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兩端發力讓“雙減”護佑學生健康成長
“學校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給了我們發現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我們更加自信、開朗。”談到“雙減”以來的變化,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十八校的學生們十分感慨。“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大同市堅持“校內提質、校外管控,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校內校外兩端發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學習進步雙向發展,“雙減”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大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雙減”工作,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情況匯報,召開全市“雙減”工作會議,對“雙減”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以“3+X工作法”推進校內提質減負增效。
“3”,即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提高課后服務水平為目標,“X”包括學校德育、辦學模式、教育信息化、教科研等方面的“政策組合拳”,重點推動“大同空中課堂”、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課后托管全覆蓋等舉措。舉措內容包括開展1000名師德標兵、100節“金牌”思政課等工作;開設1350節“大同空中課堂”,網絡訪問量500萬人次;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全覆蓋,學生滿意度達97.74%,家長滿意度達97.9%。
“以前大晚上寫不完作業,孩子愁,家長更愁。現在孩子在學校就能完成作業,我們可高興了。”提及“雙減”實施以來的新變化,大同市實驗小學的家長們興奮不已。該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將“五項管理”的內容納入家校聯系本中,同時在托管時間開展11類21個社團活動,邀請大同市博物館志愿者走進課堂為孩子們授課,其中“古城最中國”“國寶會說話”“家鄉榮耀”等深受學生歡迎。
目前,大同市已打造出一條“課內作業+文體藝術+綜合實踐”的課后服務路徑,精心安排“德育課程、陽光體育、校本課程、美文閱讀、勞動教育、作業輔導、藝術修養”七大類共22個項目的課后服務內容,均衡分配、高效利用學生在校時間,不斷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在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方面,大同市提出了“1234工作法”,即突出“校外減負”一個目標,狠抓嚴格審批校外培訓機構、嚴格監管校外培訓機構“兩嚴”;強化各級黨委政府主體、縣區街道社區屬地、部門行業管理“三責”;用好檢查治理、轉型轉向、正面導向、監管督查“四個抓手”。
為強化督導,大同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為大同市教育局核增3名行政編制,設立了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科,統籌負責全市校外教育培訓的監督管理。目前已查處違規行為461起,清理違規校外培訓廣告488塊;對3家違規培訓機構進行全市通報,并對其作出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理,全市154家學科類培訓機構已全部停止節假日線下培訓活動。
大同市教育局局長范振凱表示,下一步,大同市將圍繞“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范”的目標,把“雙減”真正變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學習進步的“雙翼”。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