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實施積極教育 為幸福人生奠基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03  閱讀:次   |
42.9K

  2017年9月,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成立。立足于集團“育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并結合學校優勢與實際,著力打造具有特色的辦學品牌,經學校管理團隊深入研究論證,依托省級課題“基于積極教育的新辦學校發展路徑研究”,提出積極教育的新校辦學路徑,不斷圍繞積極教育的“五位一體”,完善積極高效的管理制度、營造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構建積極豐富的課程體系、建設積極學習的教師隊伍、形成積極主動的教育合力,培養人格健全、基礎扎實、體魄強健、胸懷天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陽光自信向上向善”的優秀學子。

  積極教育的種子,從落地生根到拔節孕穗,再到花開滿樹,最終收獲春華秋實,每一次的華美蛻變,都是對教育的尊重、熱愛與探索,以春風化雨之勢、潤物無聲之柔,綿綿發力,久久為功,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奠基。

  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積極”

  積極教育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基礎。“積極”最早出現于曹魏時期思想家王弼對《周易注》的注解:“小畜積極而后乃能畜。”如果將“積極”一詞分解為兩個單字來理解,“積”表示的是將谷物一層一層累加;“極”本義是指房屋最高處的脊檁,引申為最高處的意思。“積極”兩字合起來,就是“將谷物累加到最高處”的意思,后衍生出積極努力、奮斗向上之意。《周易》明確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是積極教育的源頭活水。

  積極教育,是在積極心理學的啟發下,變革教育現實和傳統觀念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方式。積極教育是以個體外顯和潛在的積極力量、積極品質為出發點,以增強個體的積極體驗為主要途徑,最終達到培養個體積極人格的教育。積極教育著力培養人的美德、優勢,充分發揮人的潛力,將立德樹人真正落到實處。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情商教育”,即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培養和管理、表達積極的情緒;二是幸福教育,即教會學生學習體驗和創造幸福;三是利他教育,即教導學生如何去愛人、幫助人、服務人;四是樂觀的性格教育;五是美德和價值觀教育;六是社會關系教育;七是教育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完善積極高效的管理制度

  積極高效的管理制度,是實施積極教育的有力保障。學校大膽起用青年干部,中層干部平均年齡35歲,形成追求卓越的管理團隊,同時配齊8個年級主任,起用5名“90后”任年級主任,實行年級扁平化管理,形成積極開放、合作共贏的管理氛圍。建立每周校長辦公會議或行政擴大會議制、各部門及年級組工作例會制,從制度上落實科學民主管理。堅持校務公開,嚴格落實集團出臺的財務管理制度、人事工作制度、教師招聘和干部提拔程序,做到財務、人事等各項工作分工明確、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形成了“副職分管、正職監管、集體研究、民主決策”積極高效的管理機制,保障了學校的管理成效。

  營造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

  學校注重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在辦公室、教室、走廊等區域融入幸福的理念。堅持以活動育人,開創課程文化節、讀書節、體育節、國際文化節、生態節等五大節日活動。

  國際文化節規模宏大,每年一屆,每屆一個主題,每個班級代表一個國家,通過情景劇、歌舞表演、演講、游園會等形式,把中國元素與國際視野有機融合起來,展示世界多元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開拓國際視野。

  要培養健康的人格,生態文化不可或缺。讓大都市的孩子親近大自然,懂得欣賞生態的美,是積極心理、幸福教育的重要環節。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到山上、湖畔、海濱和公園等地考察、學習,調研生態情況,撰寫考察報告,強化生態保護意識與能力,打造生態環境教育,在教學樓頂開辟了近2000平方米的“天臺農場”——青青農場,各班級在“責任田”里開辟小菜地,種植蔬菜瓜果等,成為勞動教育和生態教育相融合的絕佳場所。每當收獲時節,學生就能在食堂吃到自己親手種植的蔬果,都會感到十分開心。

  此外,學校每學年還舉辦合唱比賽、“校長杯”籃球賽、辯論賽、安全體驗營、科技進校園及各類團體拓展活動。豐富多元的校園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踐與體驗、展示與成長的平臺,提升學生的校園參與感及生活品質,而且為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建設積極學習的教師隊伍

  學校成立時間短,年輕新崗教師居多。學校鼓勵全體教師深研積極教育,掌握積極心理學理念與方法。為幫助年輕教師把高學歷轉化為較強的職業能力,盡快站穩講臺,學校不僅啟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名師工作室項目、集體備課,讓新崗教師與資深教師組成“成長聯盟”,而且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策略,通過專家進校指導、外派研修、集團聯合教研、跟崗學習、校本培訓、教學比武、班主任沙龍等形式,著力培養骨干教師,將課題研究視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手段,鼓勵并支持教師以問題為導向、以課題為依托,深入開展科研和教學實踐。現有省級課題3項、市級課題8項、區級課題19項、校級課題44項。

