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河南省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藝體特色育桃李 書香翰墨綻芬芳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1-25  閱讀:次   |
42.9K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河南省許昌市是三國時期曹魏故都、全國文明城市,活力與魅力兼具,古韻與今風并存。在這片底蘊厚重、人杰地靈的熱土上,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正以昂揚之姿彰顯出蓬勃之氣。

  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體、音、美、書法等專業教育為特色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擁有30年藝術特色辦學經驗。現有南北兩個校區,在職教職工207人。南北校區共占地72畝,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辦公樓、學生宿舍、教室、專業教室、多功能音樂報告廳、塑膠運動場、風雨籃球館等先進的專業教學硬件設施一應俱全,能夠完全滿足44個教學班2300多名在校生教育教學活動的各項基本需求。

  學校先后獲得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國家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舞蹈)”“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國家首批規范化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河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籃球)”“河南省中小學師德師風先進學校”“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河南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許昌市文明校園標兵”“許昌市素質教育示范校”等諸多榮譽稱號;近日,以書法傳承項目獲評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這些成績為學校成為名副其實的藝術特色教育名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核四驅”

  用藝術之光點亮學生夢想

  興教當以百年計,育人當為百年謀。教育是一項基于生命、伴隨生命、完善生命的事業。多年來,學校精心謀劃、科學管理,在“真善致美、精粹生命”教育理念的引領下,緊緊圍繞許昌市教育部門“建強黨建、高質發展、綜合改革、堅守底線”的總體思路,以“積極履行教育職責,持續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藝術特色教育”為核心,嚴格按照“跟得上、拿得下、有亮點、能爭先”的工作要求,堅持立德樹人,以生為本,通過“黨建引領、思政鑄魂、文化潤心、實踐創新”四驅并行,努力實現“真善致美,向美而行,培育師生美好心靈;知行合一,言行示范,培育師生美言美行;各美其美,美美共榮,建設秀美和諧校園、培育志美行厲青年”的教育追求。

  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致力于人與人之間、人與團隊之間、人與校園環境之間的和諧共榮,不斷完善和建設學校文化,不斷提升辦學品質。學校特色德育注重對師生生命的呵護、人性的關照和精神的眷注,讓每名學生都獲得適合自身特長的教育,從而促進學校藝術特色教育的持續發展。

  黨建引領

  不斷提升學校社會聲譽

  (一)真抓實干,打造“1243”黨建模式,擔好黨建主體責任

  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加強黨建、高質發展、綜合改革、堅守底線”的總體思路,緊扣學校實際,采取有力舉措,在著力提升各黨支部要素化、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水平上下實勁、求實效,不斷夯實創建“五好黨支部”工作基礎,打造“1243”黨建模式:突出“用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特色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中心,聚焦“以標準化建設強基礎,以品牌化建設強特色”兩個方面,在“四三”工程建設上狠下功夫,不斷夯實黨建工作的基礎、創新黨建工作的形式、豐富黨建工作的內涵、拓展黨建工作的外延。

  (二)真學真悟,聚焦“常態學習”,提升履職能力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以“團結、學習、反思、精細、務實”的工作標準要求自己,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組織生活會等活動,充分利用線上學習平臺、遠程學習等方式,不僅為黨員干部和教師補足了思想和精神之鈣,也幫助他們不斷豐富學校管理理論知識、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才干、不斷增強教育教學領導力和教學改革應變力。

  通過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改革的深入實施,學校的藝術特色辦學實力突飛猛進,社會聲譽蒸蒸日上。

  思政鑄魂

  傳承藝體特色發展優質基因

  一是關注教師成長,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培訓,多維度打造健康、陽光、富有活力的思政、德育團隊。

  首先,注重新教師培養。每學年學校都會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師開展各類培訓活動。新學期開學初,由學校主要領導對新入職的教師開展崗前培訓,詳細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和現階段高中生生理、心理的基本情況,讓新教師能盡快從學生身份轉變為教師身份,盡快了解校情學情,縮短角色轉換期。學校每學年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到校開展8—10個學時的講座,針對新入職教師的成長需求,引導他們加深角色認知、做好職業規劃。

  其次,開展班主任培訓。學校每年開展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班主任工作論壇等,幫助班主任提升工作能力。班主任是學生生活中的重要他者,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因此,一方面,學校開設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道德、業務引領課程,幫助班主任準確認識自我、認清職業定位、完善生涯發展規劃;另一方面,學校給予他們人際溝通方面的具體指導,使之與學生、家長、同事、領導進行有效溝通,從而形成和諧人際關系網,愉快地從事教育教學。

  再其次,密切家校合作。學校每學期定期召開家長會、家委會、舉辦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理論及實踐經驗交流會,對家長進行中學生教育方面的指導,幫助家長提高自我調適能力,學會科學、藝術地教育孩子,為孩子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

  二是充分發揮思政課程育人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黨委落實班子領導帶頭抓思政教育、帶頭上講臺講思政課的主體責任制度,明確了新時代黨對思政教師的“六個方面”要求,把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作為思政課的必要目標,全力培育有理想、有追求、有責任感的時代新人。

  三是發揮校園主陣地功能作用,弘揚新時代正氣。校團委在學校黨委的指導下,通過開展“開學第一課”、“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主題征文和讀書日交流會、師生書畫作品展、遠足研學、志愿服務、主題團隊會、師生朗誦比賽、紅歌傳唱等活動,充分弘揚了抗洪精神、偉大抗疫精神、奧運精神,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理解責任與擔當,鼓舞學生奮勇拼搏,堅定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文化潤心

