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美和園幼兒園:美麗潤澤童年 和諧造就樂園
北京市海淀區美和園幼兒園于2010年6月開始籌建,2010年12月1日正式開園,是北京市海淀區貫徹學前教育“十二五”規劃、實現第一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目標的具體行動之一。11年來,美和園不斷發展壯大,現一園二址,擁有24個教學班。先后獲評北京市一級一類幼兒園、北京市社區兒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示范幼兒園,并榮獲北京市幼兒園環境創設評優活動環境建設獎,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順利通過了北京市幼兒園辦園質量督導評估。
自創建以來,幼兒園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寫好每一篇育人篇章”,秉承“為幼兒幸福人生奠基、辦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的辦園宗旨,追求打造“美麗·和諧·樂園”的共同愿景,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將“美麗·和諧·樂園”的園所文化融入管理、師資、教育、保健安全等諸多方面,用愛和智慧書寫了美和園精彩的發展歷程。
管理篇
幼兒園引領教職員工肩負責任前行、懷揣目標工作,形成了對園所文化的深度認同、對辦園目標的共同追求和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營造積極參與的協作氛圍,吸納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增強教職工主人翁意識,賦予全體成員民主監督權利。全員共同經歷從創辦到發展的跨越、從歷練成長到分享成功的喜悅,共同迎接了一次又一次挑戰。
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教職工積極提交建議、開展民主討論、歸納匯總、會議決定,規范化的流程保證了教職工的知情權與話語權。如幼兒生活學習之事,由家委會會議統一思想后定策略;園所發展和教師之事,由教代會及職工大會研究決定;幼兒大型活動,由教師商議形成思路,園務會研究決策。
樹立“和諧”管理思想。明確“管理即服務”,形成平等、尊重、可靠、有力的管理團隊。在管理策略上,主張“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充分發揮教職工的個性優勢,搭建各層次成長平臺,給予教職工發展空間。以“引導”結合“領導”,以標準引導行為,制定目標,引領反思,激發教職工成長驅動力,賦予教職工成就感。
開辟“快樂”溝通渠道。建立“一家親”“黨支部”“共青團”“年級組”“美術組”“班長組”等多個協作組微信群,開辟便利的溝通渠道,解決晨間舞、陽光體育、樓道環境創設、主題教育活動設計、特殊天氣應對等各種問題,實現合作共贏。組織“快樂”團隊活動,如運動會、聯歡會、郊游、拓展、讀書會等,營造快樂氛圍,體現人文關懷,增進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教工關系,增強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
師資篇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2018年,《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全面提高幼兒園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教師隊伍。”幼兒園堅持以師德建設為基、以專業發展為靶、以個人成長為材,努力鍛造一支思想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以德為先”領航明師道。幼兒園為教師隊伍定職業目標、樹理想信念,多舉措培養“四有”好老師。開展“弘揚教師職業道德堅定教師育人信心”主題教育,以講師德故事、觀模范事跡、論師德行為等滋養教師的心靈;每年舉辦“教師節”表彰,簽訂師德承諾書、重溫新教師入職誓詞、“教師職業禮贊”等,堅定教育信念。建立幼兒園、教師、家長三級師德監督機制,通過問卷調查、接待日、園長熱線等,與家長密切溝通。良好的教育氛圍,使幼兒園涌現出一批愛崗敬業、熱愛幼兒的“師德先進”與“師德標兵”。
“以專為基”礪劍承師藝。幼兒園制訂隊伍建設計劃,明確入職初期教師、成熟教師、園級骨干教師、市區級骨干教師梯隊的培養方向,引領教師個人成長目標;開展師徒結對,通過“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改”等方式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打造年級組學習共同體,通過專家引領學習、應用實踐落地、合作研討改進,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形成了老中青教師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人才梯隊,呈現成長有途徑、提高有方法、人人有目標的階梯式上升模式,促進師資水平快速提升。
“一體化平臺”篤行繪師篇。建立訓、研、評一體化專業發展平臺,與教育實踐緊密結合,向培訓要目標、向教育研究要質量、向教育評價要標準。注重教研、科研并舉,教研面向全體推進,發揮深挖特色、補齊短板、強化意識的作用;科研面向反思型教師開展,在深度研究中銳意進取、理解標準、積極推廣。用扎根實踐的行動研究引導深度思考,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一系列舉措促進了園所教師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幼兒園現有市區級先進教師32人,其中北京市師德先鋒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辛勤育苗”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個人1人,另有北京市骨干教師1人、海淀區骨干教師及學科帶頭人8人、海淀區兼職教研員2人。“十三五”期間3項市區級課題結題。多名教師發表研究成果,參加國家、市、區級分享交流。幼兒園獲評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兼職教研員早期閱讀項目組核心園、海淀區語言領域教育教學實踐基地、首都師范大學幼師國培項目實踐基地、中華女子學院和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實習基地。與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新惠蒙古族幼兒園建立“手拉手”幫扶結對關系,與北京市懷柔區廟城鎮中心幼兒園和萬家童樂幼兒園建立“手拉手”品牌戰略合作關系,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助力姊妹園共謀發展。
