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寶塔區杜甫川小學:勞動教育聯結生活實際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延安市寶塔區杜甫川小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順適教育”的辦學思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積極實施“五育并舉”,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勞動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一方面,學校應幫助家長和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家庭勞動教育對學生形成優良品德、養成良好勞動習慣能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學校應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及勞動人民的情感。學?山Y合各項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勞動體驗中明白,勞動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平凡的勞動者都能為人民謀幸福。久而久之,學生便能樹立起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意識,養成勤于勞動的習慣,形成以勞動為榮、以懶惰為恥的思想。
杜甫川小學重點從以下五方面入手,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
寓思想教育于勞動實踐之中:
校園愛綠護綠活動
思想情感源于實踐,學校把思想教育與培養行為習慣和掌握知識技能有機結合起來。杜甫川小學是一所花園式學校,四季常青。學校結合實際,開展愛綠護綠活動,倡導學生搞好班級綠化,定期給校園中的花草樹木澆水、施肥、清除雜草。學校的勞動教育已經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從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家務技能:
周五家務勞動打卡
學校要求學生每周五進行勞動打卡,倡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低年級學生的家務勞動以自理個人生活起居為主,中高年級學生則以整理床鋪、洗襪子、洗內衣、拖地、洗菜、切菜等家務勞動為主。學生們由起初的笨拙到如今的熟練,逐漸掌握了基本的家務勞動技能,學會了使用各種勞動工具。通過家務勞動實踐,學生親身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和意義,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
走入社區與田間提升勞動技能:
春種夏耘秋收助農活動
學校利用課后時間多次組織學生走進社區、互助單位參加公益勞動項目。同時,學校還利用五一、暑假、十一假期開展助農活動,讓學生與父母一起走進田間地頭,和農民一起勞動。學生們向農民學習播種、除草、掰玉米、挖土豆等勞動技能,充分體驗勞動生活。蔬菜地、農田里、鄉野間、山洼里,一雙雙忙碌的手,一個個汗流浹背的身影,杜甫川小學學子們勞作的背影形成了田間的美麗風景。
通過衛生大掃除感受“勞動最光榮”:
校園清潔日“啄木鳥”在行動
目前,學校在校園內開展“校園清潔日‘啄木鳥’在行動”活動,從周一到周五每天組織各個班級進行衛生勞動大掃除。每個班級設有紅領巾監督崗,崗位負責學生課間輪流值勤,檢查并清理本班清潔區衛生。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學校讓學生在實踐中悟出“勞動最光榮”的真諦與意義。
在勞動實踐中收獲成長:
建設勞動實踐課程基地
新時代勞動教育強調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當學生看到自己雙手耕耘出的勞動成果時,自然會收獲精神上的滿足感。這種收獲能推動學生進一步熱愛勞動,進而養成自覺勞動的習慣。學校在操場旁開發了一塊面積約為3畝的土地,經過規劃、圈場、歸壟、改良等,這塊地已被學校打造成勞動實踐課程基地。高年級學生參與翻地、栽種、澆水、施肥、除草、搭架、除蟲、收獲等全過程,充分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幸福感。
(作者王海娃系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杜甫川小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