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多維融合,讓作業更優化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27  閱讀:次   |
42.9K

  “雙減”政策的落地是讓教育回歸本真的過程。作為一名管理者,我們深刻知道,作業看似一個點,實則需要課前、課中、課后貫通,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全員全過程協同聯動。如何讓“雙減”政策在學校落地?如何讓學生的作業在“量”與“質”上不斷優化?我們通過融合策略在優化作業管理、提高作業效率方面作出了新的嘗試。

  學科融合,讓作業呈現更精彩

  學校積極進行學科融合,各學科圍繞同一主題,布置高質量的分層作業。一是節日“項目式”作業。以節日為契機,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開展節日主題項目式作業的設計與實施。比如,中秋節的“明月出高山,中秋月下歡”主題作業,涵蓋了手工、勞動實踐、朗誦、吟詩、手抄報等多個項目。經過多次實踐之后,能進行作業展示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根據自身特點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予以呈現,精彩紛呈。二是閱讀“開放類”作業。學校將整本書閱讀貫穿于整個學段,使其序列化,每個年級都有不同的主題,如一二年級的童詩童謠,三四年級的童話神話,五六年級的名著小說等。三是社會“實踐類”作業。綜合實踐教研組融合其他學科設計“生活中的小竅門”“端午粽香”“妙剪生花”等主題,學生以探究小組為單位,帶著課題回到家庭、走進社會,學習生活技能的同時提高自理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

  技術融合,讓作業研究更深入

  “雙減”之下,信息技術的支持不僅可以使學校管理部門提升管理效率,還可以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量,進而針對學生實施創新作業、分層作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學期,學校引進了“智慧閱讀書架”,基于教師手機云端監測學生閱讀的動態數據分析,更精準地把握學生閱讀情況,方便教師進行閱讀指導和推廣。比如,書香校園的主題是閱讀紅色經典,就可以從手機端清楚看到每個班、每個學生閱讀書籍的數量、主題,評價反饋交流更及時、互動更立體、資源更智能,將學生閱讀的線上線下打通。

  接下來,學校還將引進數字批改筆,將學生作業通過智慧系統進行云分析。教師批改后可自動生成結果,并根據結果給教師推送同一個知識點不同難度的題目,方便教師解決班級的共性問題和學生的個性問題,同時生成校本數字學習資源。有痕批改、靶向分析、進階設計、分層落地……這樣大大節省了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教師增加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多元融合,讓作業評價更精準

  作業問題是設計、實施與展評的閉環研究。因此要運用發展性評價、多元化評價,立足終身學習,培養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發揮作業管理所蘊含的育人價值,讓減負效果進一步深化。在評價上學校持續開展三大行動:一是“好習慣”行動,強化過程性評價。學生的認真書寫、獨立思考、按時上交、及時訂正等好習慣的養成都是教師的關注點,教師設計有作業登記本,對上交情況、完成情況都做詳細記錄,做到全批全改,心中有數。二是“好毅力”行動,凸顯增值性評價。針對體育、藝術、勞動、綜合實踐等考核類學科作業,倡導將體藝、勞動或一項興趣愛好堅持不懈每日“打卡”,教師以班級交流的形式做典型性評價,讓學生擁有持續學習的動力。三是“好學力”行動,注重發展性評價。從差異性教學、作業分層到作業創新,我們希望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好學力”。隱形動態分層這類發展性評價讓教更精準,讓學更高效。

  我們期待理想的作業效果是:學生能由課內所學的一滴水去尋找一片海,由校內所識的一棵小樹去尋找一片森林,這才是作業的意義。因此,轉變作業觀念,豐富作業形式,重構作業內容,通過作業管理的多維度融合,讓學生在具有趣味性、層次性、實踐性、拓展性的作業中,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屬于童年的快樂。

  (作者任 慧系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育華小學)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