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學: 一部校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云南革命史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領航100云南篇
中國首部《資本論》中文全譯本的出版者——黃洛峰、鄭易里、艾思奇,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第一人艾思奇,云南第一個社會主義性質的小組大同社,云南第一個共青團組織創(chuàng)始人李國柱,云南第一個中共黨組織創(chuàng)始人李鑫……走進昆明市第一中學“信仰的力量”主題教育館,大量珍貴的照片、文物、事跡,一樁樁一件件,無不記載著歷史上昆一中學子在民族危難之際,舍身忘我、矢志報國的事跡和精神。
“每年開學,昆一中的第一課一定是在這個主題教育館開展的。”昆一中黨委書記高富英介紹,學校堅持講好革命故事,先后建設了昆一中百年校史館和昆一中百年黨史館——“信仰的力量”主題教育館,把它們作為傳承紅色文化、賡續(xù)紅色血脈的陣地,孩子們學習校史黨史的生動教材。每年學校利用開學第一課講述校史中的黨史、紅色故事、校友故事,讓孩子們知道先輩們?yōu)樾轮袊慕ⅰ樵颇系胤近h團組織建立所付出的巨大犧牲,鼓勵孩子們牢記信仰的力量,做有理想有信念的時代新人。
一部校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云南革命史。從昆一中,走出了云南省內第一個共產(chǎn)黨員李國柱、云南省第一任省委書記王德三,走出了大眾哲學家艾思奇、數(shù)學家熊慶來、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作家張?zhí)焯摗?ldquo;中國足球的活化石”馬克堅……眾多著名教授、學者,如聞一多、楚圖南、蔡希陶等也曾薈萃昆明市第一中學執(zhí)教。
“每年開學,我們都會來到‘信仰的力量’主題教育館參觀學習,每一次學習都使我對昆一中的感情更深,對我們英烈校友們的敬仰更甚。”昆一中高二(3)班的彭程子夏激動地說,學校歷史不僅是無言的豐碑,更是昆一中學子的精神家園。
“黨史校史中蘊含著巨大的育人力量。”高富英說,為此,學校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教材、進課程、進活動,先后編寫了《守望昆華》《昆華火炬》等一批紅色校本教材,開展了“黨史開講啦”微課堂,邀請專家學者、老師和學生共講身邊的黨史、校史、校友故事,篤志潤德、培根鑄魂,進行革命傳統(tǒng)和愛國主義教育。在組織建設上,學校繼承傳統(tǒng)。1992年學校就成立了黨章學習小組,1997年又成立了學生業(yè)余黨校,通過業(yè)余黨校這一陣地,傳播紅色文化、紅色基因,先后有3000多名學生參加了業(yè)余黨校學習,有56名學生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昆一中的業(yè)余黨校已成為云南中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曾回到母校昆一中,寫下了“百年昆華、桃李天下”的贊譽。
如今的昆一中,特色鮮明、師資雄厚、環(huán)境優(yōu)美、學生一流。經(jīng)過百年的發(fā)展積淀,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學校榮獲“全國文明校園”“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單位”“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實踐示范基地”等榮譽,已成為云南省素質教育的典范。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