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已成襄陽市襄州區各校辦學自覺—— 素質教育百花滿園
本報訊(記者程墨通訊員張玉軍梁保敏)“親家母你坐下,咱倆說說知心話……”近日,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石橋鎮黑龍集村黑龍小學教學樓二樓的戲曲教室里,一群不足10歲的孩子,正在學唱豫劇《朝陽溝》選段。
孩子們邊學邊練,一舉手、一投足,傳遞著中國戲曲的獨特魅力。看著孩子們認真學習的模樣,學校校長劉清高興地說:“戲曲文化早已在學校扎下了根,繼承好、發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新時代的我們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2020年,襄州區教育局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百花園”工程,黑龍小學大力推進傳統戲曲特色教育,聘請了省豫劇團退休演員崔桂英擔任學校的專職戲曲教師,每周開設一節戲曲知識課。如今的黑龍小學多次組織大型豫劇節目編排和展演,學生們人人會跳戲曲操,會唱兩三首豫劇選段,“戲曲進校園”在黑龍小學落地開花,成為特色“教育名片”。
不僅僅是黑龍小學,走“特色立校,特色強校,特色發展”之路,打造“一校一品一特色”,已成為襄州區各校辦學的共識與自覺。
雙溝鎮回民小學堅持書法特色教育,營造濃厚的校園書法文化,以書法名家命名班級,成立初級“蒙書堂”、中級“翰墨苑”、高級“蘭亭軒”系列社團,聘請書法專業教師和知名書法家進行現場教學與指導,開發書法課程,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贊譽。學校兩名教師被評為“省書法教育先進教育工作者”,56篇書法教育論文獲國家、省、市級獎項,累計372人次師生作品在“楚風杯書法比賽”中獲獎。
張灣中心小學創編的獨樹一幟的“君子操”,融入了古詩詞,融合了武術、太極拳、五禽戲、體操等基本動作,動作舒展有力、柔中帶剛,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區實驗小學嚴格落實“雙減”政策,現擁有47個社團,學校體藝類、科技類社團學生參加省、市、區乃至全國各類賽事獲得單項、團體獎項500余人次。
據悉,襄州區以開展特色學校創建活動為突破口,形成了一批各具品牌特色的名校,如足球學校、羽毛球學校、籃球學校、乒乓球學校、手風琴學校、笛子學校、豫劇學校、柳編非遺學校等。如今襄州區的校園活力四射,成為學生最向往的樂園。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