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沙田實驗中學: “心育融合”為學生健康成長賦能
廣東省東莞市沙田實驗中學以“行知教育”為教育價值追求,著力培養具有生活力、自主力、創造力的“行知學子”,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真知。學校重在構建“一校多品”融合格局,深化多元育人模式,走多元融合的特色辦學之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
“一校多品”心育融合發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社會共同關注、關心的話題。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沙田實驗中學努力實現“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心育融合發展格局。
學校在全面開展以小組合作學習為載體的品質課堂實驗的基礎上,開設了近百門校本課程,學生以跨級走班的形式自主選修,全員參與,納入課程規范管理。重點培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小語種、民樂、中醫健康、太極拳等十余門精品校本課程,讓師生近距離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化自信。
基于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學校精心設計了太極操、健美操、手語操、廣播操、慢跑操、體能操、八段錦等特色大課間活動,最大限度減少產生心理問題的因素和不利環境,讓更多的心理問題成因消除在萌芽狀態,將被動型心理問題干預和治療轉化成主動防御和預防。
“提質增效”賦能師生成長
作為廣東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學校重視“以體育智”“以體育心”的獨特功能,因地制宜,認真梳理優秀傳統體育項目,并將之融入學校體育發展體系,通過每天減少一節正課,騰出時間和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校園體育活動,保障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運動時間,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和心理壓力。例如初中學生李某某經診斷屬于預警高危人群,并有暴力傾向,但他愛好體育,為此學校除安排關愛團隊外,還把他安排到田徑社團,專門安排一名教練培養他。體育運動不僅有助于促進他的心理健康,而且發揮了他的運動天賦,幫他順利完成學業,最后他被錄取到理想的學校讀書。
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在培育學習共同體、品質學科組建設、品質課堂實踐、作業分層設計等方面聚焦發力,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減輕教師教育教學負擔。目前,學校獲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A證資質的教師有118人,專職心理專業教師3人,為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創新發展”呈現多元育人
近年來,圍繞立德樹人和五育并舉,沙田實驗中學踐行“知行合一,幸福成長”的課程理念和“塑造美好心靈,追求幸福人生”的心育理念,深化“思政+心理+科技+國際+學科+活動”的多元育人模式和評價新樣態,先后榮獲全國首批流動人口健康促進示范學校、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和東莞市品牌學校等榮譽稱號。
結合“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校領導和相關教師利用開學典禮、升旗儀式、入學禮、青春禮、畢業禮等帶頭給學生上思政第一課,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到思政課中,發揮鑄魂育人、培根育心的作用,引導學生增強自信,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質,引領學生打好中國底色,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學校堅持發展“關愛·融合·悅納”的心育特色,關愛即教師貼心、學生互助、社會援助,融合即心育與校本課程融合、心育與特色大課間融合、心育與校園心理劇融合、心育與體藝美勞教育融合,悅納即讓學生學會悅納自己、悅納他人、悅納社會。
(作者張遠廣系廣東省東莞市沙田實驗中學校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