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廣州市海珠區客村小學以教育戲劇為支點開創德育新模式 伍照恩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1-30  閱讀:次   |
42.9K

  教育戲劇 讓德育“實”起來“活”起來 ——廣州市海珠區客村小學以教育戲劇為支點開創德育新模式 伍照恩

  “請你們背上所有的行囊,保持安靜,現在我們要突破敵軍的封鎖,悄悄離開蘇區,出發!”指導員話音剛落,3支小隊的紅軍就開始了有序的潛伏行進。忽然,對面一盞探照燈亮了起來,在叢林中左右移動,紅軍戰士們迅速停止了一切行動,安靜臥倒,等待時機……這是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客村小學正在上教育戲劇社團課程——“兄弟倆的長征”。據悉,該項目屬于客村小學“中華英雄傳承教育”德育課程中的一部分,旨在引領學生在戲劇體驗中了解長征故事,傳承長征精神。

  教育戲劇是一種集“五育”于一體的綜合育人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讓學生得到真善美的熏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新的渠道。教育戲劇以其顯著的綜合育人優勢,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學校的青睞。2016年起,客村小學就將教育戲劇納入到學校德育工作體系之中。5年來,客村小學秉承“讓每一種角色精彩綻放”的辦學理念,以“教育戲劇”為抓手進行了積極探索,進一步豐富了德育體驗,拓展了德育內容,優化了德育路徑,逐漸形成了具有“客小特色”的德育新模式,切實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了實處,成為廣州市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

  引入教育戲劇育人理念,豐富德育體驗

  小學階段,德育工作的重點是培養學生道德規則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幫助其完成道德情感的啟蒙,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校傳統的德育工作中,德育課程主要以班主任授課為主,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育戲劇理念進入了客村小學的視野。法國思想家盧梭就主張“在戲劇的實踐中學習”,此后這一教育理念不斷發展,如今已成為很多國家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一種重要教學方法,在我國教育實踐中也逐漸被重視起來。

  為了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客村小學在傳統的德育工作中引入了教育戲劇方法論,將“具身認知”的學習邏輯引入品德塑造的過程中,把說教式的德育轉化成能夠滋養學生生命的戲劇情境,賦予學生一個社會化的身份(角色),讓學生在這個角色的視野里去經歷故事,推理辨析并嘗試解決問題,以有效加深對抽象規律和規則的認知,進而提升道德修養、規范道德行為。此外,為了充分發揮教育戲劇的德育功能,學校還積極探索教育戲劇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創設不同的戲劇情境,幫助學生在入戲、品戲、體驗分享中感悟真善美,分辨對與錯,在具身體驗中內化道德準則,形成道德直覺,促進學生個性與人格的正向發展。

  學校開展教育戲劇并不是為了培養專業演員,所以班級日常開展教育戲劇活動不會過分關注服裝、道具、演技等內容,而是加強活動過程的引導,在不同的角色體驗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收獲受益終身的好習慣。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說:“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機會從小學習表演,將來很難成為有魅力的社會角色。讓兒童參加戲劇表演,不是要培養專業演員,而是要賦予他們一種社會技能,從而獲得生命成長的力量。”基于這樣一種定位,客村小學在2016年正式拉開了教育戲劇實踐的大幕。

  構建教育戲劇課程體系,拓展德育內容

  德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載體。客村小學將教育戲劇納入德育工作,將德育目標與教育戲劇主題相融合,根據德育主題精心設計配套的教育戲劇內容,同時根據學生認知、心理、品德等發展的不同階段制定教育戲劇課程標準,構建起一套多元立體的教育戲劇課程體系,有效保障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萌芽期(2016年—2017年):引進資源,探索研究。當學校將教育戲劇確定為特色發展方式后,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落實。最初,學校并沒有相關的專業教師和課程體系,只能通過不斷派教師外出參加相關教學研討、跟課學習,引進專家和團隊資源協助課程設計,并探索性地設立了教育戲劇拓潛班、一人一故事班、英語教育戲劇班等,就這樣“摸著石頭過河”,正式拉開了教育戲劇在客村小學的校本研發序幕。經過一年的試驗,學校發現學生們經過教育戲劇的洗禮,不僅藝術表演能力顯著提高,各方面行為習慣也有很大改善。2017年,學校繼續擴大教育戲劇班的規模,并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分別開設了低年部親子教育戲劇班、中年部教育戲劇班、高年部教育戲劇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戲劇的積極性,2017年客村小學還舉辦了第一屆校園戲劇節,教育戲劇班的學生向來自全國各地約350位與會者展示了自編自演的戲劇節目,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評價。

