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鳳山:為孩子的幸福人生打底
從教31年,她堅持幸福人生教育理念,為師生搭建繽紛成長的舞臺—— 史鳳山:為孩子的幸福人生打底
校長名錄:
史鳳山,太原市實驗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史鳳山校長工作室”主持人,山西省教育學會副會長。
從教31年,太原市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太原實小”)校長史鳳山把學生的幸福感看得格外珍貴,她說:“為孩子們搭建繽紛成長的舞臺,在小學階段的寶貴時光中最大化地豐富他們的體驗,為他們的幸福人生打底,是我作為校長的責任!”
為學生打造幸福教育生態校園
池塘里五顏六色的錦鯉在暢游,樓道墻面上張貼的照片上,一張張學生笑臉充滿陽光,獨具一格的“生態走廊”“音樂走廊”異彩紛呈……置身太原實小校園,溫馨幽雅的環境令人沉醉。
“作為教育人的我們絕不能構建一個重壓式的學習氛圍,應該讓孩子們學習知識的同時,在關愛之下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2010年,史鳳山接手太原實小的第二年,便提出開啟學生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她不僅十分注重幸福校園的外部環境創設,更從幸福課程、幸福課堂、幸福教師、幸福學生四個方面入手,將幸福人生教育理念付諸實踐。
開發幸福課程是太原實小幸福人生教育的核心,學校的幸福人生審美化校本課程體系由七彩課程——學科拓展課程、自主體驗課程、中華美育課程、館校聯動課程等構成。這些課程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立足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而設置,其中經典名篇我愛讀、經典音樂我愛聽、科學探秘、幸福英語等校本課程被納入課表,每周都要安排一到兩節。
每周三下午,是屬于學生的自主活動課,700多平方米的陽光蔬菜大棚是學生們的活動場地。在科學課老師和農民伯伯的指導下,學生們在這里學會了鋤地、下種、培育等多種農活,在收獲季節,學生們采摘自己親手栽種的冬瓜、秋葵、蛇豆、白茄子等各類蔬菜,個個笑逐顏開。
學生們還上網查詢相關菜價,貨比三家,精心制作海報,宣傳自己栽種的無公害蔬菜并在社區出售,攢足了來年購買菜籽的錢。“這個過程已遠遠超過一般意義上的勞動,對學生的鍛煉價值極大!”史鳳山說。
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同樣是幸福人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底色,史鳳山說:“我校的音體美從不讓步于語數外。”
為讓更多學生愛上音樂,太原實小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葫蘆絲,要求人人會吹,史鳳山看中的正是它的簡單易學。多年來,不少學生特別是音樂天分稍差的學生就是在吹奏葫蘆絲中初步體會到了音樂的美感,收獲了自信,進而愛上了音樂,愛上了藝術。
如今,30多個學生社團,上百種幸福課程,為全校師生搭建起了寬廣而絢麗多彩的幸福人生教育舞臺,學生通過自主申報和“走班制”的形式在6年的校園生活中體驗了多種幸福課程,參與率達100%。
一名學生畢業時留下了這樣的感言:“學校的每一面墻壁、每個窗口都在和我們交流,像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告訴我們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
讓教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己
對于“教師應該是蠟燭,燃盡自己,照亮別人”的說法,史鳳山并不完全認同,在她看來,“教師應該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己,沒有教師的幸福感,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
為積極挖掘教師在工作中的點滴成績,增強教師的成就感、幸福感,史鳳山特意把每年兩次的教師工作總結會定名為“評功擺好”大會,積極鼓勵教師說出自己教書育人的“幕后故事”。
在“評功擺好”這種特殊方式的激勵下,許多教師“擺”出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故事,“評功擺好”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教師。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提升教師幸福指數的重要砝碼。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先后制定并實施了教師隊伍、教研員隊伍、班主任隊伍發展規劃工程和各學科領軍型教師后備人才培養工程、優秀教師特色發展工程,為每一位普通教師獲得更多成就感、幸福感創造條件。
