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個性成長 塑造時代青年 ——重慶市第八中學校生涯教育紀略
重慶市第八中學校(以下簡稱“重慶八中”),原名樹人中學,創辦于1938年。80余載歲月悠悠,薪火相傳。八中人始終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使命,堅守“樂育天下”的教育情懷,堅持“育人為本、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打造了優質的教育。近年來,重慶八中創新中學德育,積極開展中學生生涯教育,深入探究中學生生涯教育與德育的有機整合,構建二者整合的實踐路徑,促進了生涯教育的落地實施,也促進了德育的入腦入心,既彰顯了生涯教育的影響力,又增強了德育的生命力、成就了學生發展的競爭力。
立足新時代
創新教育理念
我國經濟社會由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效率變革和質量變革帶來的職業變革,也給予了向各行業培養輸送人才的教育系統新的期許。重慶八中人牢記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使命,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秉持“行動德育,活動育人”的德育理念,以培養“優雅學生”和“卓越人才”為目標,通過構建“序列課程、特色活動、主題實踐、立體文化、多樣協同”的培育模式,將生涯教育全面融入學校教育實踐,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依托多載體
拓展教育渠道
把握主渠道。重慶八中充分開發利用課堂教學,在主題朝會、主題班會等德育課程中,密切聯系學生實際,將生涯發展的理念、內容和方法進行充分滲透,引導學生重視發展中的觀念塑造和選擇中的價值導向。學校將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主題朝會進行序列化設計,將學生生涯發展內容依據計劃性、遞進性、層次性、多樣性的原則進行組織和安排。每次主題朝會學校都特邀校內外名師進行專題講話,主題班會由班主任主講或以班級名義邀請各行業名人名家開展專題講座。隨著學段的變化,同一時期同一主題的教學也由淺入深。
拓寬新領域。重慶八中注重實踐的養成作用,將生涯教育寓于“四大品牌項目”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核心競爭力、在行動中明確生涯價值觀。學校組織開展內容多彩、形式多樣、成長多元的校園文化活動,如生涯規劃大賽、簡歷設計大賽等,弘揚時代主旋律,緊跟社會新潮流,將生涯教育與德育的理念深度融合。青年志愿者協會由學生組成,與沙坪壩區平頂山養老院、新橋醫院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紅巖革命紀念館等多個單位建立長久聯系,定期進行志愿服務,學生在志愿者活動中學習并呈現友善、理解并表達熱愛;組織學生多次走進社區,進行主題為“共創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愛護城市環境、共創綠色家園”的社區公益勞動,學生在社區勞動中明確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學校每學年圍繞生涯發展生成國家發展類、社會職業類、個人素養類三大類綜合實踐活動選題,每一個類別下都有10—20個子項目或熱點問題,學生在綜合實踐中學習、探究,理解國家的文明與富強;學校利用寒暑假,開發了“重走絲綢之路”“探訪大國重器”“走進華夏文明”等系列研學項目,并建立了中美、中英、中德、中加等多個國際交流項目,學生在研學交流項目中獲得豐富的文化積淀、開闊了國際視野。
基于大系統
整合教育資源
著名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對生態環境的微系統、中間系統、外層系統和宏系統的劃分,為重慶八中生涯教育資源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微系統層面,學校建設好專業育人團隊。著力從班主任和學生處干部隊伍中遴選一批經驗豐富、能力過硬的德育骨干,組成生涯教育團隊,切實將生涯教育融入德育。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建設中進行生涯教育。學校加強物質文化建設,建設校報、校刊、宣傳欄、宣傳櫥窗,使生涯教育理念和內容上報、上墻。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美化報告廳、圖書館、體育館、校園科技館等公共場所,使校園物質文化充分體現個人價值、社會責任、家國情懷等生涯倡導。學校不斷挖掘精神文化建設,辦學內涵融合生涯教育,深入解讀“誠、勤、立、達”四字校訓,形成以“誠——成為自己”“勤——成長自己”“立——成就自己”“達——成全自己”為主題的極富重慶八中特色的生涯倡導,使學生從校園精神文化中汲取發展的寶貴養分。
在中間系統層面,學校積極打造家校合作平臺。邀請家長結合自身經驗講述良好品行和職業發展的關系,發揮價值引領與導向作用。打造了“家長主題班會”“家長報告會”“家長代表座談會”“家長主題朝會”“一封家書”“致家長的一封信”“親子運動會”等一系列精品活動,把家長請進來,在和諧互動中實現家校共育。合力打造“四個節日”特色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自我、發展自我。“青春飛揚”藝術節活動,讓學生在多元舞臺上展現多彩的青春、用多維的視角審視多樣的自我;“陽光體育”體育節活動,讓學生展現強健體魄、蓄力健康生涯;“魅力科技”科技節活動,讓學生感受中國科技的力量、放飛科學夢想的翅膀;“繽紛社團”社團節活動,讓學生進入不同領域角色、追尋內心所想所愛。
在外層系統和宏系統層面,重慶八中聯合各方力量形成生涯教育合力,在“三種力量協同”上用心用力,學生在各方共育中獲得綜合能力的良好成長。
“校企共育”。學校與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聯手,幫助學生認識職業特點和生涯發展,在實地的參觀及職業體驗中收獲生涯發展的知識與視野,形成生涯自我認知與定位。
“校校共育”。學校挖掘整合校外優質培育資源,在策劃生涯教育活動時借助高校資源,與周邊的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參觀訪問、互動交流,讓學生在大學校園中了解大學專業、感受大學精神。
“校區共育”。學校與區域內的場館、單位密切聯系,讓學生走進附近的重慶三峽博物館、重慶人民大禮堂、重慶大劇院、重慶科技館,在專業人員的講解和親自動手動腦的體驗中,了解國家的繁榮發展與社會的變遷更迭,也明確自己的未來選擇和發展定向。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重慶八中的生涯教育,使學校德育內涵更加豐富、德育體系日趨完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擴大了學生的精神視野,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有了質的提升。《中國德育報》、重慶電視臺、《重慶晨報》、《重慶晚報》、華龍網等多家媒體傾情關注和多次報道了他們的典型經驗。重慶八中致力于站在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前列。(付英 王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