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第二中學 全面開啟新時代教書育人新征程
借力“教育強縣”東風,吹響“特色辦學”的號角。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第二中學圍繞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學校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團結帶領全校教職工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國家決策部署;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學校新時期持續發展工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強科學謀劃,查找短板弱項。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全面開啟了新時代教書育人新征程。
近年來,學校開展了緊跟時代步伐的各項改革,成績顯著。
以黨建為引領,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學校黨支部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為抓手,通過座談會、討論會等方式,統一思想、明確責任,堅持德才兼備選用干部,工作實效評價干部,教職員工監督干部。一支意識先進、素質優良、敢打求勝的干部隊伍已初步形成,干部的引領作用初步顯現,學校各項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加強常規管理,完善制度建設。在教學常規管理上,嚴格坐班考勤制度,學校啟用“釘釘”軟件記錄考勤,定期公布考核結果,并與教師績效直接掛鉤。實行干部教師評價制度,即學生評教師、教代會評行政干部、家長社會評學校。完善職稱評聘制度,打破論資排輩,突出班主任及一線教師的地位。健全教師評優評先制度,在注重師德的基礎上,實施嚴格的量化考核,公平公正激勵先進。一系列制度的完善,激發了教職員工干事創業的熱情和信心,提升了學校管理的層次。
“特色辦學”顯成效,一心一意育英才。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多重舉措謀發展”;堅持進行周一升旗儀式和國旗下演講;保證辦學質量,努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蹚出一條新的路子。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創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倡導教師導學、學生自學和互學,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探究中收獲知識。拓寬學生升學渠道,著力加強藝體生培養,開設小語種教學。學校結合實際,努力為每名學生打造適合教育。
重視習慣養成教育,堅持德育為先、活動育人。學校以“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爭做文明守紀標兵”為總抓手,全面推行“德育督查制度”和班級數據考評量化管理;積極開展“三個課前十分鐘”和入學軍訓,為每屆高三學生舉辦成人禮和誓師大會,每年舉行秋季田徑運動會;堅持每月開展一次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以“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己任,以創辦全國性示范高中為目標,努力打造精品教育,全心奉獻商河人民。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打造育心品牌。學校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在2004年就引進了專業心理健康教師。近年來,學校積極開足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高一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其他年級通過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如“5·25”心理健康日專題活動、考前考后心理輔導活動、“開學第一課”專項輔導活動、“如何度過青春期”女生專題講座;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通過問卷調查和班主任訪談等方式,做好新生入學的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定期開放心理咨詢室(陽光小屋),印發心理健康小報,加強家校聯動,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令人“眼前一亮”。
學校的文化底蘊孕育出超拔的氣質與恢宏的氣度。校園文化的建設、傳承和出新,是學校創新發展的重大課題。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拓展學校的內涵建設,培養良好的校風和品牌特色,學校建設了豐富多彩的廊道文化——這是校園文化的重點,也是人文關懷的展示窗口。文化的支撐和引領讓校園的每一面墻都會“說話”,既充滿生機,又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氛圍。廊道文化讓學校的書香文化在細節中得到了彰顯和升華,學校的走廊成為濃縮學校辦學理念的一道清新的人文風景線。
在教書育人新理念、新思路的指引下,商河二中人以深厚的教育情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斷追求學校教育機制體制創新,加強教育教學創新管理,創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學校精心打造育心品牌,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全力打造學生健康陽光的人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劉建萍)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