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督察作業 評價引導改革 ——湖南嘉禾推進“雙減”工作記
近日,湖南省嘉禾縣教育局采取“四直兩不”方式,對“雙減”工作進行了全覆蓋明察暗訪。記者跟隨嘉禾縣教育局暗訪組一行3人隨機夜訪了2個學生家庭,從外圍調查“雙減”工作的落實情況。
在文家學校四年級學生小瑞(化名)家里,暗訪組首先查看了家長手機上的班級微信群。經查詢,開學以來,沒有發現教師通過微信群向學生布置學科類家庭作業。暗訪組成員以家長身份在微信群發言:“這個學期,怎么不給學生留家庭作業呀?”群主回復:“按照學校規定,學生作業在課后服務時間完成。雖然沒有安排家庭作業,但家長要督促孩子養成預習課文、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家長告訴暗訪組,小瑞沒有熬夜寫作業的情況了,現在能夠早睡早起了。
“19:00—19:30看新聞聯播;19:30—20:00自由學習;20:30—21:30戶外活動;21:40睡覺。”這是珠泉完小六年級學生小敏(化名)的自制作息時間表。“什么是自由學習?”小敏告訴暗訪組:“就是我自己想做的作業,想做多少就做多少!”小敏的家長對“雙減”工作贊不絕口:“課后服務讓我減少了一筆很大的校外培訓費開支,尤其是減輕了白天接送上學、晚上接送培訓的壓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嘉禾縣教育局出臺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評價方案》,把“雙減”工作、“五項管理”、課后服務全部納入教育評價改革考核體系。該縣對“雙減”工作實行年度量化考核評價,直接影響關于學校發展、課堂教學、師德建設、班級管理等方面的結果運用,如有教師違背減負政策被舉報,取消該教師年度考核、師德師風評優資格,校長要接受誡勉談話。目前,各學校按照“控制總量,提高質量”“校內為主,課后自主”等要求,切實減輕義務教育作業負擔,學生樂意,家長高興,社會贊同。
為消除“學生作業減負可能導致學生成績下降”的社會焦慮和教師顧慮,嘉禾縣教育局提出了“減負增效”要求,構建了“定性評價”機制。該縣通過增值評價、過程評價等方式,對學校、教師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教育實績進行科學評價,評出了一批獲表彰獎勵的優秀校長、優秀教師。這次受表彰獎勵的對象,薄弱學校校長占65%,鄉村教師占68%。羅衛紅校長去年從石橋中學調任車頭中學,自嘲“從米籮跳到糠籮”。他說:“是教育評價改革引領我站上了領獎臺!”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