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大家、國家”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育人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研究背景及意義
堅持立德樹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新時代賦予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全面梳理立校百年的歷史經驗,圍繞“有愛就有一切”的辦學理念,秉承“養浩然氣、廣仁愛心”的校訓,緊緊抓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培育”作為校級重點規劃課題,開展研究與實踐,促進“小家、大家、國家”思政教育統籌發展,凸顯“小家、大家、國家”思政教育理念的雛形、構建“小家、大家、國家”思政教育一體化研究的起點,于2017年形成了“小家、大家、國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并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在全校進行實踐。
實踐與探索
(一)以“小家、大家、國家”思政教育理念為指導,奠定理論基礎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充分體現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同時“小家、大家、國家”理念遵循馬克思主義關于和諧社會的基本觀點,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基礎上,把“小家、大家、國家”的關系應用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和一以貫之的體現。“小家”是自強弘毅、包容友善,強調成就自己、關注家人,形成理論認同;“大家”是誠實立信、愛崗敬業,強調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形成行為自覺;“國家”是大愛感恩、擔當有為,強調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形成價值認同。“小家、大家、國家”教育元素引領、落實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一體化效應,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二)構建“一核心、八模塊、一平臺、一機制”一體化育人模式與實踐
“小家、大家、國家”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育人模式,以“小家、大家、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以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為核心,以“課程—文化—心理—勞動—環境—實踐—志愿—網絡”八大模塊協同育人為支撐,以思政育人系列資源為平臺,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實現對“自己—家庭—社會—國家”的理論認同、行為自覺、價值認可3個方面的統一,實現“大我”與“小我”的融合、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融合,助力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成果的推廣應用及效果
(一)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思政課教學滿意度、用人單位對學生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滿意度都比較高。思政課到課率逐年遞增,學生違紀違規率逐年遞減。
(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提升學生思想素養,鑄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80.3%以上的在校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學校14項研究項目獲得福建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立項。學校連續兩屆獲評福建省“文明單位”、福建省“平安學校”、福建省“就業創業先進單位”。
提升學生理論素養,堅定“四個自信”。學生積極參與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到小學、社區宣講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3年來,學生參加省級思政理論知識競賽獲特等獎一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62項,總成績位居全省前列。2017年榮獲全國大學生“我心中的思政課”微電影展示活動二等獎。2021年10月,在國家教育部門組織的憲法在線學習中,學校學生參與率居于福建省公立高職院校前列。
提升學生職業道德素養,成就德技并重大國工匠。今年的中美創客大賽,學校打破全國高職院校7年來的紀錄,進入決賽并獲得三等獎。近4年,學生榮獲國家獎項63項,其中一等獎11項;榮獲省級獎項442項,其中特等獎4項、一等獎58項、二等獎114項。師范生在福建省高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中連續3年成績排名高職院校前列。用人單位對學校人才培養滿意度高。學校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包括“福建省創新創效典型人物”方遠晨、2019年世界職業超模大賽全國亞軍吳澤敏等。
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注冊志愿者人數達28000人,129名學生參加新冠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累計519名學生在鄉村開展農村社工、社會實踐、義務支教等精準扶貧服務。學校曾榮獲“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秀高校項目辦”稱號,志愿服務受省級以上表彰10次。
(三)課程建設成效顯著,理論成果多
學校的課程與研究項目獲評省級思政典型案例兩項、省級思政精品項目5項、省級社科基金項目10項、教育部門人文社科項目一項。開發校本教材12部,發表論文86篇,受益學生達3萬多人。
(四)成果示范效應突出,社會反響大
校黨委書記陳榮生教授于2019年代表學校參加由中華職業教育社主辦的“有業者樂業——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研討會并作經驗介紹。馬院教授張信容被聘為全國職業院校教師職業技能大賽評委、國家教學成果獎評審專家,獲評福建省社科百場宣講人、福州市黨史宣講團成員。
《福建日報》、省市電視臺、《福州日報》等媒體專題報道學校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經驗等40次,省內外15所兄弟院校來學校交流學習。中央電視臺和省市等各級媒體廣泛報道學校學生在冰心故居的志愿講解活動,“福州黨員志愿者”微信公眾號“志愿之聲”專欄也連續刊登文章報道此項活動。福建《教育工作簡報》多次報道學校思政教育活動,學校的思政課改革創新獲得了社會媒體的高度關注。(陳榮生 張信容)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