教育篇
保教質量是美和園優質教育的根與魂。幼兒園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工作規程》為指導,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努力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探究興趣,提供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幼兒幸福成長每一天。
以游戲為成長沃土,促進幼兒快樂發展。幼兒園以“游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貫徹游戲的“針對性”:游戲內容針對年齡特點,游戲方式針對學習方式,游戲環節針對難易程度,游戲過程針對個體差異,使幼兒在快樂中發展。強調游戲參與“自主性”:給予幼兒自主決定游戲的機會,提供可選擇的游戲內容與玩具,引導游戲的自主計劃與反思,促進幼兒自我成長與獨立性的發揮,在游戲中專注,在快樂中發展。著重游戲培養“合作性”:教師先成為參與者、合作者,再成為觀察者、支持者、引導者,在游戲陪伴中“看見”幼兒,在游戲進程中“看懂”幼兒。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成為組織者、創造者,展現合作意識、增進溝通能力、提升交往能力,在合作游戲操作體驗中培養協作潛能。
以生活為自立搖籃,促進幼兒自主發展。生活即教育,教育亦生活?茖W安排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環節,寓教育于生活中,培養幼兒良好習慣,提供發展機會,提高幼兒自我服務能力。主張生活環節自主,給予幼兒自主談話、自主游戲、自主加餐、區域聯動、班級互動的機會,讓幼兒體驗自主的游戲與生活;在過渡環節提供幼兒自主活動需要的多種材料與玩具,鼓勵幼兒自主計劃與實施;在戶外開展自由快樂、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活動。
以語言為培養路徑,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從語言教育入手,以“核心經驗”為培養目標,探尋集體教學、區域互動、日常溝通、一日生活環節等實施途徑,探索幼兒語言培養“三結合”原則,即語言集體教學與幼兒整體發展相結合、區域游戲及日常溝通與幼兒個體發展相結合、大型特色活動及家長持續合作與幼兒語言素養提升相結合,全方位全時段提升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學習能力及展示興趣與能力,構建貫穿于一日生活中的特色語言課程。積極將“三結合”原則嵌入“五大領域”教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目前幼兒園語言特色課程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幼兒園的特色教育研究成果《探索語言的魅力》一書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以環境為教育抓手,促進幼兒和諧發展。注重環境隱性課程,支持幼兒與環境互動,讓“無聲的教育者”與幼兒對話,熏陶、感染幼兒;打造生意盎然的自然景觀,盡顯自然之美;建設真實有趣的種植園地,體現勞動之美;構建引領發展的主題環境,彰顯樓道之美;營造豐富多樣的特色環境,凸顯語言之美。美麗的環境文化,讓一景一物影響人、教育人、發展人。
保健安全篇
保健與安全是幼兒園全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海淀區經常性督導檢查的必檢內容。幼兒園高度重視,健全園長主抓、部門主任負責、教職工參與的保健安全管理與防控體系,為幼兒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內外”兼修,整體構建聯動預防體系。嚴格落實《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和《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要求,特別是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健康宣教、傳染病防控、衛生消毒、體格鍛煉、五官保健、食品安全與營養等工作中,時刻遵循“完善制度、壓實責任、數據為要、科學指導、規范落實”的精細化管理。對內開展培訓、評價等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對外開展幼兒、家長、社區“一體多翼”的健康教育活動。保教結合,共同制定幼兒體檢和體能測試弱項改進措施。如針對肥胖兒和超重兒人數的上升,組織幼兒開展“我愛吃健康的食物”“我運動,我快樂”等健康教育活動;根據幼兒體測弱項投擲和坐位體前屈,研發適宜的自制玩具,創編針對性游戲,支持幼兒健康發展。
“穩進”兼得,全面建設幸福平安校園。安全是重中之重。幼兒園一方面主動求穩,配備各類安檢設施設備,如訪客機、微型消防站、灶臺消防噴淋系統、機房消防噴淋系統等;另一方面積極求進,向全體幼兒與教職工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和演習活動。通過宣教和演習增強全體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通過例會、簽署責任書、日常檢查,監督落實教職工安全措施。嚴格制度,強化責任,預防為主,規范行為,防患未然,用責任打造安全育人保障網,高分通過了“平安校園”的驗收。
回首過去,不忘初心;展望未來,志向高遠。面對學前教育新的挑戰,幼兒園將繼續堅定前行,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以行動詮釋責任,用愛心彰顯擔當,書寫孩子喜歡、家長放心、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新篇章!(白春芝)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