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魔盒游戲識字”展現漢字之美
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小學(光明)學具輔助、游戲教學、精準施教
AI賦能“魔盒游戲識字”展現漢字之美
“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也是一個故事。”作為“AI賦能‘魔盒游戲識字’”項目的主持人,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小學(光明)[以下簡稱“深圳市教科院實小(光明)”]校長、特級教師祖松梅,在全國第八屆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研討會上作了題為“‘魔盒游戲識字’的秘密”的講座,與全國教育同行分享經驗。14年磨一劍,從2007年起,祖松梅帶隊,從省級課題“學具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生本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結題到省級課題“小學低年級‘魔盒游戲識字’實驗研究”的立項,再到“奇妙的漢字魔盒”1.0版APP的研發,“魔盒游戲識字”在識字教學中逐漸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AI賦能‘魔盒游戲識字’”依托祖松梅帶領的名師工作室團隊研發的“播漢字之種,育文化傳人——小學低年段識字教學體系”項目,該項目的研究歷時14年,于2019年獲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一等獎。“魔盒游戲識字”是該項目的主體成果之一,是和現行部編教材配套以解決小學低年級識字難、識字慢、識字過程枯燥等識字教學難題的補充課程資源。
目前,“AI賦能‘魔盒游戲識字’”項目已在深圳、北京、沈陽、香港、百色等地的多所學校“生根開花”,得到了教育界同行的認可和專家的贊譽。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專業委員會原理事長崔巒高度評價道:“‘魔盒游戲識字’借漢字的前世今生展示漢字之美;通過游戲和活動,幫助學生鞏固并增識漢字;借助兒歌與故事,傳承漢字文化;利用開啟智力的練習,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新思維。它是可以和統編語文課本配合使用的識字教學資源,對于引導小學生快樂地識字、學詞,加深對漢字的了解與熱愛,從而更加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的祖國,必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信息技術賦能課程教學創新
深圳市教科院實小(光明)創辦于2019年,是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深圳市光明區強強聯手創辦的一所公辦學校。學校秉持“適性揚才,播種未來”的辦學理念,堅持黨建引領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從理念架構、課程體系、教師團隊、智慧物聯及云環境、評價體系5個維度,高標準對接深圳市光明區創建“世界一流科學城和北部中心”的區域定位。學校以“辦一所走在教育創新前沿的示范性學校”為目標,積極探索全學科育人價值,努力培養創新型人才。
在國家大力倡導“雙減”的背景下,深圳市教科院實小(光明)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授課方式,讓機器人走進課堂,讓AI(人工智能)賦能學習。學校秉持“以靈活學習空間支持靈活學習方式”的理念,對學習空間進行重新設計,規劃建設了一系列靈動學習空間。其中包括“以學生為主場”的雙屏教室,融合VR(虛擬現實)、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未來教室,以游戲化學習為牽引的游戲化學習室與支持多學科融合的空間群落化的科學創新廣場。
現在,深圳市教科院實小(光明)在智慧化空間建設方面打造了以數據為核心的智慧校園新技術形態,著力打造了包括智慧管理、智慧教學、智慧評價和智慧教研在內的四大應用,全方位地提升了學校的智慧化水平。“智慧教育不僅是智能設備的使用,更需要教師用好智能設備,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祖松梅校長說。為了更好地培養創新型人才,學校從定位、結構、內容體系等方面重構課程體系,從課程目標、價值、內容、評價等多方面不斷探索和變革課程新形態,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
深圳市教科院實小(光明)借助信息技術,以課程與活動為切入口,以學生為中心,打造項目化課程、主題式課程、“技術+”創新課程等一系列校本課程,營造課程建設的新樣態。其中,學校對課程進行了重組與再造,著重開發了包括“AI賦能‘魔盒游戲識字’”“可穿戴設備輔助體育課程”“基于同伴共享的賦能型寫作學習平臺研究”等在內的“技術+”創新課程。
寓教于樂讓學生輕松學習漢字
祖松梅介紹,學校把AI技術和“魔盒游戲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設計開發了“魔盒游戲識字”APP。該APP中共有“識字大轉盤”“拼音識字”“冒險飛行棋”“領土爭奪戰”和“綜合大測驗”5個游戲。豐富生動的游戲情境、引人入勝的任務驅動、文化意味十足的評價體系以及全校、跨校的排名系統,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就感和參與感,吸引學生專注、持續地學習。
