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第一中學:年級素養梯度目標的設計與成效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福建省晉江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晉江一中”)以“學生第一”為核心辦學理念,大力實踐“學科哲學”,旨在“建一所有哲學追求的學校”。
生命的節律應該是一支健康成長的樂曲。路豎起來就是梯,梯橫過來又像一架豎琴,要使學生在每個發展階段都有一個直觀關注的目標,演奏出優美的音樂。2016年,晉江一中把學生成長的階梯化規律、德育的體系化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結合起來,創新開展年級素養梯度目標設計,并落實于人才培養全過程。
學生的成長有階段性,階段性目標需要教育的引領,因此,要在不同的年級設置不同的素養梯度目標。學生的心理成熟期有早有晚,素養梯度可以并應該給心理發育的成長提供導向,讓學生擁有健全的心理結構。心理現象十分復雜,目標概念又十分抽象,學校因而在每一梯度的目標中安排了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態度和行為表現,一方面為育人提供成長的心理根據,另一方面讓學生記錄自己成長的體驗、感悟。
年級素養梯度目標的內容闡釋
對素養梯度目標的內涵和外延進行充分的闡釋,有利于師生理解素養梯度目標的意義,打開思路,并以此為發展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撰寫案例、記錄教育成長足跡。
(一)初中階段
A.初一年級:熱情與態度
1.熱情
內涵:熱心、熱愛、熱誠、熱心腸、熱望、熱衷(愛好)。
外延:①對家庭生活的熱情;②對學校生活的熱情;③對學習閱讀的熱情;④對人對事的熱情。
2.態度
內涵:舉止、神情、對事情的看法與采取的行動。
外延:①對父母、老師的態度(熱愛);②與同學相處的態度(熱誠);③行為做事的態度(熱心)。
B.初二年級:目標與守則
1.目標
內涵: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
外延:①行為目標(守紀);②品行目標(守德);③學習目標(日進);④守時目標(自覺)。
2.守則
內涵:自我與他人共同遵守的規則、要求。
外延:①守信的守則;②守恒的守則;③自勵、自省的守則;④督促共勉的守則;⑤踐行、求真、求誠的守則。
C.初三年級:涵養與眼量
1.涵養
內涵:以理性控制情緒,將外在的目標、守則,內化為理性自覺;在突發的情緒平息之后,找出引發情緒爆發的種種根據;久經訓練后,養成正確的待人處事態度。
外延:①為人的涵養;②節制任性的涵養;③控制急躁的涵養;④精修的涵養;⑤調整心態的涵養。
2.眼量
內涵:擴大眼界、提升眼力,見識深、眼光長。
外延:①學習的眼量;②失敗與成功的眼量;③進步的眼量。
(二)高中階段
A.高一年級:人格與修養
1.人格
內涵:性格、氣質、能力特征、育成美的人格個性。
外延:①公民人格(遵守法律、享受權利、承擔義務);②個性人格(獨立、尊嚴、誠信、自由)。
2.修養
內涵:理論知識、藝術思想達到一定水平后,養成待人處事的正確態度。
外延:①道德修養;②思想修養;③學問修養;④做人修養;⑤審美修養。
B.高二年級:抱負與價值觀
1.抱負
內涵:遠大的志向,明確將來“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樣的人”的意愿和決心,正確認識自我、科學設計自我、嚴格管理自我。
外延:①特長抱負;②優勢抱負;③潛質、潛能抱負。
2.價值觀
內涵:對經濟、政治、科學文化、道德、金錢等的總體看法,能指導人生方向,對社會有積極作用。
外延:①科學文化知識內化為思想、能力、實踐的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②自尊自愛自信的人格價值;③善良、誠信的道德價值;④自我實現與社會實現一致的人生價值。
C.高三年級:信仰與情操
1.信仰
內涵:信用,忠誠地遵守、信守的準則,相信并承諾。
外延:①社會主義信仰;②共產主義信仰;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信仰;④人生信仰。
2.情操
內涵:感情和思想融合成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狀態。思想專注而活躍,善解人意、通情達理,富有人情味,會欣賞他人和美的事物。
外延:①生活情操;②審美情操。
年級素養梯度目標的課程體系
課程是實現年級素養梯度目標的重要抓手。晉江一中整合2013年“六德之星”文化故事、2014年“我的書房,我的故事”、2015年“我和大樓”文化故事、2016年“我的價值觀故事”、2017年“石鼓景園”文化故事等主題活動經驗,結合學校德育“素養梯度目標”,于2018年形成了年級素養梯度目標的課程體系。
初一:熱情與態度——“書房的故事”“家風的故事”;
初二:目標與守則——“班風的故事”“學風的故事”;
初三:涵養與眼量——“大樓的故事”“素養的故事”;
高一:人格與修養——“榜樣的故事”“晉江人的故事”;
高二:抱負與價值觀——“價值觀故事”“學科故事”;
