來呈現(xiàn)平時被我們忽略的聲音。

  無論是公共汽車的“鼓包包”,“黑葫蘆”噴吐爆米花,還是舊卡車爬坡,都來自邰麗華真實的童年記憶,它們是可以被觸摸、被看見、被感知到的聲音;在音樂教室里,當(dāng)被擂響的鼓帶動木地板震動,“我趴在地上,渾身血液沸騰,恨不得用全身的每一寸肌膚去感受地板的震動”——這是邰麗華人生中第一次“聽見”音樂,她對音樂的感受深深感動和震撼了我——原來,音樂不一定要用耳朵聽,一樣可以用身體、用心去感受。

  ——也許我們看不見、聽不見,但是,我們都有一顆撲撲跳動的心啊!

  我選擇以詩的語言去呈現(xiàn)聲音的尋找,不僅僅是具象地表現(xiàn)聲音,更是以從生理感受到心靈升華這樣的遞進層次來表現(xiàn)小米對聲音的尋找。聲音不僅僅是一個客觀存在,更是與心靈同在的詩意象征。看似是一個聾孩子尋找聲音的過程,實際是每一個普通孩子實現(xiàn)生命價值和自我價值的過程。

  希望它不僅僅屬于殘疾孩子,更屬于每一個正在長大的孩子。

  (作者 殷健靈系著名兒童文學(xué)作家)


  (正文結(jié)束)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