前后鼻音、平翹舌音、兒化音等一直是拼音教學的難點。在“識字大轉盤”游戲中,深圳市教科院實小(光明)的學生只需動動手指,就進入了愉快的自主學習。針對學生在學習中的易錯音,學校采用“大轉盤”的方式營造游戲化的環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這些拼音難點的復習和鞏固。
“拼音識字”的游戲界面有標準的AI輔助漢字朗讀和“一對一”的私教模式,讓學生充分調用多種感官沉浸在學習中,通過“讀一讀”“選一選”的方式輕松矯正不準確的發音,巧妙化解“n、l”不分、“i、ü”不分、前后鼻音易混淆等難題。
“冒險飛行棋”適合在課堂上以同伴互助的方式進行。學生通過擲骰子來操作飛行棋,棋盤上的每一步都有不同的任務,涵蓋了漢字的筆畫、讀音、部首等知識點,還有很多隨機獎勵,讓學生的識字興趣高漲。
“領土爭奪戰”是學生特別喜歡的識字游戲。進入游戲界面“小島”后,學生可以點擊荒蕪的土地回答問題,包括漢字的筆畫、筆順、組詞和成語、多音字、近反義詞等豐富的語文要素,都可以在激烈刺激的爭奪領土大賽中記誦掌握。這一游戲的設計,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意識。游戲中高高飄揚在學校領土上的旗幟,成為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領土爭奪戰”既適合在學校進行,也適合居家學習,將課堂和課外有效鏈接,也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融合。
“綜合大測驗”被廣泛應用于期末評價中,學校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期末測評中,摒棄了傳統的紙筆測試,以“AI賦能‘魔盒游戲識字’”的綜合測評板塊、單項測評、期末游園會的方式,從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測評,在玩中評、在評中學,讓“技術+”助力課堂、助力課程、助力評價。
5個游戲有各不相同的學習難度、呈階梯式的層級分布和不同難度的分層級檢測,充分體現了檢測方式的靈活、高效。每個游戲都有獨特的評價激勵體系,展示了評價的即時性。對應不同的單元內容,學生會獲得樂器、飾物、名人、兵器4種獎勵徽章。每個單元集齊8枚徽章,即可兌換對應的“神獸卡”,集齊8張神獸卡則闖關成功。這種評價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營造了沉浸式的學習氛圍,在課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精準畫像為學生提供適切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深圳市教科院實小(光明)將克魯澤(Cruzr)機器人請進了課堂,利用機器人的人臉識別、數據統計等功能配合教師教學。“魔盒游戲識字”課堂先通過“傳知識”板塊對學生進行漢字認讀檢測,由克魯澤機器人從題庫中隨機出題,與學生分組互動,并將結果記錄在后臺,通過分析作答時間、正確率等給予教師即時反饋。
“魔盒游戲識字”APP豐富了教師上課的形式,在識字課堂的課前、課中、課后3個環節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課前,教師可以通過線上任務收集學生完成識字游戲的數據,并以此數據為基準進行備課、研討,精準找出識字的易錯點和薄弱點,優化課堂結構。課中,教師可以在線下教學中使用該APP對學生進行教學檢測。課后,教師亦可以通過APP對學生上課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完成整個課程教學的閉環。教師運用“魔盒游戲識字”APP,對學生進行大數據分析,勾勒出學生識字數據畫像,分析薄弱點和易錯點,及時為師生提供反饋。
數據分析和統計的可視性。學生利用APP學習漢字時,AI會在后臺自動記錄學生的學習數據。統計信息包括每一次學習的人數、次數、時長、日期、內容、方式以及學習產生的易錯題等。數據統計完畢后,在后臺形成精準的用戶畫像,呈現出可視化的結果,給予教師教學支持。
反饋與評價的即時性和聯通性。APP的使用讓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收到系統給予的即時反饋。學生不必等待教師的批改,自己就可以在系統中獲得評價、得到獎勵。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習活動有效進行,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魔盒游戲識字”APP使用方便、快捷,讓評價具備了聯通性。學生不僅可以看到自己校內的使用情況,更能觀察到各個聯盟校的使用情況,包括積分、游戲進度、總榜等多種數據。APP對數據進行進一步聯通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認知水平檢測的多維性。漢字是古老而復雜的表意文字,其結構和音調是學習的難點。較之傳統教學中通過抄寫、聽寫進行鞏固的方式,“魔盒游戲識字”APP根據學情對游戲難度進行了分層,在形式上體現了識字教學的梯度。不同難度等級的檢測搭配特有的闖關模式,更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成就感。
通過“AI賦能‘魔盒游戲識字’”教學方式的實施,學生的識字量明顯提升、識字興趣高漲,教師的觀念也得到了更新。“AI賦能‘魔盒游戲識字’”這種面向未來的新型教學方式,必將充分推動我國識字教學的發展。
(杜秋實)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