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四川眉山一體化推進“五育”并舉—— 引“五育”活水 養教育“綠洲”
播種季,在新翻的泥土地種下嫩綠菜苗;種植季,埋頭除草、用心捉蟲;收獲季,采瓜摘果,嗅新鮮的香氣;分享季,把鮮蔬做成一道道佳肴……因為豐富多彩的學農實踐,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觀音鎮中心小學的“智慧田園”勞動教育基地成為了學生們心中最愛的樂園。
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眉山教育系統全面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多點發力,推動素質教育往實處、往深處發展。
補上短板摁“五育”“快進鍵”
學校場地有限,“五育”實踐哪里開展?專業教師缺乏,“五育”課程如何開設?場地和師資兩大短板一度是眉山全面推進“五育”并舉最難啃的硬骨頭。眉山市教體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如何攻堅克難,重塑把學校教育簡化為“智育”的教育生態,考驗著眉山全體教育人的智慧。
校內空間有限,何不到校外去開展活動?青神縣學道街小學的教育理念是超前的,早在1994年就在距離學校7.5公里的白果鄉官廳壩村創建了四川第一家校外勞動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農事勞作、炊事烹飪、水保科普等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
眉山各地各校紛紛開動腦筋,建設“五育”實踐基地。有的學校因地制宜租賃學校附近的農田農舍和土地作為“五育”實踐基地,有的學校與區域內的企業和高校合作,共建共享基地……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校外實踐基地出現在眉山各地,缺乏場地的難題也迎刃而解了。
光有場地還不夠,師資難題如何破?
為解決美育教師偏少的問題,近幾年,仁壽縣公開招考的美育教師數量超過了300名,充實在美育教師的第一線。據仁壽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優化師資,該縣還堅持每學期開展培訓,聘請專家、名師開展講座和現場觀摩指導,補齊了美育教師培訓短板。
一手抓編制管理,一手抓優化師資配置,眉山在各縣區建立了專兼職相結合的“五育”師資隊伍,有力地緩解了師資不足的難題。
各校校情不一,如何因校制宜,解決好學科教師短缺問題?眉山要求各校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及時補充緊缺學科教師。在沒有專業學科教師到位的情況下,積極利用富余學科教師轉崗培訓,讓“五育”活動在校園落地生根。
“學科自尊”打造優質課程群
藝體美勞的課不能隨便占,占了課要盡快歸還;“五育”課程必須布置作業,期末都要組織檢測;向家長告知各科的成績,不能少一門……眉山市第一小學德育主任張玲珈介紹,“學科自尊”的理念在學校教師心中深深扎根,各科沒有“主”“副”之分,都在為學生長遠發展奠基。“學科自尊”也是眉山教育系統的共識。
“學校公示的‘五育’課表,里面的音體美勞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必須開齊開足,絕不能用另一張課表上課。”眉山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讓“陰陽課表”“折扣課表”的學校無法過關,教體局須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及時通報并掛號督辦,勒令其整改直到開齊開足課程為止。
推進“五育”的載體是課程。眉山還要求各縣區督促各校積極研發“五育”特色課程,根據各校教師特長和學生愛好,實現“五育”課程校本化。于是,一系列豐富優質的勞育、德育、體育、美育等課程群陸續在眉山各縣區出現。
青神縣的課程建設以基地為“主舞臺”,如眉山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圍繞素質拓展、科普實踐、文化創意等板塊,開發活動課程30多門;仁壽縣因地制宜開發藤編、泥塑、書法、文學、雕刻等特色選修課程,組建舞蹈、剪紙、書畫等藝術社團,構建了一系列“參與型”“五育”課程群;洪雅縣開發10余項“繽紛德育”實踐,建設“創意玩具坊”10余個,另外還成立了100余個“益智社團”,開設有“思維體操”“科普科創”“經典誦讀”等豐富的實踐課程……
在眉山,“五育”并舉的推進有了硬核的課程載體,既深刻改變了教師教育教學的方式,也顯著提升了學生對“五育”課程的濃厚興趣。
改革評價引領全面發展
每到學期末,東坡區蘇轍小學各科教師就為給學生寫評價而忙得熱火朝天,可不只是簡單評分數,而是得讓學生看到進步,讓家長看到成長。校長周吉群表示,一份好的評價是要嚴格遵循學校的學科質量評價標準,結合日常評價和期末評價,反映出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
為發揮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與激勵等功能,眉山引導學校一校一案,設置“五育”各個學科的分值,將對學生的日常評價、學期評價與畢業評價相結合。針對綜合素質紙質檔案評價煩瑣、連貫性差的問題,眉山市教體局還通過“互聯網+智慧教育”發展戰略,構建起“眉山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眉山市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等平臺,靈活地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藝術修養、社會實踐等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反映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特長,讓教師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綜合素質評價中‘五育’的分值是小學生評優選先、初中生中考升學的重要參考,發揮著強大的導向作用。”眉山市教體局基教科科長宛露曦介紹,眉山還進一步優化市、縣、校三級中小學“五育”賽事活動,以科學的賽事評價導向提高師生的積極性。
“五育”評價改革是全方位的,眉山也瞄準了對教師、學校的評價改革。
在2021年,眉山市表彰了周偉等30名“優秀思政課教師”、伍紅麗等10名“優秀音樂教師”、朱茂吉等10名“優秀美術教師”、肖勤等13名“優秀體育教師”、張麗等4名“優秀勞動教師”。近年來,眉山通過不斷加大對思政藝術體育勞動類教師表彰力度,使“五育”教師的評價改革進一步深化。
將各校“五育”發展質量納入學校綜合目標考核則是眉山評價改革的又一有力抓手,統籌推進全市德育、體育、美育類特色示范校創建評選工作,通過專項評價導向引領學校特色發展,發揮學校推進“五育”并舉的主體作用。
如今,在眉山的中小學,德育入心化行、智育穩步提升、體育活力釋放、美育成效卓著、勞育實效增強。眉山市教體局主要負責人表示,眉山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和全面發展,蹚出了一條“五育”奮進路,讓教育回歸到立德樹人的初心。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