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從“和諧教育”中汲養 讓“兩香”浸潤校園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園地,要不斷以高尚優秀的精神文化引導師生,以科學規范的制度文化約束師生,以優美高雅的環境文化陶冶師生,給學生發展提供成長成才的沃土。
創建于1902年的福建省福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以下簡稱“福安師范附小”)堅持“讓校園成為師生向往的地方”的辦學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持續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構建賞心悅目、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快樂成長。
打好精神底色
實現“和諧教育”
福安師范附小始終把“創建一流的辦學條件,營造極佳的育人環境,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培養‘合格+特長’的人才”作為辦學目標,通過“點面一體”,引導師生沿著“和諧教育”的辦學思想腳踏實地前行。
學校積極探索“精致管理,共生同長”的“和諧教育”管理模式,實現“剛性制度”與“人文管理”的和諧統一,凸顯“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校園文化,創建以綠、美、樓、廊為核心的環境特色,努力構建“全面育人,和諧發展”的課程體系,通過“三位一體”德育校本課程、“我思,我想,我創造”科普教育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和創新精神,讓每一名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學校開展了“用好地方資源加強德育常態化”試點工作,緊扣“紅色基因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扣”“自能向善扣”,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資源,線上線下相結合,校內校外相聯動,致力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學生打好精神底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堅定與書相伴
構建“兩香”生態
為了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獲得文化的啟迪和精神的提升,福安師范附小積極爭創“寧德市‘書香墨香校園’示范校”,采用“請進來”“引進來”等形式,著力推進專業教師的培養,為整體提高學校“讀寫”教育教學水平創設優越條件。
學校扎實推進“書香墨香校園”建設,全力打造“每日三讀”“好書推薦”“全科閱讀”“兩香文化”“親子讀寫”5項“悅讀”工程,開發校本閱讀、寫字、書法教育課程,構筑基礎型、拓展型書香墨香課程體系,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陶冶情操,堅定文化自信,著力打造富有學校特色、彰顯學校辦學個性、體現學校文化底蘊的“兩香”校園生態。
在此基礎上,學校持續深入開展“讀書節”“快樂語文節”“墨香文化節”,舉辦小小朗讀者、講故事、中華經典誦讀、漢字風云會、詩詞大會、特色書畫比賽等形式多樣的語言文化活動,幫助學生養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達到從“閱讀”到“悅讀”的境界,營造“兩香”校園文化。
夯實安全根基
全力保駕護航
福安師范附小始終將安全作為立校之本,學校倡導師生人人參與,狠抓工作落實,主要采取了注重宣傳到位、注重隱患排查以及落實心理健康管理、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確保不留漏洞,不斷夯實安全根基。
同時,學校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任務,強化管理,狠抓落實,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扎實有效的工作方法,切實落實安全責任制,增強師生安全防范意識,不斷推進“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此外,學校通過警校共建,與市司法部門長期開展共建活動。全方位、多渠道的線上線下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努力營造安全生產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的良好輿論氛圍,形成了校內校外安全管理一盤棋。
創新科普維度
塑造智慧之心
福安師范附小致力于拓寬科技教學時空,從校情、學情出發,以學生的能力發展為出發點,結合學校和地方特色,將必修與選修課程相結合,創造性地構建了富有特色的“學科課程”“選修課程”“微型課程”“生活課程”四大板塊科技課程。多元的科技課程體系,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積累認識世界的經驗,強化“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全面提高科學素養。
多年來,學校努力推動科技活動進校園、進課程、進社區、進家庭,搭建“六小學習平臺”“六大展示舞臺”,依托全國科普日、科技周、校園科技節等活動,從班級到學校到校外,從日常活動到科技節活動到科技競賽,努力開展各類多彩創新的科技活動,全方位構建師生的科技活動空間。
通過營造科技教育氛圍,抓好科普師資建設,經過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學校先后榮獲多項榮譽,科普教育已成為辦學特色之一。在精彩紛呈的科技活動中,學生中涌現了許多科普小能手、小發明家,在國家、省級比賽中大放異彩,切實感知、體驗到了科學的魅力。(黃晉耀)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