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改革高校英語教學 打造特色“金課”
高校英語是全校性的基礎課程,教師應有新穎的教學理念和創新精神。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從破解高校英語教學難點出發,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的課堂教學改革理念,適應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新形勢,聚焦學生的學習需求、過程和行為,抓好“三個體系”建設,打造英語教學特色“金課”,取得了初步成效。
抓實“一個體系”
持續推動英語課程改革
開展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前,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向各年級師生下發調查問卷,開展訪談交流,了解當前教師英語教學的實施情況和學生對英語學習過程的感受及意見建議,將推動學院英語教學改革提上日程。改革全新課程體系,以《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為指導,構建以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根據語言教學和學習規律,對教材和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編排,打破原有課程設置模式,突出聽說訓練,設立課程、實踐、網絡學習三大模塊,補充各模塊學習資料。課程模塊突出課本教學,實踐模塊突出英語現場運用,網絡學習模塊對網上英語教學資源進行匯總整合,初步建立了具有校本特色、動態開放、科學合理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為了推進教學體系改革,學院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聯動機制,各級部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改革中,層層落實課改責任,高效推進英語課堂改革。
突出“兩化”建設
梯次推進課程教學改革
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突出英語學習個性化,將英語基礎課程和個性化培養課程結合起來,形成多模塊、遞進式的課程體系,以滿足學生未來的發展需要。加快推進英語實用性教學,進行學生英語學科知識重構,著力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言基礎能力和應用能力。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在英語課程設置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就業需求和考研深造需求,分類推出了英語的應用型培養和學術型培養兩個培養方向,滿足學生不同就業學習方向的需求。
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突出英語學習體驗化,打破課堂教師教授、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堅持“學生說課、課課有人說”的原則,將課程進行重新梳理,由教師給出特定情境,學生以現場交流方式進行英語口語訓練,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應用英語的積極性。推動教學大綱修訂完善,先后有32名英語教師根據培養目標要求,對課程教學大綱的45處進行了內容修訂完善;同時,圍繞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堵點和痛點,梳理問題22個,研究制定改進措施,助力英語新課程的打造。
強化“三個管理”
打造教學“金字招牌”
改革要想取得進展和成效,就必須勇于打破常規,運用數字化措施助力改革推進。
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積極推進教學過程數字化管理,整合并充分利用網絡學習資源和平臺,開展學生學習自評、教師授課、教師在線輔導、線上微課教學、在線模擬考試等內容模塊,實現對學習數據和教師的教學與輔導情況的實時記錄、了解及檢測。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絡英語課堂打破了空間限制,學生通過平臺進行面對面交流,電子作業實時傳送給授課教師,可直接進行問題咨詢,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基于平臺數據,教師對學生進行更加精準的教學指導和幫助,從而提高教學的成效和學生的獲得感。
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大力推進教學案例庫建設管理,匯總國內外大學英語教學視頻資料、考試資料、書本資料,學生可依托大數據進行專題學習,增強了學習的針對性,通過開展專業實踐課程與行業企業進行對接聯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
寶雞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注重加強軟硬件設施配套管理。為了加快信息化校園建設,推動英語教學信息化水平,學院先后建成智慧教室15間,配備了可移動、多功能的辦公桌椅,布局了線上教學系統,實現網絡互動和小班化教學,通過教學環境的持續改善,推動教學模式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對多媒體教學進行同步錄像,及時上傳到共享網絡,方便學生實時回看教學全過程。學院探索成立了智慧英語教學服務平臺,將教學管理端、教師授課端、學生學習端全部納入平臺管理,推動英語教學與教育改革深度融合,打造英語教學“金課”,滿足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學習需求,努力營造人人參與課堂教學、人人共建課堂教學、人人研究課堂教學的濃厚英語學習氛圍,積極培養具有“扎實英語專業背景、現代職業應用能力、國際視野”的新時代人才。
(張陽)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