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細嗅泥土芬芳 匯聚成長力量 ——重慶市北碚區晏陽初中學以小泥塑走出教育大天地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05  閱讀:次   |
42.9K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美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促進學生全面個性化成長的重要途徑。因地制宜將美育落到實處,為學生發展賦能,為教育品牌打造助力,是廣大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面臨的重要命題。重慶市北碚區晏陽初中學立足本土,交上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晏陽初是我國著名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家。重慶市北碚區晏陽初中學坐落于晏陽初博士創辦的“中國鄉村建設學院”舊址之上。學校秉承立德樹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結合自身實際,提煉形成了“崇德勵志平民天下”的辦學理念,不斷優化人文環境、構建和諧校園。基于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地域文化特色,學校利用周邊豐富的美育資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淀,以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歇馬泥塑”為突破口,全面開展泥塑特色美育課程實踐,推進素質教育,將美育落到實處,讓學生在認識泥土、塑造泥土、感悟泥土的過程中啟迪智慧、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實踐能力、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校園中,泥土散溢芬芳,文化熠熠閃光,生命蓬勃成長。學校由此賦予了平民教育思想新的內涵,向著“弘揚晏陽初文化,創辦鄉村初中特色教育品牌”的辦學目標闊步邁進,讓鄉村學生享受優質教育、綻放生命精彩!

  豐富課程內容

  完善教學體系

  學校以“慧心巧手,泥土留香,藝以載道,以泥塑人”為課程理念,走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路徑,深入挖掘鄉村優秀非遺文化,開發了泥塑美育課程。課程旨在喚起學生的童年玩泥記憶,回溯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從而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泥塑的沿革與發展以及地域分布、流派和風格特征,掌握民間泥塑的造型規律、制作技法和塑繪工藝等,既能提升審美修養,又能培育鄉土情懷。泥塑課程內容包括采泥、練泥、泥塑文化、泥塑歷史、傳統泥塑、創意泥塑、泥塑評價和展示等。學校還編寫了泥塑美育教材《泥土之韻——泥塑技法指導》《中國民間泥塑集萃》《學生優秀泥塑作品集》等,為泥塑美育教學提供了載體。

  泥塑美育課程依據分層教學的原則,七年級以作品賞析與參加采泥、練泥等泥塑準備活動和基礎技法訓練為主;八年級以傳統泥塑學習、訓練為主,個性化、創意性泥塑創作為輔;九年級以現代泥塑的獨立創作和賞析、解讀為主。由此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審美、實踐、創新能力。同時,學校深入開發泥塑美育綜合校本課程,與語文、歷史、生物等學科融合,逐步形成了以泥塑精品課程為龍頭,以文學、藝體、科技、書法等為補充的學校美育課程體系,為學生構建了多元選擇空間。

  提供多重保障

  促進內外聯動

  本著“資源共用、成果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學校積極開展校地合作、館校聯動,共建美育特色課程開發高地。聯合西南大學開展“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泥塑創作實踐基地”建設。與西南大學美術學院、美育研究中心、課程中心深度合作,開發泥塑校本教材,構建泥塑美育課程體系。尋求政府文化部門、美術家協會等機構的支持與合作,共同參與和指導泥塑特色美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扎實推進領雁工程課程創新基地建設,充分利用校園周邊鄉村美育教育資源,開展“館校聯動泥塑美育綜合課程”,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博物館,熟悉了解家鄉、豐富生活體驗、激發探索欲望。

  為了進一步彰顯泥塑特色,學校成立了泥塑工作室,發揮團隊力量,廣納優秀人才,保證了泥塑特色美育課程的順利實施和學校泥塑特色品牌的打造。2010年,工作室被授予“北碚區晏陽初中學泥塑藝術特崗工作室”稱號。工作室成員在各級刊物上發表、獲獎的作品和論文已達20余篇。學校實現了農村中學特級教師“零的突破”,已培養重慶市特級教師一名、市級骨干教師3名、區級骨干教師10名。

  創建特色模式

  實現輻射引領

  在實踐過程中,學校構建了“一二三四”工作模式,即“創建一個教育特色”,處理好“普及與提高”“校內與校外”的“兩層關系”,遵循自主性、實踐性、創新性“三項原則”,構建藝術欣賞與表現、學校與社會服務、特色教育實踐、泥塑成果展示“四大系列”的實施新路徑。

  經過多年積淀,學校成功打造了藝術教育特色品牌,開辟了鄉村學生藝術創作的新天地。校本教材被推廣到市內外10余所學校,廣受好評。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動手能力大幅提高,千余人次參加各類藝術展評活動并獲獎。學校為區內重點中學培養了百余名美術特長生,多名學生考入藝術類專業院校繼續深造。學校泥塑工作室收藏歷屆學生優秀作品2200余件,百余件學生作品被鄉村美育博物館、北碚教育博物館等收藏。學校先后被評為“重慶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園”“重慶市少兒美術特色學校”“重慶市義務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項目試點學校”“全國美育聯盟學校美育教育示范校”“全國學校美育先進單位”等,并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學校還通過“視像中國”為上海、寧波等地的學生遠程授課,泥塑校本課程在區、市乃至全國都產生了較大影響。

  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通過泥塑美育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學校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傳承和弘揚了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教育品位的提升,為鄉村學校特色品牌打造和普通中學的內涵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范例。學生舉手投足間洋溢的氣質風范是學校教育改革成果的印證。美無止境,步履不停。學校將繼續深入探索全面提升鄉村學生核心素養的可行之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必將在新時期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鄧小琴 李劍)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