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家校社奏響“雙減”大合唱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26  閱讀:次   |
42.9K

  深圳市光明區課內外齊發力,聚焦核心素養打出組合拳

  家校社奏響“雙減”大合唱

  “作業少了很多,我在學校就能寫完。”深圳市鳳凰學校四年級學生張語曦現在每天放學回家后,有了更多運動健身的時間。這是她學校所在的光明區建立“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打出名師示范引領、提升課堂質量、強化作業管理、家校聯動轉變教育理念等組合拳后,落在學生身上的實效。

  “領頭雁”引領,與青年教師共促學生愛學樂學

  讓“領頭雁”帶動更多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區內中小學校發揮好教育主陣地作用。“我們動員區內的全國優秀教師、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等名師,聚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改革研究與課堂教學指導。”深圳市光明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漢波介紹說,該區通過名師工作室等載體,促進名師“領頭雁”引領青年教師“雁陣”成長成才。同時,光明區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精準構建信息技術、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等專題培訓體系。

  光明區公明中學初三教師何濤原來上課時以教為主,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興趣度不高。學校通過每周一次的備課組會等教研活動,激勵教師們精準分析學情,共享共用優秀教學方法。何濤借鑒吸收優秀教師的好理念、好教法,學會根據學情精心備課,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教學改革,學生的參與度大為提升。

  “要讓孩子們在學校學足學好,教師除了應教盡教,還應以學定教、以教促學,努力促進學生們愛學樂學。”光明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育局四級調研員高偉波表示,光明區引導區內學校健全科組集體備課機制,通過科組集體教研,優化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開展啟發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學。同時,還引導學校針對學生特點和師資配備情況,探索走班制教學。

  打出組合拳,提升作業的有效性、趣味性

  如何更好地引導教師給學生布置數量適合、針對性強的作業?公明中學建立“教師先做作業”制度。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的作業,學校教師必須先做一遍。

  為強化作業管理,光明區要求區內學校建立以級組、科組、班級為單位的作業總量統籌機制。區內很多學校建立了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公開班級各學科作業。同時,該區出臺義務教育學生作業設計指引,努力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在校內“吃得飽”“能消化”,切實減輕作業負擔。

  一些學校還注重提高作業的針對性、有效性,為學生布置個性化作業。公明中學將作業納入備課管理,要求教師結合班級學情,為學生設計基礎性、拓展性、提高性作業。而鳳凰學校小學二年級學生的作業,是用積木、橡皮泥、棍子等擺放出“b”等聲母,孩子們回家后就地取材,在動手擺放的過程中,更清晰地記住聲母的筆畫,提高創新創造能力。

  光明區引導中小學校用好課余時間,聚焦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優化作業設計、布置、批改、分析反饋、輔導等教與學閉環管理機制。通過有趣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體育鍛煉、閱讀和文藝活動等,增強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家校齊心,讓家長成為“五育并舉”的好搭檔

  通過學校舉辦的線上家長會、家長成長學院課程,馬田小學五年級學生林梓逸的家長盧女士更深入理解了“減負不減質”的內涵,也學會了指導孩子開展更有效的學習。在孩子學習之余,她還陪伴孩子閱讀、運動等。

  “通過進一步密切家校溝通,幫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為孩子制定個性、理性、科學的成長目標。”黃漢波說,光明區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開展光明好少年等評選,幫助學生及其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同時,該區學校積極開展家長課程、父母大講堂等家庭教育活動,強化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咨詢和輔導,帶動更多家長成為“五育并舉”的“黃金搭檔”。

  光明區很多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后,引導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閱讀和文藝活動等。

  為進一步推動家校社協同發力,共同奏響“雙減”大合唱,光明區教育局還組織專職責任督學對全區44所中小學開展作業管理專項督導。督導圍繞作業管理制度、來源、設計、布置、總量、反饋等內容,采取實地檢查、資料查閱、領導談話、學生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開展。目前,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作業管理督導檢查已實現全覆蓋。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光明區95%的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92%的初中學生,每天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分別不超過60分鐘、90分鐘。91%的家長認為教師布置作業適中或較少。在對學生和家長的訪談中,學生及家長均反映,本學期作業數量明顯減少。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