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城鄉學前教育共進共強
因為在家門口也能上好園且花費不高,貴州省銅仁市每年都有學齡前兒童從外地或城區園,回流到農村園就讀。
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鎮盤塘村村民吳琳琳就曾把三個孩子送回家門口的村級園上學。“進入幼兒園后,孩子變得講衛生、懂禮貌了,有時還會提醒大人飯前要洗手。”吳琳琳說,“幼兒園條件好,孩子吃得好,收費也低,把孩子放這里我就能放心去干活了!”
近年來,貴州通過多種渠道建設起山村幼兒園,多形式擴增教師編制,以及建立學前教研指導責任區、創建農村學前教育集團化管理資源中心等,著力追求城鄉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共贏。
集團園帶動,村級園也能辦成優質園
黔東南州凱里市龍場鎮中心幼兒園開園才6年多,但因為扎實開展幼小銜接、家園共育、中心園分園一體化考核及協同教研等工作,已被評為州級示范園。
凱里市教科局學前科負責人李蘭宇告訴記者,像龍場鎮中心幼兒園這樣高標準配置硬件設施、高標準配齊保教人員、開園沒幾年就被評為州級示范園的農村園,凱里市有5所。在集團園及鄉鎮園帶動下,還有12所農村園被評為縣級示范園。與此對應的是,截至2020年底,凱里市農村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0%以上,不少農村學前兒童從城區園轉到了家門口的幼兒園。
像凱里市這樣以建設好鄉鎮園帶動村級園,緩解城區園學位不足的辦法,在貴州還有不少。比如,銅仁市就要求各縣(區)充分利用校點合并后閑置的教學設施改擴建山村幼兒園,并將保教活動納入所屬鄉鎮中心園統一管理,從而使各項活動正常開展。
與此同時,貴州各地還及時加大易地扶貧搬遷點幼兒園建設力度,探索小幼連貫制學校建設,辦好農村園及城郊幼兒園。“十三五”以來,貴州投入近50億元新建、改擴建易地扶貧搬遷點配套幼兒園近300所,提供8萬個學位。
現在,在貴州農村,在集團園的帶動和鄉鎮中心園的統一管理下,不少鄉村園的辦園質量穩步提升,不少農村家庭花很少錢就能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園。截至2020年底,全省在園幼兒從2010年的76萬人增加到158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從50%增加到90.3%,公辦園占比從28.6%增加到54.2%,公辦園在園兒童占比達56%。
用好編外教師,鑄強農村學前教育底盤
畢節市赫章縣屬于人口大縣。2020年底,全縣鄉鎮中心園及縣級園都實現了兩教一保,在2200名專任教師中,鄉村幼兒教育志愿者有993人,接近一半。
“有這些志愿者的加入,全縣農村學前教育才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20年底,全縣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7.29%,縣級示范園有16所,市(州)級示范園有10所。”赫章縣教科局局長王琳說。
記者了解到,赫章縣從2018年起每年擇優選聘20%的幼兒教育志愿者作為編外教師,不占縣里編制,但可參照本縣在職在編同資歷同學歷幼師待遇,實行同工同酬。這樣一來,就穩定了學前教育教師隊伍。
作為全國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實驗區的銅仁市,在山村幼兒園建好后,自2016年起每年向社會公開招聘100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到村級園任教,及時補充市、縣兩級公辦園教師。
凱里市自2015年起改建的村級園投入使用后,通過“四同”(非在編教師與在編教師招聘程序、招聘標準、工資待遇、晉升晉級標準相同)政策面向社會招聘非在編教師,以緩解教師編制嚴重不足、農村舉辦公辦園難的問題。
“是‘四同’成就了我。到三興村分園后,我獲得中心園年終考核優秀一次,還獲得鎮級演講比賽及各種業務技能比賽獎勵近20次。”凱里市龍場鎮中心幼兒園三興村分園負責人付柳曉雪是一名享受“四同”政策的非在編教師。她告訴記者,全市11個鎮63所農村園,非在編教師占78.4%。非在編教師鑄強了全市農村學前教育這個底盤。
走內涵發展之路,城鄉園攜手向前走
按貴州省教育廳2021年5月印發的通知,從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全省在9個市(州)的省級實驗區全面推廣安吉游戲,2022年秋季學期將全省推廣。貴州規定,將建立省、市、縣三級指導團隊指導安吉游戲的推廣。自此,通過推廣安吉游戲來提升城鄉幼兒園辦學內涵被各地幼兒園作為努力方向。
其實,貴州各地對辦學內涵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自被列入省民族教育“雙百工程”后,凱里市第四幼兒園即把當地的刺繡、蠟染、剪紙、編織等特色民族元素融入一日活動,使孩子們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發展。
作為凱里市學前教育第四集團總園的幫扶園,旁海鎮中心幼兒園及所屬聯鞏、地午分園,也開展了極富民族特色的一日活動。旁海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張發燕說,集團總園園長梁艷等人每個寒暑假都會去各地“采風”,以引入更多民族特色活動。
針對各類幼兒園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貴州創新機制探索建立400個幼兒園管理集團,使管理和指導難問題慢慢得到解決。比如,赫章縣為更好地對鄉鎮園、村級園以及民辦園開展業務指導,將全縣307所公辦園和59所民辦園由原來兩個集團園劃分為7個集團園。
“劃分為7個集團園后,我們對分園的指導力量明顯加強了、指導頻率增加了、針對性更強了!”赫章縣第一幼兒園園長陳瓊說。
此外,貴州還通過搭建資源中心和教研指導責任區,來協同助推各市(州)以及各縣(市、區)學前教育打造共同體。目前,全省共建有1168個農村幼兒園集團化管理資源中心。
“在資源中心的輻射帶動下,全市鄉(鎮)村(民辦)園實現一體化管理,村級園也越辦越好。”遵義市學前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張艷梅對全市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充滿了信心。
“學會幫助別人,也能實現自我成長。”城區園教師在與農村園共學共進的過程中,也更理解了內涵發展對一所幼兒園及教師的重要作用。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李洪屏認為,與關起門辦園相比,城鄉園手拉手共建能做到共贏。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