  學校目前有省特級教師一人、正高級教師一人和區級以上骨干教師45人。教師培養取得顯著成效,教師心育水平高,學校中層干部、班主任隊伍實現了心理B證、C證全覆蓋。此外,8位教師入選區“薪火計劃”培養對象,4位教師入選區“新秀計劃”培養對象,逐漸形成一支由專家型教師引領,以市區名師為骨干、青年教師為主體的有情懷、有活力、樂奉獻、善學習的教師隊伍。

  此外,每年學校工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教師活動,如新教師素質拓展活動、教職工迎春晚會、教師集體生日會等,讓教師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收獲校園歸屬感、職業幸福感。

  構建積極豐富的課程體系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學科課程,著力打造“積極教育”課程體系,做實基礎型課程,做精、做寬拓展型課程,做活探究型課程,特別打造幸福樹校本課程、心理與生涯課程、外語課程,為學生幸福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以積極心理品質為依據,學校開發幸福樹校本課程高達84門,其中小學57門、初中27門,涵蓋仁愛課程、正義課程、勇氣課程、修養與節制課程、智慧與知識課程、心靈超越課程。

  作為全國首批生涯教育實驗學校、深圳市生涯教育試點小學,學校將心理健康與生涯探索課納入初中課表,鼓勵全體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生涯教育;依托名師工作室團隊,開發小學生涯班會課程;邀請家長進課堂,開設幸福配方課程;利用假期,帶領學生前往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開展研學旅行與職場體驗,引領學生深入探索自我特質、挖掘自我潛能、接觸社會職業,助其幸福成長成才。

  學校以“培養兼具愛國主義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為目標,開設外語課程,由6名外籍教師開展口語、體育、音樂、日語、德語等課程的小班化教學,既立足于本土文化,又充分吸納國際元素,取長補短。

  形成積極主動的教育合力

  學校聯合社區、家庭,努力構建“三位一體”的立體化育人體系,發揮三方在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的不同作用。

  為實現“家長幸福地陪伴”愿景,學校成立年級、班級家委會,主動邀請家長參與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聘請優秀家長擔任兼職生涯導師,不定期邀請來自各行各業的家長進課堂,成立家長職業講師團,與學生分享職場故事,拓展學生職業認知;堅持辦好“父母成長學院”,邀請知名家庭教育專家為家長分享育兒經驗,至今已經開展了42期課程;開展“萬師訪萬家”行動,深入3000多個家庭進行家訪,家訪率達到全部;開展午餐午休惠民工程,作為寶安區首批開展午餐午休的學校,迄今共有2667名學生在校午餐午休(占全校學生總人數的85%),且只要家長有需求,學校都能充分給予滿足,家長從每天8趟往返校園變為4趟往返,減輕了家長的負擔;此外,學校每日安排行政、教師陪餐,并不定期邀請家長進班陪餐,使學生在校的就餐質量讓家長放心。

  此外,學校還與社區攜手聯動,動員教師深入社區,利用周末時間組織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社區家長會、社區閱讀、社區主題沙龍。迄今為止,學校已開展9個社區16次社區閱讀,深受家長好評。

  實現積極蓬勃的特色發展

  建校4年來,學校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優質特色發展,成為寶安區12所微軟創新特色發展學校之一,并通過了深圳市辦學水平評估,榮獲“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生涯教育實驗學校”“全國氣象教育實驗學校”“深圳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攀升,形成了生機勃勃、快速發展的喜人局面。

  與此同時,學校也不斷總結經驗、向外輻射,在國內外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如學校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諾文學區諾文中學等締結為姊妹友好學校,共同推動國際化辦學跨越式發展。學校校長不僅引領集團承辦生涯教育2019年學術年會,創評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主導集團心育成果獲得廣東省中小學特色學校建設成果一等獎,而且成立全國生涯教育名師工作室,多次在全國性會議上分享學校積極教育、生涯教育的工作經驗,如在全國生涯教育年會上作主旨分享,在“學習強國”廣東平臺、“教育家”等平臺做線上線下分享20余次。

  積極教育的實踐探索任重道遠。教育改革新征程中砥礪前行,不僅立足當下,還要放眼未來,繼續探索適合學校發展的新模式,彰顯“外語教育、環境生態教育、幸福生涯教育”三大特色發展,實施“幸福校園構建、幸福教師培養、幸福學生培育、幸福家庭促進”四大行動,形成“五位一體”育人格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奠基師生的終身幸福。

  過去已去,未來已來。下一個春天,累累碩果又將落地為種,幸福成林。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不會辜負這片沃土的托付,讓夢想代代傳承,讓幸福生生不息!(謝芳青)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