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樂”考進校園 “巧”評轉理念 ——透過“雙減”后首次小學低年級無紙筆期末考試看變化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1-23  閱讀:次   |
42.9K

  “雙減”實施后的首次期末考試到來,為切實減輕低年級學生學業負擔,科學評價學生綜合素養,多地多校在學期末取消了傳統評價——固定時間、固定場所的紙筆考試,采用多樣化的形式進行考試,對學生綜合素養進行全方位評價。

  在無紙筆考試的基礎上,各地各校紛紛創新期末考試形式,設計“花樣”情景,讓學生在樂中考、考中學。

  增趣味,學生不喊累

  原來的期末考試什么樣?考試前瘋狂背誦、反復抄寫;考試中緊張做題、到點交卷;考試后惴惴不安、怕挨批評。近日,參加期末考試的低年級學生驚奇地發現,讓自己擔驚受怕的期末考試變成了各種新鮮有趣的游戲,紛紛直呼好玩、過癮。

  “太開心了,太有意思了,像在游樂園玩一樣!”近日,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第一小學二年級(1)班學生劉東林在學校經歷了一場特別的闖關大冒險。恩陽區第一小學舉行“快樂闖關幸福成長”游園會,通過場景設置、快問快答等以“玩”代考的形式,讓孩子們在“玩”出新花樣的同時獲得新成長。

  “游園闖關”是近期多地多校在落實“雙減”政策、探索變“考”為“玩”的創新之舉。教師將知識、能力等綜合素養作為考查內容融入學生感興趣的趣味活動中,通過觀察學生表現及任務完成情況對其進行綜合評價。

  穿上漢服、唐裝等中國傳統服飾的低年級學生在模擬商店里購物,根據所購物品價格計算應付的錢數以及如何付錢。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群力學校數學學科設置的“闖關”游戲,讓學生倍感新鮮有趣。

  不同的偏旁碰到一起,可以組成不同的漢字;用彩泥和小棒搭建立體圖形,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天津市和平區岳陽道小學設計了多樣的“一站到底”挑戰賽以及各種形式的學科“嘉年華”。

  以“樂在學中,學于樂中”為出發點,廣西玉林市玉東新區第四小學設計了書法、計算、“語出精彩”、“數你不同”等5個大項約30個小項的語數游園闖關游戲。

  ……

  “難怪孩子都盼著‘考試’呢,太歡樂了!”“這樣的‘考試’,太有意思了!”多地家長們這樣評價學校期末的各種“花樣”考試。

  考試有趣味,學生不喊累。豐富多樣、趣味無窮的期末測試,讓學生放下了對分數的擔憂、對名次的計較。校園里笑聲和掌聲一片,學生樂在其中。

  顯能力,測評更有力

  一張試卷不能完全測出學生的真實水平,一個分數顯不出學生的綜合素養。無紙化考試不僅要“寓考于樂”,更要考查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素養,這也是“雙減”下期末考試形式革新的題中之義。

  “知識含量多一點,無紙化的評價活動可能成為紙筆考試的化身;知識含量少一點,評價活動可能出現‘走過場’的現象。”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局長陳少波說。

  無紙化考試,成效會有幾何?在陳少波看來,關鍵在于能否平衡好考試的趣味性和知識性。

  建構無紙化“評價天平”是南安市設計此次期末考試形式的發力點。南安市低年級各學科繪制本學科雙向細目表,梳理出本學期課程知識、能力等目標,羅列出可以展現學生綜合能力的生活情景。同年段的各學科教師進行交流,共同研制跨學科綜合素養評價雙向細目表,并將各學科知識、能力等需檢測的要素融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比如南安市第二小學、近思小學將口語交際、人民幣認識、蔬菜認識、遵守公共秩序、學習習慣等多學科能力檢測融入超市購物情景中。

  如何在考試中將多門學科知識交叉融合,更好反映學生綜合知識素養和活學活用能力?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附屬學校近日實施的綜合評測共設有明禮踐行、火花思維、火眼金睛、文采飛揚、詩情畫意等活動關卡,涵蓋語文、數學、科學等各學科知識。各關卡都不是單純的某一學科知識,而是將所有學科知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活動形式的設計、內容選擇、游戲規則等注重學科融合,讓具有不同特質的孩子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兗州區第一中學附屬學校二年級教師尚明明說。

  擺脫“唯分數論”是“雙減”下考試提質增效的努力方向。無紙化考試邁出了“寓考于樂”的關鍵一步,既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考試負擔,也有利于科學評價學生的綜合素養。未來,各地各校還將進一步落實期末考試內容改革,考出水平,考出素養,切實做到考試減負擔、不減效果。

  明方向,評價促教學

  以往,臨近期末,面對考試壓力和激烈競爭,不僅學生,教師也容易不自覺地進行“加碼搶跑”,從而陷入教師劃重點、布置題目,學生反復刷題、機械記憶的怪圈中。這無疑與當前“雙減”政策的精神背道而馳。

  “行百里者半九十,期末階段更要重視減負增效,進一步鞏固這學期以來‘雙減’的工作成果。”針對期末考試管理,浙江寧波慈溪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改進考試形式和考試評價,避免教師為備考而在作業布置上不斷加碼,布置大量機械、重復、低效的作業。

  顯而易見,著眼于學生的成長過程,考試的綜合素質評價才能有的放矢,充分發揮其在診斷學情教情、改進加強教學質量等方面的作用。通過改革期末考試評價,引導教育教學向良性發展,多地進行了有益探索。

  6G通信、XR技術、腦機接口、元宇宙……臨近期末,上海市嘉定區的中科院上海實驗學校變身為一個未來科技科普館,每個教室有海報展示、自制模型演示、現場講解等。原來,學校啟動了首屆科創季,篩選出適合師生研究的19個科技主題,各班級抽取一個主題后,組織全班同學圍繞該主題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尋訪、創作活動。

  在音樂綜合能力評價中,學生們吹奏著動聽的樂曲;在體育綜合能力評價中,學生們立定跳遠、跳繩;在美術綜合能力評價中,學生們制作手工,用畫筆傳達濃濃親情……第一次讓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以“正式身份”出現在系統評價過程中,河北省灤州市第三實驗小學注重開設“五育”課程,并注重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全要素評價。

  ……

  不難發現,“雙減”后的期末考試評價發生了重大變化:考試形式從書面化測試轉向情景化測試,考試內容從考查知識量到考查綜合能力,考試評價從以“唯分數論”為導向到以“五育”并舉為導向。這是各地各校在落實“雙減”后,育人理念發生的可喜轉變。

  考試評價用好了、用活了,能更好地引導教師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創新精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優化作業布置,促使“雙減”政策真正落地見效。

  (統稿:本報見習記者 王陽 采寫:本報記者 倪秀 劉盾 徐德明 歐金昌 龍超凡 魏海政 史望穎 任朝霞 周洪松)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