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吳忠市裕民小學 立德樹人 以美證道
寧夏吳忠有千年歷史,利通區更是一座塞上古城,當地的裕民小學成立于1957年,是一所規模較大的義務教育城市公辦學校,既有光榮的校史,也有優良的文化傳統。學校以“立美育人,享受幸福教育”為目標,在辦學路上堅持求真、向善、育美、立德。
以美立德品行為先
裕民小學秉承“以美立德,培養學生優秀道德品質”的理念,從4個方面引領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是加強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開展美德少年、文明學生、文明班級等評比活動,使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和校園環境衛生都得到大力改善。
二是開展“紅領巾心向黨”“祖國在我心中”“中國夢,我的夢”“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慈善使者”“緬懷先烈”“紅領巾牽手中國夢”等主題教育,組織詩歌朗誦、美育文化藝術節、社會實踐服務、革命傳統教育講座等,豐富學校德育內容,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三是狠抓安全教育,定期開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動,設立“安全教育月”和“安全教育周”,使學校安全工作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獲評自治區“安全管理規范化示范學校”。
四是通過主題班隊會、升旗活動、宣傳專欄、情景劇、手抄報等形式,深入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學校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在全校師生中廣泛開展民族團結主題團隊日、演講、征文、故事會、讀書會等活動,促進民族團結的友誼之花在校園內處處綻放。
美育文化提升素養
裕民小學圍繞創建美育特色學校的目標,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各級機構專家的支持指導下,成功提煉出“美育文化創建構架圖”和“美育文化建設流程圖”,明確、系統地提出了美育文化,制定了《學校美育實施方案》,積極推進美育文化建設。
學校在校園大門兩側增設了“立德樹人”“自然之聲”大型教育浮雕,在新教學樓西側墻面上鑲嵌了大型“美”字圖標,唱響了“以美立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以美促勞”的美育文化主旋律。
為了立足于美、追求美,學校還加大了對校園環境建設和教學硬件設施的投入,積極改善辦學環境,在各班級設立圖書角,培養學生讀書興趣,打造書香校園。
藝術教育是美育文化的核心。學校不僅開齊開足藝術教育類學科課程,配齊了音體美專職教師,還定期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在教室里和操場上展示學生的藝術作品。藝術創作和欣賞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校美育健康發展。
學校還積極開發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課程,讓民歌、豎笛、剪紙、彩繪、花樣跳繩、武術等走進校園,在讓學生掌握技能的同時,也培養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對鄉土的熱愛。
學校將美育文化融入到家校合作中。積極展開家校合作,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等方式,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形成教育合力,實現家校共育。
經過多年努力,美育文化已在裕民小學深入人心。通過持續深入的美育文化建設,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改善,教職工把美育文化作為高尚的追求,家長的教育精神和理念也得到了提升。美育文化推動了學校的和諧發展,扎根在裕民師生的心靈之中。
育美課堂全面發展
學校在加強美育文化建設的同時,積極打造育美課堂,引導各科教師深入挖掘學科美育資源,將美育因素融入學科教學,指引學生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
育美課堂以新課程改革為抓手,一方面,努力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重點抓藝術特色教育,培養學生音、體、美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分年段提出了育美課堂目標:一、二年級主抓行為教育;三、四年級開設手工、剪紙、民族樂器演奏等藝術課程,加強對學生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五、六年級開設生命、感恩、勵志等校本課程。學校還編印了《行為習慣美》《心理健康美》《家鄉人文美》等美育校本教材,為推行“育美課堂”提供保障。
學校開設了舞蹈隊、合唱隊、豎笛隊、口風琴隊、泥塑班、沙瓶畫班、素描班、書法班等,增加了剪紙、手工制作、科技小制作等內容。近年來,學校在自治區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及吳忠市、利通區教育系統迎新春大型音樂舞蹈展演、“我的中國夢”大型合唱比賽中屢屢獲獎。
本著“以美健體”的精神,學校組織了乒乓球隊、籃球隊、足球隊,開展國際象棋、中國象棋、圍棋、五子棋等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大課間活動,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激勵學生強身健體。
美育是對人的塑造,培養真正的人、健全的人、全面發展的人。裕民小學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美育文化,深耕育美課堂,提升師生的美育素養,深入鞏固學校特色,向著更好的未來發展。
(薛曉宏 王營)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