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多措并舉強化督導讓“雙減”落實
“各位書記、縣市區長,‘雙減’工作是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你們一定要抓在手上,親自推動,親自落實!”這是山西省忻州市委書記、市長朱曉東給全市14個縣區一把手發的微信。“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忻州市委、市政府站在“兩個維護”的高度,把“雙減”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深入落實立德樹人重要舉措、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精心組織實施,著力做到高位推進、強化督導、落地見效。
朱曉東高度重視“雙減”工作,親自部署、親自安排,要求各縣(市、區)書記、縣(市、區)長把“雙減”工作拿在手上,大力推進。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6次專題會議研究“雙減”工作,市縣兩級建立“雙減”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工作專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全力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落實。
忻州市把督導作為推動“雙減”工作的有力舉措,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印發一系列文件,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制定“雙減”實施方案,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強力推動“雙減”工作;組織教育、審批、市場、公安部門開展兩輪專項督查,制定《督查細則》,含15項重點內容、66項主要觀測點;督查結果通報各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由各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推動整改。
具體工作成效表現在規范校外培訓機構、減輕校內學生作業負擔、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課后服務水平、推進“放心午餐”工程五大方面。
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嚴格審批,依法取締無證無照黑機構495個;清理校外違規培訓廣告,消除了校外培訓廣告亂象;明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主管部門,由政府文旅、體育、科技等部門分工負責;加強風險管控,通過收取風險保證金和使用中國工商銀行“教培云”系統,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資金監管和風險管控,堅決防止“退費難”“卷錢跑路”現象的發生。
減輕校內學生作業負擔。14個縣(市、區)教科局均建立了義務教育作業管理機制,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建立了作業公示制度,嚴控作業總量。目前,14個縣(市、區)出臺了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制度,不依據考試成績對學生、教師、班級、學校排名、排隊和獎懲。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充分發揮學校教學主陣地作用,讓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學活,不斷健全教學管理規程,統籌制定教學計劃,開展集體備課,優化教學環節,打造高效課堂;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積極推進幼小科學銜接,幫助學生做好入學準備,嚴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盡教,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
提高課后服務水平。制定了忻州市課后服務費用標準和財政補貼標準。全市207所義務教育階段非寄宿制學校全部開展課后服務工作,惠及學生15萬余人。課后服務期間,指導學生完成作業,對學困生進行輔導。同時,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
推進“放心午餐”工程。制定了忻州市“放心午餐”收費標準和午餐、午休、午間活動工作人員補助標準。在城區非寄宿制小學開展“放心午餐”工程試點,努力創設學生午餐、午休條件,計劃3年內實現“放心午餐”工程城區小學全覆蓋。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