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全面推行入學“零擇!、分班“零擇班”、排座“零擇位”、推優“零指定”
黑龍江全面推行入學“零擇校”、分班“零擇班”、排座“零擇位”、推優“零指定”—— “我不用再為孩子上學操心了”
■“雙減”在行動·學校教育篇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教育部新聞辦中國教育報刊社合辦
“現在,只要是孩子教育上的事兒,真的用不著托關系、‘走后門’了!”說起孩子的上學事,家長王麗娜說,“‘四零承諾’推行后,孩子的入學、分班很順暢,我不用為孩子上學操心了。”
王麗娜所說的“四零承諾”,是指黑龍江近年來在中小學大力推行的入學“零擇校”、分班“零擇班”、排座“零擇位”、推優“零指定”舉措。這一舉措實施以來,贏得社會普遍贊譽。第三方調查評估結果顯示,群眾對“四零”制度綜合滿意度超過90%。
找準家長疼痛點杜絕教育“走后門”
上學、分班、排座位、評優選班干部……看起來都是小事情,卻牽扯著每一位家長的心。
如何讓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實現“辦事不求人”?2019年,在廣泛調研和全面排查的基礎上,黑龍江教育系統從小切口進入,聚焦解決入學的痛點難點,研制了《在全省中小學校推行“四零承諾”實現辦事不求人實施方案》及其實施細則,作出系統安排,堅持“零擇校”,實現學區范圍、錄取結果陽光公開;堅持“零擇班”,實現師資均衡、結果隨機;堅持“零擇位”,實現定期按照一定的規則輪換座位;堅持“零指定”,實現自薦、推薦、選舉相結合評優評獎和選班干部。
摸準了家長的疼痛點,教育系統的開方更精準、下藥更見效。“分班結果分4次抽簽產生,現場隨機生成,整個分班全過程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說起去年的分班體驗,齊齊哈爾市集中分班家長代表林先生記憶猶新。他說,自己在二十八中學設立的集中分班教室里參與、見證了全過程。北三區義務教育階段52所學校、279個班、12036名新生,在學校所屬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風政風監督員、教育局以及全區中小學教師、家長代表共同監督下完成了分班。
“推進審批地統一管理、同步招生、隨機錄取、陽光分班,保證‘四零承諾’落實無死角、全覆蓋,扎緊制度的籠子,堅決在政策層面堵住辦事求人的空間,F在,‘四零承諾’已形成長效機制,實踐中如果發現缺陷,我們會及時打補丁,更加完善,努力給孩子們創造健康、向上、清正、公平、陽光的成長環境。”黑龍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王曉霞說。
制定科學規則營造風清氣正教育環境
“‘四零承諾’這樣的好政策確實抓準了群眾的需求點,成了家長們交流的‘高頻詞’,減了怨氣、順了心氣。”哈爾濱市第九中學高二學生家長吳先生感慨地說。
“2019年因為工作調動,本以為孩子在哈爾濱的入學是個大問題,沒想到借力‘四零承諾’政策,手續簡單、程序便捷,順利解決了隨遷子女的入學問題,全家人都很滿意。”來哈爾濱創業的曲先生說。當前,哈爾濱嚴格落實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根據轄區內隨遷人員居住的實際情況,按照相對就近的原則,統籌安置隨遷子女就學,接收隨遷子女6.57萬人,實現同城待遇。在“四零承諾”社情民意調查中,哈爾濱的群眾綜合滿意度達91.19%。
為了保證“零擇位”,“實現“排座不求人”,哈爾濱市、區教育局在統一基本規則的基礎上,指導學校制定科學合理的排座辦法:南崗區的小學普遍采用“日+周”式座位輪換模式;156中學提倡“秧田式”等小組圍坐形式輪流循環模式;道里區中小學采取“身高均等排座法”“一幫一互助法”“視力呵護法”等結合“大輪換”和“小輪換”的模式,等等。
為了徹底根除擇班、擇師亂象,經過細致謀劃、周密部署,2018年大慶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實行中小學“陽光分班”,由市教育局統籌指導,全市統一規劃、統一布置、統一實施,突出了陽光分班的公平性、均衡性和隨機性。2019年全市6.5萬名小學、初中和高中新生參與,實現了陽光分班市域中小學全覆蓋。投入近400萬元建設了覆蓋五區四縣的“四零承諾”陽光教育平臺,消除了擇班擇師亂象,破除了花錢找關系、托人辦事的“潛規則”,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
不忘初心讓優質教育資源配置更合理
“符合條件的,誰也不用求;不符合條件的,求誰也沒有用。”在教育系統工作了30年的朱女士說自己的外孫今年秋季上了某小學,就是根據政策就近入學,并沒有因為她的人脈關系“借光”進入名校。她說,黑龍江推行“四零承諾”的實踐真正實現了最初的既定目標,沒有特殊,沒有特權,沒有特例。
調查顯示,牡丹江市的群眾滿意度91.48%,家長普遍反映“四零承諾”政策嚴密嚴格、公平公開,想通過托關系、“走后門”上學已經沒有可能。“保證優質教育資源配置更合理、更公平,徹底杜絕‘人情分配’‘特權分配’,才能把家庭從無休止的內卷化焦慮中釋放出來。”牡丹江市教育局副局長崔桂海說。
群眾的要求拓寬了教育部門的“解題思路”。為了緩解熱點校招生壓力,扶持帶動薄弱學校,佳木斯市教育局探索集團化辦學,高效推進了區域內教育優質均衡,集中有效化解了大班額、大校型。“消滅了人情座、人情班干部,班主任的負擔減輕了,家校關系更和諧了,教育滿意度不斷提升。”佳木斯某初中學校班主任劉老師說。
實踐證明,黑龍江省在中小學大力推行的“四零承諾”,不但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一些中小學校長也表示減輕了他們的精神負擔,“入學工作每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按章辦事,打招呼說情的少了,精神壓力小了很多,教育風氣有了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好轉。”
“我們更要與時俱進、把準基層脈搏,在入學招生上,要堅決把‘求人辦事’的舊思想通過監督和問責堵住;在分班排座、評優選干上,要信息透明、陽光,向家長社會充分公開;通過建立臺賬公示和銷號的方式來促進‘四零承諾’做細做實做透,真正做到擲地有聲,一諾千金,保證教育初心不跑偏、不走樣。”黑龍江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剛說。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