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夯實內涵求特色 立足創新促發展 ——山東省臨朐縣海岳中學特色育人實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1-08  閱讀:次   |
42.9K

  海岳中學位于“東鎮之首”沂山腳下的臨朐縣城,傳承原中師學校嚴謹的校風,沐浴著沂蒙革命老區的光輝,具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濃厚的人文底蘊。近年來,學校秉承“為每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的辦學理念,按照“規范、落實、提升”的發展思路,確立“立德樹人、多元成才”的育人目標,不斷創新實踐,精心打造辦學特色,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綜合高中教育試點學校,被評為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濰坊市教育惠民工作先進單位。

  感恩教育

  鍛造思政育人特色

  學校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按照“感恩于心、回報于行、心行合一”的原則,制定《感恩教育周歷》,建成感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學教育3個教室和紅色書廊,討論形成《海岳“廿四”孝行規范》《規范管理口訣》,開展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六感恩”教育,組織“一日三省”和“十個一”成長活動,每月進行“感恩之星”評選。通過主題班會、升旗儀式、紅色閱讀、研學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在行為規范中踐行感恩,催生發自內心的成才動力,轉移到學科成績的提升上,形成感恩教育的閉環體系,培養“感恩、立志、有為、正直”的海岳學子。

  “雙減”增效

  打磨學科精品課堂

  高中教育“雙減”的關鍵在課堂,實現課堂和自主學習效率的“雙增”,是“雙減”政策的正向反饋。學校錨定高效課堂提升這一目標,開展課標解讀、教材通研、課堂模式構建活動,每周設立“課標研討日”,組織畫思維導圖、對標對點對題研討,人人進行解讀展示;按照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的順序,遵循“整體—單元—章節”的體系特點,組織教師以單元模塊為重點,對教材編排、知識點、重難點以及突破措施等進行通研;組織“學評教”教學改革,實施“一周雙備”制度,分解“1459”課堂模式各要素,落實“一個中心、四項任務、五維評價、九個步驟”,組織上好每周公開課,聽、說、評、領“四位一體”,打磨各學科的精品課堂模式;營造研究課標、研究教材、研究課堂、提高課堂效率“三研一提”的濃厚氛圍。

  強化記憶

  培養學生寫記習慣

  著名學者隋繼新教授曾經從心理學角度進行過研究,教師一次性講解幾個重要內容,要想讓學生牢記在心,一般要強化五六次甚至八九次;如果用同一種方式強化三次,則效果很不明顯;用同一種方式強化八九次,反而會產生副效應。針對這一現象,學校推行“三段書寫記憶法”。第一段,在閱讀兩至三遍的基礎上,邊讀邊寫一至兩遍;第二段,嘗試著背一遍,記不住的回翻教材重點記憶,然后默寫一遍,對默寫內容進行核對,將出現紕漏或錯誤的地方再多寫幾遍,糾正錯誤并加強記憶;第三段,馬上再默寫一遍或先學記其他知識,然后再默寫一遍。同時,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對公式、定理、方程式、單詞(短語)、古詩文等進行記憶分類指導,師生還創新了任務驅動、臺賬銷號等方式,形成“重視知識強記、動手動口動腦”的濃厚氛圍,培養了學生“寫記背”的良好習慣。

  家校共育

  形成“聚焦學生”效應

  學校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增強服務辦學意識,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思路,完善校、級、班三級家委會建設,建立級部、班級、學科三級微信、釘釘群;落實假期集中家訪、周末家訪和校長直訪制度;多層面開好家長會,解讀“新高考”政策,開展給父母寫一封信、親情交流卡活動,并組織優秀家長現身說“教”,同臺表彰優秀家長和學生。學校開展“進村到區入戶”家訪活動,干部教師的足跡遍及全縣14個鎮街的300多個村莊和城區60多個小區,行程8000多公里,與家長、學生交流2200多人次,實現“家家必到,生生必訪”的目標,黨總支書記、校長馬山與76名家長“面對面”交流。在離學校80多公里的九山鎮上城隍村,學生李金濤的父親握著馬山的手,激動地說:“這么遠,恁還跑來看學生,學生在學校恁就操了不少心,放了假也呱呱著學生,恁做的真是沒得說,把孩子交給你們,我們做家長的放心了!”對此,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馬山的想法很樸實,但透露著教育人的真誠:“學生成長既需要好的學校環境,也需要良好的家庭氛圍,只要我們家校攜手,一定能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未來!”

  管理精進、課堂精品、教學精準、學校精致,促進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形成了集普通高考、藝體高考、春季高考、綜合評價、國防參軍等于一體的多元化育人格局。學校推薦的案例“‘一主兩翼’助推學生多元成才”獲山東省“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質量”優秀成果一等獎。

  (王慶成 陳萬法)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