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條有本地特色的教育突圍之路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指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h域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關乎國家的長遠發展,關乎人民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高低。
辦好每一所學校,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是老百姓最大的福祉。通常,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密切。對于經濟總量偏小、財政收入不足的地區來說,辦教育的難度更大。如何用有限的財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擺在當地黨政領導面前的一張答卷,考驗著領導的智慧和擔當。
在江西蘆溪,歷任領導班子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始終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一馬當先,強化“教育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形成了政府主導、鄉鎮(部門)積極配合、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的教育發展推進和保障機制。
在蘆溪,尊師重教已蔚然成風。全面提高教師待遇,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盡職盡責、立德樹人,學生學得扎實、學得快樂、幸福成長,每一個鄉村、每一個年齡段、每一類家庭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接受高質量的教育,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蘆溪的經驗表明,人口不多、資源相對匱乏、經濟總量不大的山區小縣,同樣可以走出一條富有本地特色的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突圍之路。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