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新圩學校(廈門五緣實驗學校翔安分校) “五育并舉” 為鄉村學子筑夢起航
福建省廈門市新圩學校創辦于1959年,是一所地處廈門北部鄉村的九年一貫制學校。2016年3月,學校與廈門五緣實驗學校合作辦學,加掛“廈門五緣實驗學校翔安分校”牌子。近年來,學校打造“和美校園、和融管理、和樂課程、和智課堂、和潤德育、和朗評價”的“同和”文化體系,著力構建作為“魅力校園、活力樂園、溫馨家園”的“三園式”學校。學校以“同和”作為特色文化主題,培育“同和”黨建品牌,構建浸潤閩南優秀文化精神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育人體系。
特色活動引領德育發展
近日,廈門市新圩學校邀請小學閱讀研究專家呂珈臻老師,為家長帶來了一場閱讀講座。呂老師以“愛上閱讀——親子閱讀,點亮童年”為主題,從營造家庭閱讀環境、激發閱讀動力、精心制訂計劃、明確閱讀方向感等方面為家長進行了耐心講解。這是學校“家長讀書沙龍”的典型場景。新圩學校“家長讀書沙龍”自2020年6月啟動以來,已舉辦了11期。
新圩學校高度重視家長終身學習,堅持“以書為媒”、家校共讀,引導家長成為“學習型”智慧父母,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今年,學校被認定為“2021年福建省全民閱讀示范基地”,這是學校推廣全民閱讀結出的碩果。2017年,新校區投入使用后,學校以“閱讀影響一生”為理念,大力推廣全民閱讀。在每個班級設立圖書角,電子閱覽室隨時向學生開放;積極開展各類閱讀活動,一方面組織“智繪書”“超閱21天”等活動,另一方面創新性地開展“古詩詞誦讀考級”和“書香班級”評選,以競賽帶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形成了教師、家長、學生三方一起閱讀的良好風尚。
學校以特色活動為載體,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學校的德育形式多樣,其中“三生”德育十分有特色。“三生”指每月舉行一次集體慶生儀式、一次假日小隊生活體驗和一次安全逃生演練。學校每月為本月過生日的學生舉行一次集體慶生儀式,增強了學生的歸屬感,也避免了學生攀比。假日小隊生活體驗和安全逃生演練則增強了學生的生活感悟和實踐能力。
特色項目帶動體育發展
近日,在2021年廈門市青少年啦啦操錦標賽上,學校“曦緣寶貝”啦啦操隊參加了兩個項目的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兩項均獲得一等獎。此次比賽全市共有250支隊伍參加。比賽中,隊員動作整齊劃一、造型明快亮麗,展示了朝氣蓬勃、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
2017年7月,新圩學校成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校足球氛圍濃厚,每個班級都組建了足球隊,經常開展班級足球賽。在校園足球班班聯賽中,學生熱情高漲,加油聲、喝彩聲響徹足球場。學生在享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時,也培養了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
除了發展特色體育項目,學校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為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理念,學校經常組織“陽光體育”活動,包括跑操競賽、跳繩、乒乓球、拔河等項目。學生在活動中奮力拼搏,盡情展現青春姿態。
美育有地方特色
在前不久舉行的2021年廈門市翔安區“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童謠展演活動上,新圩學校“小三子藝術團—小囝子合唱隊”表演的原創童謠作品《守護》獲得一等獎。這是學校“小三子”藝術團取得的又一項優異成績。
在廈門市翔安區新圩鎮,“嫂子合唱團”“漢子拍胸舞”和“孩子樂器演奏隊”被稱作新圩的“三子”,已成為新圩鎮文化品牌的3張“名片”。
為弘揚地域特色文化,2021年7月5日,學校“小三子”藝術團揭牌。藝術團以拍胸舞、豎笛、合唱為特色,在弘揚閩南優秀傳統文化和鄉土精神、進一步保護和挖掘優秀文化資源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學校每年5月都會舉辦藝術節展演活動。內容包括小歌手賽、器樂能手比賽、舞蹈專場比賽、年段個性活動、師生書畫展等。
正因為有了良好的藝術基礎,學校的藝術社團經常在各類比賽中獲獎。學校的南音社團參加廈門市第二十三屆南音比賽,獲評“十佳團隊”和“十佳選手”;2020年11月,經典誦讀社團參加廈門市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比賽,獲二等獎;2021年6月,學校舞蹈隊節目《金燕之志》榮獲廈門市第二十四屆“鷺島花朵”少兒文藝匯演市級決賽銀獎。
勞動教育有鄉土特色
學校堅持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開展有鄉土特色的勞動教育。學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包括家務勞動、校內勞動和服務性勞動3個方面,其中服務性勞動以志愿者服務為主。
學校突出鄉土特色,建設勞動基地,做到班班有一份“責任田”。學校把校內空地改建為勞動基地,目前已建成“東籬園”蔬菜基地和“桃李園”果樹基地,并籌建“百草園”閩南中草藥基地。這些勞動基地被分給各個班級,種植計劃由各班自己制訂,收成由學生自主管理。
學校依托勞動基地開發了生產勞動課程群,包括蔬菜種植、果樹種植、中草藥種植、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等子課程。學校在勞動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注重與國家課程進行學科融合。如蔬菜種植課程包含“認識節氣、研究土壤、篩選種子、學習施肥、防治蟲害、觀察生長、計算產量”等章節,讓學生在勞動中掌握課本知識。
學校在勞動教育過程中注重家校合作。通過調查,系統了解學生的家務勞動現狀以及家長對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態度。學校每個班級推薦兩到三名熱心家長參與學校的家務勞動教育清單研討會,和學校一起制訂勞動清單。學校則結合個性化的勞動清單,每學年安排一次學生勞動技能考核。在考核中,低段學生側重生活自理,包括穿衣穿鞋、系紅領巾等內容;中段學生側重家庭服務;高段學生注重綜合考察,包括廚藝比拼等內容。
學校在勞動評價方面不斷探索,制定了《廈門市新圩學校勞動教育學分管理辦法》。每年根據學分評選班級“勞動之星”和校園“勞動之星”,在學年末隆重表彰。今年10月12日,學校的“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培養面向未來的勞動者”入選福建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典型案例和第二批福建省“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在“十四五”規劃開局新階段,學校將“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作為新理念,營造書香墨香浸染的文化氛圍,以創建多彩的課程文化為發展路徑,為鄉村學子提供成長平臺,助力鄉村學子實現夢想!(馬光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