高三:信仰與情操——“信仰故事”“石鼓山的故事”。
年級素養梯度目標的實踐活動
學校為每一個梯度目標都安排相應的主題式體驗思考活動。在班會上,將階段性目標集約成一個主題,啟發學生行動;通過學生在活動中的態度和行為表現,探索心理根據、發現心理規律,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并讓學生收集、整理活動印記,寫成案例,還原體驗、反思得失,形成學生個人成長文檔,促使學生階段性召回自我、發現天賦、淬煉“成長力”。
初一年級:“熱情與態度”活動
1.“我的家庭購書活動”;
2.“有了書房,家庭就有了變化”;
3.“一家人閱讀,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
4.“我為父母做的第一頓飯”;
5.“會生活,從做家務開始”。
初二年級:“目標與守則”活動
1.“老師口中的目標移到了我的心中”;
2.“坐在車上,發現最遠的目標是地平線”;
3.“去爬山,發現最高的目標在高峰”;
4.“時間是加法,又是減法”;
5.“靜下來的時候,我聽到時間的腳步聲”。
初三年級:“涵養與眼量”活動
1.“你罵完了,就說說我犯錯的原因和根據”;
2.“有一次情緒爆發,‘妖魔’跑出來了”;
3.“一聲‘對不起’遠遠不是對自己的原諒”;
4.“什么話都說出來吧,我一定好好傾聽”;
5.“哲學家說:因為我知道,所以有更多不知道”。
高一年級:“人格與修養”活動
1.“我可以不接受你的意見,但我尊重你說話的權利”;
2.“你狠狠批評吧,但請你不要損害我的人格”;
3.“尊重別人,先從尊重自己做起”;
4.“我是個志愿者,先想到的是如何感謝別人”;
5.“欣賞別人是一種胸懷”。
高二年級:“抱負與價值觀”活動
1.“抱負就是把志向緊緊抱在懷中”;
2.“人是學出來,更是做出來的”;
3.“再好的抱負也要付諸行動,讓自己與別人看到”;
4.“認識自己、規劃自己、實現自己”;
5.“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抱負就是從克己所短、揚己所長開始”。
高三年級:“信仰與情操”活動
1.“平凡的日子里總能有新發現”;
2.“我不媚俗,因為有美的崇高追求”;
3.“父母說,體貼比關心更好”;
4.“我不但懂得許多知識,而且通情達理”;
5.“我終于為信仰找到了價值根據”。
通過數年的實踐,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年級素養梯度目標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深度體驗、閱讀、思考、表達,匯編出版了《素養梯度目標叢書》,評選“素養成長之星”,納入學生綜合素養評價,匯編成學生素養成長文檔。
年級素養梯度目標案例舉隅
2014級初一(17)班的莊嘉儀同學這樣設計自己未來3年的成長目標:負責任,有作為;作為語文學科班長,在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堅持每天寫日記;同時帶動身邊的同學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2016屆初中畢業生陳小青同學對媽媽說:“初中3年,我們每個學期都有自己的努力目標,每個同學都清楚自己奮斗的方向。為了一起走進高中部,大家互幫互助、親密無間。”滿懷熱情、專注目標、腳踏實地,在靜穆中涵養自我,陳小青同學收獲了成長。
蔡青云同學進入晉江一中高中部后,與同宿舍的幾名同學一起,商量每天早晨5點30分就起床,買好早餐,開始讀書,并給這個行動起名“不賴床”。他們堅持讀語文、讀英語、讀政治。清晨的校園是寧靜的,清風徐來,鳥語花香,蔡青云全身心地沉浸在書的世界里。
施鴻錨同學在給初中班主任林麗霜老師的信中寫道:“我的志向是認真對待每個人、用心做好每件事。”初一時,班級參加心理情景劇表演,同學們積極準備,最后只得了三等獎。幾個同學很不高興,把獎狀撕了扔在地上。施鴻錨彎下腰,默默地撿起碎片,粘貼復原。她對小伙伴說:“留下它作個紀念,讓它鞭策我們不斷進步。”第二年,在施鴻錨的帶領下,同學們不灰心喪氣、不怨天尤人,再次登上校園情景劇的舞臺,獲得了一等獎。施鴻錨同學堅信,一路用心向前走,就是好人生。
高考結束后,李旭霖同學招呼了十來個伙伴,一起來到化學實驗室,再一次跟著老師做實驗。他深情地說:“這里是我們成長的地方,在畢業前夕,我們想重溫當年留下的美好。”“謝謝老師們3年來的關心和幫助。”這是2016屆蘇琪紅同學在得知自己高考獲得佳績后說的第一句話。“我們是同桌,如果我都不幫他,那要等誰來幫?這對我來說沒什么,對同學卻很重要。”人高馬大的吳喬澤同學平靜地說。情感,視野,胸懷……這些都是晉江一中學子的成長內涵和人生追求。
蔡青云、施鴻錨、蘇琪紅等同學都考入了理想的學府,他們是年級素養梯度目標的受益者,也豐富了年級素養梯度目標的內涵與外延。
晉江一中的實踐證明,年級素養梯度目標設計符合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力地踐行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做好新時代的教育工作具有借鑒意義。(陳燎原)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