  成長期(2018年—2019年):項目帶動,研發劇場。到2018年,學校的戲劇教育實驗班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遂決定進一步擴大范圍,在全校所有班級推廣教育戲劇課程,讓學生人人都參與。接著,學校開始嘗試將教育戲劇融入到語文、英語、道德與法治等學科課程中。例如,通過與語文學科相結合,開設了“中華英雄傳承教育”德育課程,首先選取語文教材、課外書目中的英雄故事讓學生閱讀,接著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改編再創作,最后組織學生排演戲劇,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刻理解英雄、傳承英雄精神。此外,學校為了進一步發揮教育戲劇的德育功能,在2018年至2019年還引進了兩個專業的劇場班,在低年部開展關于“親子關系”的項目探索,在中年部開展關于“社會責任”的項目探索。每個項目設計都融入了豐富的德育價值觀念,并配套持續一年的完整課程體系,上半年在教師帶領下分析文本、探討不同角色,下半年在教師引導下創作劇本、排練劇目,真正將德育融入到整個項目過程中。

  深化期(2020年—2021年):結合校情,深入探索。2020年,客村小學為了使教育戲劇真正扎根學校,決定將閱讀與教育戲劇直接聯動,研發劇場項目,推行“班班一劇”。目前,學校已經在傳統的閱讀課堂中巧妙融入了教育戲劇活動,建構起全校各年級、全學科的閱讀劇場體系,形成了“課前研讀—課中體驗—課后展演”的螺旋上升的閉環閱讀活動,幫助學生從“文字閱讀”轉為“體驗閱讀”,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得到道德的滋養。

  經過5年多的不斷探索,客村小學遵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目前已經構建起了一個以學科課程滲透為基礎、以校本德育課程“閱讀劇場”為特色、以社團課程“專業教育劇場”為核心的教育戲劇課程體系,讓課堂內外有“戲”,讓學習有“趣”,開創了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落實教育戲劇教學模式,優化德育路徑

  以教育戲劇為支點,開創德育新模式,不僅極大豐富了德育內容,而且優化了德育路徑、提升了德育效率。

  相對于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教育戲劇是一種體現型、創造型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是一種在知、情、意、行和諧并舉的基礎上進行智慧性超越的教學,是一種雙向互動性的教學。教育戲劇讓學生自主地感受、思考、領悟、生成,用生活和藝術創造生活,側重于學生的體驗和內心的構建,能幫助學生打開身心、深度體驗、獨立思考,對學生品格的錘煉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教育戲劇的組織實施方式對傳統德育路徑進行改造,能有效提升德育實效。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將德育目標與戲劇主題相結合,通過“激發動機—呈現故事—體驗探索—反思與評估”一系列流程,指導學生開展教育戲劇創作與表演,增強學生的道德體驗。其次,教育戲劇課程不僅注重過程引導,還強調通過定期的戲劇表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再其次,在教育戲劇活動中架構學生與學生協作、演員與觀眾互動、家庭與學校攜手的廣闊平臺,拓展德育空間。最后,在社團活動中,學生自主創作和編演精品劇目,為學生德育成果提供更多展示的平臺。通過以上4個主要組織實施方式,學校將更加高效的體驗式德育拓展到了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經過5年多的不斷探索,教育戲劇給客村小學帶來了很多可喜的變化。首先,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提高,不僅普遍變得更加開朗陽光,而且大多在體驗式德育的實踐中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教師隊伍在實踐中積極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專業素養顯著提升,2020年學校立項了省級課題“教育戲劇與德育課程深度融合的實踐與探索——以廣州市海珠區客村小學為例”。再其次,學校戲劇展演屢創佳績,重點打造的原創環保音樂童話劇《花城護衛隊》,獲得廣東省第六屆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第二屆羊城美育節一等獎的好成績。最后,學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先后榮獲“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藝術基地”“廣東省文明校園”“第二屆廣州市文明校園”等一系列榮譽。

  客村小學在引入充滿娛樂性和趣味性的教育戲劇后,不僅讓校園內外“好戲連臺”,充滿了歡愉的氣息,還讓學生在豐富立體的教育戲劇體驗中學會了做人做事,教育戲劇無疑已成為學校亮眼的德育品牌。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廣州市海珠區客村小學以教育戲劇為切入口,開創了德育新模式,讓教育戲劇浸潤學生心靈,讓每名學生都能站上屬于自己的舞臺,演繹各自的生命精彩。(伍照恩 陳少馨 葉夢娜)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