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基礎·拓展·變革 三位一體見成效 ——山東省安丘市青云雙語學校實驗教學育人路徑創新探索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23  閱讀:次   |
42.9K

  為全面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在徐軍民校長帶領下,安丘市青云雙語學校經過7年探索實踐,形成以“基礎”“拓展”和“變革”3條路徑為核心,三位一體的實驗教學體系。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探究能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把握學情,以生為本

  鑒于此前實驗教學標準不統一、操作規范不清、廣度和深度不夠,學生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不足等問題,學校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目標,分三階段推進工作。

  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立足基礎性實驗,通過課堂教學中的演示性實驗和合作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對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理等學科的學習興趣。逐步梳理出基礎性實驗教學的標準及實驗操作規范。

  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依托政策引領,廣泛吸收先進經驗,引導學生利用知識進行生活化實驗,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明確“生活中的實驗創造不一樣的生活”的實驗理念。

  2019年9月以來,提出自主提問作假設、自主設計方案、自主實驗作分析的“三自主”實驗方法。要求學生獨立分析與自主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質疑能力。構建了多元化評價體系,改變過去“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方式,發揮實驗教學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通過多元化實驗路徑,4次修訂《實驗操作與指導》,培養了參與項目約2.5萬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提高。

  規范提升,守正出新

  學校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由“基礎”“拓展”和“變革”3條路徑構成。

  ——兩類基礎性實驗。

  將初中教材中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指定實驗概括為演示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手冊》,梳理實驗標準、實驗準備、實驗步驟、實驗實施、實驗數據收集及實驗評估等內容。演示性實驗由實驗教師制作指導視頻,指導學生模擬實驗。探究性實驗由學生組成小組輪流動手實驗,相互進行實驗評價。

  ——五類拓展性實驗。

  家庭拓展類實驗。挖掘生活中的實驗素材,幫助學生建立起“社區實驗室”“家庭實驗角”,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拓寬實驗空間,如化學學科的雞蛋跳水、變臉紫薯、葉脈書簽等,物理方面的自制降落傘、自制彈簧測力計等,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課堂拓展類實驗。深入挖掘教材,引導學生進行新的設計和實施。如地理教學的實物教具“太陽直射點移動演示儀”,讓太陽的直射點運動可觀可感,由抽象變形象,獲得濰坊市創新教具一等獎。生物學科利用棒棒冰,模擬化學木炭吸附性實驗,簡便快捷,現象明晰,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

  社團拓展類實驗。組建社團,開放實驗室,如自制植物標本、模擬二氧化碳滅火、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創新小實驗“交通燈”等,激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綜合處理。

  除上述3類實驗外,還有精確呈現實驗過程細微變化的數字化拓展類實驗,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的生態拓展類實驗等。

  ——四類變革性實驗。

  物種標本制作實驗,與勞動教育結合,由學生收集身邊的植物葉子、根莖、花、果實等,制作物種標本。

  鄉村“農作物”實驗,在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下,演示不同農作物的功能、播種規律及嫁接等知識,增強學生熱愛土地、關注農村的熱情。

  人工智能實驗,開設編程、3D打印、機器人等課程,引導學生不斷參加各項技能大賽,通過以賽促學等路徑培養學生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力。

  校企合作技術轉化實驗,與企業建立合作,將前沿技術成果引入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創新的內驅力。

  師生共贏,成效卓著

  學校實驗教育創新工作成績優異。

  學校先后獲濰坊市數字化學校、濰坊市機器人實驗室示范學校、創新技能大賽優秀組織單位、實驗說課優秀組織單位、自制教具團體優勝獎、濰坊市雙改行動核心校和濰坊市諾貝爾分院等榮譽稱號。2020年,被評為濰坊市創新教育示范校。

  教師素質得到提升,教師團隊教學成果顯著,獲得國家一等獎兩項,完成省級課題一項,發表論文10余篇。如劉琴設計的“拓展性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被評為國家一等獎,代紅的自制創新教具獲得山東省一等獎。“基于課程標準的拓展性實驗教學的實踐與研究”項目獲得濰坊市政府部門三等獎。

  學生創新素養明顯提升,在山東省創客大賽、濰坊市科技創新大賽、濰坊市實驗技能大賽中斬獲多個獎項,高宏老師輔導的董益銘同學在全國計算機大賽初中組中獲一等獎。

  總結形成學校的實驗范本,結集出版《拓展實驗智慧成長》。研究成果輻射到安丘市職工子弟學校、安丘市凌河學校等10所學校,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徐軍民 劉琴 李相德 張志勇)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