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活水潤桃李 內涵發展鑄品牌 ——江西省婺源縣朱子中學“朱子文化”育人實踐
江西婺源,自古文風鼎盛,名人輩出,享有“書鄉”美譽。而其中的杰出者非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莫屬,其成就在歷代備受推崇,甚至有“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的美譽,被尊稱為“朱子”。婺源作為朱熹的故鄉,素有崇尚朱熹、崇文重教的習俗。江西省婺源縣朱子中學自創辦以來,秉承“明德篤行”的辦學理念,致力于通過文化浸潤、名師引領、活動育人等,構建以“朱子文化”為核心的特色育人體系,形成了學校獨有的教育品牌……
提煉特色
指導學校發展
朱子曾經說過: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此三者濃縮了學校教育的基本追求,首先,要堅持立德樹人,涵養學生身心;其次,是為學生授業解惑,獲得知識;再其次,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長大后報效祖國。一所學校想要發展,需要鮮明的辦學理念作指導。為此,朱子中學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需要,從傳統儒家文化中提煉出了屬于自己的獨特辦學理念——明德篤行。“明德”即強調學校要始終將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放在首位,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篤行”即“踏踏實實地實踐”之意,強調學校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融入教研
強化教師隊伍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打造一支業務精湛、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是學校快速發展的根基。朱子中學是一所年輕的學校,年輕教師居多,雖然朝氣蓬勃,但普遍專業素養有所缺失。為有效補齊師資這一短板,朱子中學教育人秉承“涵養、致知、力行”的精神,立足學校實際,不斷研究教育教學實踐,帶著問題上路,直視問題,在“問題診斷”中突破常規,找到了一條適合學校發展的教研之路。首先,通過閱讀經典,提升教師涵養。朱子中學班子成員帶頭閱讀教育經典并分享心得,在校內掀起了一股師生共讀的熱潮。為激發全體教師讀書的興趣,學校還會定期舉辦讀書分享會、讀后感比賽等活動,引導教師在墨香中汲取知識的養料,充實自己、超越自己。其次,致知教育規律,助力教師卓越。學校是教書育人之所,教師必須能“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即通過深入探究教育的原理,掌握其內在規律,并不斷檢查修正,將新的教育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為了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教育規律,學校積極開展集體教研、“青藍結對”幫扶、相互聽評課、粉筆字大賽、教師匯報課比賽、優秀教師評選等活動,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再其次,力行課堂創新,敢于推陳出新。朱子中學教育人在實踐中不斷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推行集體備課,組織不同學科教師“跨界”磨課,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教師隊伍素養顯著提升,近兩年來,學校有23名教師被評為縣級“骨干教師”,兩人被評選為省級“骨干教師”,兩人榮獲上饒市“名師”稱號,為學校的內涵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融入環境
營造文化氛圍
朱子的儒家理學思想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是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肥沃土壤。為了重新激活“朱子文化”的生命力,讓學生認識到朱子不僅是一個歷史文化符號,更是一位可親可敬的家鄉長者,學校精心構筑出一個以“朱子文化”為核心的儒雅校園,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圣賢精神熏陶。首先,學校圍繞“勸學、立志、修身、明德”這一主線完成了樓名的擬定,如將教學樓分別命名為問學樓、力行樓、至善樓,將實驗樓命名為格致樓;其次,在校內豎立了朱子銅像供大家瞻仰,并用精選的朱子詩詞裝飾墻壁、走廊、臺階欄桿,在校園很多角落都安置了朱子格言文化石;再其次,學校還建設了“活水方塘”,以及集中介紹朱子的特色文化長廊。如今,漫步在這所年輕的校園,舉目望去,徽派古建特色鮮明,隨處可見的朱子詩詞、格言,與“問學”“力行”“至善”“格致”等鑲嵌在教學樓上的大字交相輝映,讓人心曠神怡,備受啟發。
融入課堂
傳承“朱子文化”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十分注重加強教師群體對“朱子文化”的學習,通過加強內部研討與邀請相關專家入校指導相結合,有效提升了教師的相關文化素養。當然,除了在國家課程中的滲透,學校還注重開發“朱子文化”校本課程。在組織教師不斷學習“朱子文化”的過程中,學校還篩選出一批精通朱子文化的骨干教師,編寫出了校本教材《朱子讀本》,研發出一套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校本課程,為學生系統了解“朱子文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融入活動
提升綜合素養
“朱子文化”博大精深、年代久遠,單純通過課堂宣講很難讓學生徹底理解。所以,學校還十分注重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增強學生對“朱子文化”的理解,激發其豐富的育人潛能,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比如,開展“朱子文化”主題閱讀活動,為學生講授“朱子讀書六法”,然后要求學生據此閱讀相關“朱子文化”書籍,并定期組織學生交流閱讀心得,誦讀《朱子家書》等經典;結合婺源是朱熹故里這一人文優勢,組織學生游覽熹園、朱熹紀念館,尋訪朱熹在當地的活動軌跡及趣事;舉辦盛大的“朱子文化節”,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舉辦開學釋菜禮,引導學生尊師重教……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切實為學生撥開了歷史與時空的垂蔓,讓他們能近距離地接觸朱熹、了解朱熹,更深切受到“朱子文化”的熏陶。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子文化”博大精深,又與婺源這片土地血脈相連,它就是婺源縣朱子中學實現內涵發展的源頭活水。它的清澈,它的甘甜,它的深遠,是學校師生飲之不盡的生命源泉。朱子中學建校7年來,在“朱子文化”的不斷滋養下,教育教學質量迅速提高,完成了一場華麗的蛻變。未來,學校將繼續挖掘“朱子文化”的多元育人潛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把朱子中學打造成為婺源縣乃至上饒市教育領域一張閃亮的名片。
(查永清 李志紅 查帥飛)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