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不為器 磨石可發光 ——貴州省盤州市第一小學“發光體教育”的探索 支瑤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每一塊未經處理的寶石都是暗沉粗糙、平平無奇的,但每一塊寶石卻都有著閃閃發光的內在,打磨之后總是能散發出讓人癡迷的絢爛光彩。學生同樣如此,只要能用發自內心的愛,去引導每一名學生,那么每一名學生都能成為發光體,照耀自己、照耀別人、照耀未來。貴州省盤州市第一小學堅守這樣的信念,為保障學生幸福成長、全面發展,創造性地提出了“發光體教育”理念,為學生的未來保駕護航。
盤州市第一小學由著名愛國人士邵逸夫先生援建于1999年3月,歷經4次更名,不變的是“艱苦創業、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如今許多優秀教師植根這片教育沃土,無數青少年的青春之花在這里盡情綻放。在校長蔣興倫的帶領下,全校高舉“用教育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發光體”的旗幟,建構科學的課程領導力,健全“五育并舉”的教育體系,走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激活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創造力,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內外兼修,磨石見光
寶石不經打磨,也不會散發出光芒。“發光體教育”這個理念,既立足教育本質、放眼未來教育,又聯系學校實際、關注師生成長,綻放每個人生命的智慧與精彩。具有時代教育發展的前瞻性,體現了生命教育的本質,展現了新時期教育的創造性,表現了發展教育中的融合性。
為更好地打造“發光體教育”這一品牌,學校內外兼修,從根本上植入“發光體教育”這一理念。于外,學校秉持著“無處不教育,處處是講臺”這一思維方式。從教學樓整體文化布局,到學校每個走廊,從每個角落和亭臺,到教室文化的布置,都彰顯了“用教育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發光體”的主題。讓教師和學生走在校園的每個地方,都能感受到“發光體教育”濃郁的文化氣息。
于內,學校立足于特定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脈絡,將“發光體教育”植根于課程、管理等方方面面,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突出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校按照教育的系統性、完整性、持續性特征及育人內涵,圍繞“溫暖、自信、健康、成長、創造”這“五大核心素養”,建構盤州市第一小學“四五五”課程體系:四個導向、五個維度、五大校本課程。同時,依據“一二三四五六”課程管理效能模式,實現“發光體教育”課程管理。
依靠這樣扎實的體系,學校每年都會舉行“紅色之旅”活動,讓學生走進“盤縣會議”會址和烈士陵園,深入了解紅色故事;支持建設科技發明社團,舉辦科技節,提升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將足球操、足球運動會納入學校體育課程,每天課間練習足球操,每年舉行足球運動會;積極開展校外勞動實踐和社區志愿服務。真正做到了以紅色教育讓學子銘記黨的恩情,用科技教育讓學子緊追時代發展,借體育讓學子增強體魄,憑勞動教育讓學子發展自己的創造力。
由內而外,學校將“發光體教育”貫徹始終,為學子的明天保駕護航。
精雕細琢,璞玉成器
打磨寶石,在使其發光的同時,也要確定它的形狀,學生同樣如此,但需要打磨的不是形狀,而是自身的習慣。習慣的改變,會影響素質的變化,可以使這一顆顆寶石更加光彩奪目。
學校從學生“五大素養”著手,提高學生的素養。首先以人文關懷給予學生溫暖,其次以活動展示帶給學生自信,再其次是呵護與培育,當然更重要的是體驗與快樂,最后以勞動與實踐夯實基礎。
提升素養,重要的一點就是打破家校社的隔閡,只有這樣“三位一體”的方式才能夠深深地將習慣素養的種子埋藏在學生的身體之中。再通過展示活動培養出自信的陽光,讓學子們在呵護之中茁壯成長,為美好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礎的夯實只是一個開始,更多的可能性才能鑄就發光的未來,而創造力,便是創造更多可能性的必要途徑。最后的勞動實踐,就是培養學子創造力必不可少的途徑。
學校在加強勞動教育方面,充分發揮出了勞動綜合育人的功能。不僅編寫出兩套勞動課程教材,還將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勞動課堂,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術和職業體驗教育。其中職業體驗教育是為了增強學生對各種職業真切的了解,讓學生從封閉的象牙塔走到實際生活中去。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認識到各種職業都是偉大的,從而學會尊重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培養出尊重勞動人民的意識,讓學生成為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發光體”。
習慣的養成,決定了學子素質的提升;實踐的普及,造就了學子創造力的井噴。由發光體課程打磨到光亮的寶石,在這樣的多層次深度雕琢之中,逐漸變化成為一件件精美閃耀的藝術品,光彩奪目,美不勝收。
“發光體教育”理念有著充實的理論依據、精細的實行手段,從多個方面打磨塑造學子,使其散發出璀璨的華光。為了追求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教育成效,“打磨人”也做出了相應的變化。
“發光體教育”之中,發光的不僅是學生,更是教師。學校為教師的成長創造了條件、提供了環境,發揮出了每一個人的作用。“發光體教育”讓教師踐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思想,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名教師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鼓勵大家在不同的崗位上展示自己的風采,做一個教育的“發光體”。
教師和學生的發光,會讓整所學校散發出璀璨的光芒。作為龍頭學校,盤州市第一小學發揮好引領和輻射作用,攜手盤州市第九小學共同發展,既實現了資源整合,也促進了教師專業快速成長。
學生是天生“有光”的。而教育,就是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地點,引導學子們去發出光芒。盤州市第一小學以“發光體教育”為刻刀,為學生雕刻出璀璨的未來。未來,學校將繼往開來,以不斷提升育人質量為己任,期望多年后學子們的眼中依然有光。
(支瑤 王承翔 劉黔 韓巍)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