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紅色資源 打造育人高地 ——江蘇省南通如皋紅軍小學構建紅色育人特色品牌
紅色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源泉。今年,江蘇省南通如皋紅軍小學成功舉行了“紅軍小學授旗授牌儀式”,現場氣氛莊嚴且熱烈,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根植沃土,高可參天。南通如皋紅軍小學位于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誕生地的如皋市江安鎮,原名如皋市江安鎮東燕小學,學校全面貫徹“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方針,依托自身“紅色”優勢,用足用好紅色資源“活教材”,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培養了一大批傳承著紅色基因的學子。
使命擔當
打造紅色育人場域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近年來,南通如皋紅軍小學抓住紅軍小學創建契機順勢而為,以紅色教育為主題進行校園改造,為全體師生營造宜學宜教的工作學習環境。
在校園美化方面,學校將校園綠化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打造“一廊(江海軍旗紅)、一場(學子沙場)、二墻(紅色主題仿古校門墻、“紅英會”浮雕墻、)、三樓(思齊樓、思遠樓、思源樓)、四園(瑞紅園、沁香園、景暉園、紫韻園)、黨史長廊——紅星長廊,努力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每一個角落都育人,處處都能體現班級特色,突出學校特點,達到校園文化豐富多彩、校園秩序良好穩定、校園環境整潔優美的建設目標。
在硬件教學設備方面,學校現已全部配備了“班班通”互聯網一體機教學設備,設置了實驗、音樂、美術、舞蹈、電教、圖書室等功能教室,電子班牌、護眼燈、立式空調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對教職工進行電教設備培訓、督查,改進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加快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使優秀的師資和優質教學資源得到了共享,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穩步邁入“標準化學校”的行列。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現有的45名公辦教職工中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有4人,擁有江蘇省卓越校長培養對象、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南通市小數研究中心組成員、如皋市督導專家庫成員、南通市骨干教師、如皋市骨干教師、如皋市教學能手、鎮級骨干教師共計20多名,通過“青藍工程”幫助新入職教師快速成長。
賡續百年,使命育人。作為一所偏遠地區農村學校,學校秉承“托起明天的太陽”的教育理念,與兄弟學校結成學科聯盟學校,并定期開展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兩所學校攜手并進,一起成為教師隊伍和諧發展、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人民滿意的學校。課堂教學中要求全體教師樹立“大思政”教育觀,通過教師研討沙龍、教學技能比賽、教師座談會等形式提升教師的育人理念和教學技能。2020年學校獲評如皋市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工作二等獎,2021年學校獲評如皋市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工作一等獎,2021年9月南通如皋紅軍小學紅色傳承團隊成為如皋市僅有的獲得第十二屆“感動南通·教育群體”稱號的團隊。
根植紅土
締造紅色育人特色品牌
往日作序,來日為章。如皋市江安鎮被稱為“蘇中小延安”,這里布滿無數先烈奮勇戰斗的印記。南通如皋紅軍小學積極響應“將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的偉大號召,深耕革命老區豐厚的紅色資源,積極創新活動載體,拓展特色課程資源,全力構建紅色文化育人氛圍,締造紅色育人特色品牌。
創新特色活動,培育紅色傳承人。學校定期開展特別思政課,一學期以來,學校共評選出紅色好少年56人,紅色傳人18人,紅色講解員32人;積極開展了包括“繽紛冬日”在內的12項特色活動,尋訪了紅十四軍老戰士吳九成,參與學生達6800人次;扎實推進“少先隊員學黨史”主題實踐活動,紅色故事會等實踐活動20余場次,使學生的思想在活動中得到了升華,學校代表隊在南通市慶祝建黨100周年“紅色閱讀”知識競賽中獲得特等獎。
特色物型課程,體驗紅色歷程。學校依托精心打造的校園紅色景觀,構建開放的物型課堂,將校園建筑與紅色印記、紅色故事、英雄事跡相結合,讓學生回顧光輝歷程,銘記英雄人物。為避免紅色校本課程“師師同教案,生生同課本”的現象,同步開發了“體驗式”校本課程,并編寫了校本教材《紅色花兒向陽開》,制定了《中國工農紅軍南通如皋紅軍小學“體驗式”紅色校本課程實施方案》,規范管理,以教助學,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闊步百年,再續征程。南通如皋紅軍小學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努力把紅色印記深深烙在了每一名學子心中。人民給了學校自信,歷史給了學校自信,偉大的時代給了學校自信,如皋紅軍小學正昂首闊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李紅祥 周紅建)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