“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能力突出,學校就促使其盡快成為學科教學名師;有些教師管理班級能力強,學校就促使其成為優秀班主任;有些教師學科知識和英語水平都很好,學校就促使其實施雙語教學,以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學生……”對宏觀管理的靈活把控和對細節問題的精準拿捏,讓史鳳山在教師隊伍管理中游刃有余。
2012年,學校教師崗位空編3人,急需語文、數學教師,但史鳳山從長計議,硬把一個寶貴的名額留給了當年剛從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教育專業畢業的李玉,使得太原實小有了第一位專職心理健康教師。
入職近十年來,作為全校唯一的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李玉除承擔心理課教學工作外,還負責全校師生心理健康咨詢等工作,學校專門辟有“小玉姐姐信箱”,定期為學生和家長答疑解惑。在她的影響下,學校先后有5名教師通過自學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資格證。
目前,全校已形成了一套心理測評、心理反饋、心理調節統一整合的智能設備和測評系統,能夠及時給予有效引導、預防和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全校學生的意志力和抗挫折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
經過多年努力,一大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優秀教師比例大幅提升,區以上骨干教師占教師總數三分之二以上。
把幸福人生教育種子播撒遠方
2019年6月,教育部啟動實施涼山教育幫扶行動。接到任務后,史鳳山立即組建了由太原實小各學科優秀教師組成的支教團隊,于當年9月底趕赴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開展結對幫扶行動,千里迢迢把幸福教育課堂“搬”到了對口幫扶的涼山州。
在涼山州,太原實小與越西縣北城小學結成兄弟學校,在結對儀式上,史鳳山為越西全縣的中小學校長及28位中小學支教老師作了題為“走在幸福人生教育的路上”的講座,為全縣各校選派的優秀數學教師講了“1000以內數的認識”的公開示范課。
針對北城小學學生閱讀量少、閱讀范圍小的問題,太原實小三批來支教的優秀語文教師們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幫助學生提升閱讀實效,先后捐助圖書幫助北城小學在各個教室建起了溫馨的“主題圖書角”。
教師王惠芳利用休息時間廣泛查閱資料,歷經數日,為當地學生搜集了中國的55處世界文化遺產的課堂資料,利用網絡資源帶孩子們“走出了大山”;教師胡文娜知道彝族小朋友能歌善舞,到達北城小學工作的第三天,便組建了80人的合唱隊,每天午餐后的休息時間,音樂教室便歌聲蕩漾……
“在美麗的大涼山,面對純真的孩子們真的會讓人覺得任何困難都不算什么,我會珍惜這段難得的人生歷程!”太原實小首批赴涼山支教教師、語文學科組長張紅梅說出了全體支教教師的心聲。為感謝太原實小的熱情援助,北城小學校長余洪波特意將學校六年級五班命名為“太原班”。
如今,太原實小支教人已回到原校,但教研還在繼續。從2019年8月到2021年2月,史鳳山工作室先后派出3批共9位優秀骨干教師赴涼山州開展教育幫扶,通過“傳幫帶”,為越西北小留下一支“永不撤走”的教師隊伍,幸福教育的種子已在涼山落地生根。
2020年8月,太原市教育局與本市婁煩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太原市實驗小學婁煩分校落成,新的幸福教育使命再度落到史鳳山肩上,身兼兩校校長的她除完成本校工作,每個月還要數次赴百公里之外的新校指導教育教學。對此,史鳳山說:“每一次援教行動對于我和全體教師來說,都是一次靈魂的洗禮和對幸福教育認知的全面提升!”
縱觀史鳳山30余年的教學生涯,無論是以生為本的幸福教育課程開發、積極鼓勵教師“評功擺好”,還是遠赴貧困山區支教,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始終貫穿其中。
幸福人生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但核心是“幸福”二字,何謂“幸福”?多少人窮盡一生卻不得其真諦,而史鳳山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愛!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