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以高質量黨建引領 促學?缭绞桨l展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作為一股流淌的新鮮血液,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生力軍,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關心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責任,更是遼寧省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新民一高中”)義不容辭的職責。新民一高中打造“黨旗引領,立德樹人”的黨建品牌,切實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優勢,積極發動學校黨員干部、團員、師生志愿者等開展各類黨建活動,助力學生的多元發展。
筑牢黨建政治堡壘
助力學生全面提升
新民一高中的辦學理念是“育人為本,規范創新,明德勵志,和諧發展”。為貫徹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進一步深化“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民一高中確立了“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榮、生以成才為志、教以明理為先、學以做人為要”的德育工作指導思想,實施分年級的思政道德品質教育體系,注重培養學生隆禮、親師、敬長等28種品質。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是學生成長路上引導他們形成正確三觀的引路人。因此,新民一高中對教師開展了“愛得要真、管得要嚴、盯得要緊、跟得要勤、想得要細、做得要實”的培訓活動,開展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師德師風座談交流會”“師德標兵”等活動,促進了師德師風的端正,營造了風清氣正、教書育人的良好環境。
為發揮黨建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度融入、引領和保障作用,新民一高中開辦了“黨員示范班”,黨員帶頭當班主任、上優質課、挑重擔。讓黨員“亮身份”,強化黨員責任、擦亮黨建品牌、凝聚黨員共識,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融入黨建文化元素
營造校園育人氛圍
學校是培育人才的搖籃,是教書育人的圣地。新民一高中為了培育國之棟梁,努力推動從“育分”向“育人”的轉型和突破。秉持“育人為本,規范創新,明德勵志,和諧發展”的育人理念,設置了黨團活動日和紀念日,開展了做義工、慰問孤寡老人等活動。通過不定期給學生上團課、黨課,以黨建帶動團建,以團建促進黨建,不斷提高學生的黨團意識。社團是學生表現自己的天空和舞臺,新民一高中組建了傳統文化、學科、體藝、科技四大類30個社團,旨在人人進社團、團團出精品、周周有活動、生生展特長。全面促進學生學習做人、學好知識、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協調發展。
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學生在學校可以同時受到兩種教育、獲得兩種知識,一種是有意識地學到的知識,一種是無意識地學到的知識。”有意識地學到的知識是專門學到的,而無意識地學到的知識是學生受到校園人文環境的影響,在環境中看到、聽到及與人交往所獲得的知識。一個文明、健康、平安的校園,一處優美、高雅、和諧的環境,一所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的學校,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新民一高中通過立孔子像、開設孔子學堂、建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長廊等方式,進行文化熏陶和文化育人;餐廳張貼相關文化標語,讓學生感受飲食文化,創造良好的飲食氛圍;懸掛反映新民風土人情和地貌特色的風景畫,如表現遼濱塔、遼河濕地、“三農”博覽園、小西湖的作品,以及五星紅旗、大紅燈籠和紅色中國結等,時時處處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整潔美觀、舒適和諧的校園環境培養了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親人的高尚情操和家國情懷。
突出黨建思想引領
打造學校育人品牌
校風、校訓可謂一所學校的靈魂,是一所學校辦學理想、辦學理念、內在精神和文化傳承的集中體現,是一所學校的領導者和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也是學校開展各項活動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
新民一高中始終堅持以黨的教育思想為引領,將“求知、求真、求精”作為校訓,將“民主、科學、睿思、創新”作為校風,將“嚴謹、善誘、厚德、敬業”作為教風,將“勤奮、博學、求實、創優”作為學風。學校倡導教師要起到立德樹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表率作用,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擁護黨的綱領、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讓學生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新民一高中以黨建促發展,用行動為黨旗增輝。在新的征程中,學校將賡續百年初心,擔起育人使命,培養學生獨立、自信、勇敢、堅韌、刻苦的性格品質:在面對未知挑戰和巨大壓力時,能夠勇往直前地面對困難;在迎來榮譽獎勵和稱頌贊美時,能夠謙虛恭謹地享受成功;在受到迷惑引誘和陷阱欺詐時,能夠清晰明確地分析利害。新民一高中希望每名學生都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學校發展成為振興鄉村教育的示范性學校。(王興大 汪景江)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