  校園文化與特色活動并重并進

  學校全面貫徹“文化化人,美育育人,以生為本,以愛育愛,以德換行”的德育文化理念,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創建數字化校園,建設校園文化,在傳承發展傳統特色的同時,不斷打造新特色。

  做強做精傳統特色。體、音、美、書法教育是學校傳統特色,成果顯著,經過近30年的堅持與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

  學校著力推行五大藝術特色德育活動,即“藝術特色課程體系”“精粹生命主體課堂”“德育套餐品牌活動”“激情四射活力社團”“書香校園環境文化”,堅定地將藝術特色與德育創新相結合,打造美的課程、美的課堂、美的德育、美的社團、美的校園,幫助學生挖掘生命潛能。

  近年來,在“真善致美、精粹生命”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學校建設了書法社、體育社、動漫社、攝影社、英語角、校園樂隊、合唱團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學生社團組織,利用每周一下午第三、第四節課開展活動。學校十分注重對學生社團活動的過程管理,優先改善活動場所,保證活動時間充裕,明確指導教師,做到了人員、場所、時間、經費“四保障”。一方面,防止學生社團活動走形式、成為“花架子”;另一方面,充分調動了師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藝術特長。為適應特色教育的需要,近年來,學校還新建、改建了書法室、地理專用教室、歷史專用教室、AI智能教室、音樂舞蹈演藝廳,專業琴房、舞蹈房等,為特色教育提供優質的硬件支持。

  此外,學校承辦了許昌市“成長杯”中小學生繪畫書法攝影大賽、中國中西部青少年籃球錦標賽、NYBO青少年籃球公開賽、河南省“晨光杯”中學生運動會、許昌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許昌市教師合唱團展演等藝術體育賽事,舉辦了間周音樂匯演、師生書畫展覽、廣場文化活動、特色教育成果展演、元旦師生聯歡會、迎新生文藝匯演等多種活動,同時積極參加河南省中小學“墨香書法展示”活動、河南省“百首紅歌接力唱”活動、許昌市經典詩文硬筆書法大賽、許昌市“校園美育節”等,為學生搭建了展現自我的舞臺和提升專業技能的發展平臺,讓學生在創造美、表現美的“激情歲月”中找到成功的自信與快樂。學校激情飛揚的“七十華里遠足”“陽光大課間密集型跑步”和典雅雋永的詩歌誦讀、成人禮儀式等早已成為許昌市藝術體育特色教育的品牌活動。多彩的活動和多元的評價,使莘莘學子擁有良好的文化素養,不僅在學校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走出校門也光彩奪目。

  同時,學校以省名校長、名專家、名師工作室為依托,在多位國內知名專家的引領下,以由文化課、體音美藝術專業課、校本展演課程、學生實踐課程和社團活動課程組成的學校藝術特色課程為支撐,著重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挖掘生命潛質。

  學校的體音美專業課除了配備專業課教師系統授課外,還依托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拓展延伸學生的課內外體驗。鐘繇書法社成立于2014年9月,兩名專業書法指導教師均畢業于重點高校,有深厚的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開設了書法文化常識、歷代碑帖作品賞析、楷書隸書臨摹和創作等課程。課堂上,教師“手把手”傳授學生用筆方法,使學生體會運筆的快慢節奏和提、按、頓、挫的要領。同時注重培養書法特長生的創新意識,指導學生進行命題創作,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培養專業的書法人才奠定基礎。近5年,不少書法專業考生升入了心儀的大學。

  美術專業課采取專業分科教學模式,既尊重學生的學情,又能發揮美術專業教師的教學專長。美術專業課共開設素描、速寫、色彩3科,有速寫教師4名、素描教師8名、色彩教師6名,師資力量充足。學生從高一文理分科后開始學習美術專業,從幾何體入門,在高三藝考前有所側重地完成靜物、人物頭像、動態人像繪畫的學習。學校每年都安排美術專業教師到外地進行專門的培訓學習,學習歸來后以教師書畫展的形式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對學生起到積極正向的引領作用。同時,學校還組織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外出寫生、開展實踐研學,大自然中的秀美風景、展覽館中的名家畫作、教師的親自指點,都讓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專業課的學習也事半功倍。

  學校的音樂專業目前共有聲樂、器樂、民族舞三大類。學校建有教師琴房、學生琴房、練聲教室、舞蹈房等專業配套設施,購置鋼琴70臺,充分滿足了南北兩個校區音樂生的日常專業練習需要。采取專業教師小班授課的模式,實現師生一對一、面對面授課,充分保障學習效果。除了本校專業教師的授課,學校還延請外來專家到學校開設講座,為音樂生現場講學。內外聯動,對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此外,學校還通過合唱團、音樂劇社團等組織學生參加校內校外的比賽,鍛煉學生的舞臺表現力,讓專業學習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雙結合”。

  學校的藝術體育特色教學讓眾多學子實現了大學夢想,為更多家庭帶來了希望。學校真正成為青年學子厚德篤學、成長成才的搖籃。“草木狂風”美術社團設計的校服曾榮登全國各大媒體頭條,蜚聲海內外;美術社團成員楊藝、劉睿等,音樂社團成員趙由之、趙志瑤和學生黃沫涵、李明康等升入國內知名藝術院校;學校優秀畢業生劉濤于2021年榮獲全國“金鐘獎”聲樂比賽美聲組冠軍;籃球俱樂部獲評國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男子籃球隊榮獲中國中西部青少年籃球錦標賽U17組冠軍,還在許昌市“晨光杯”高中男子籃球賽中獲得了十連冠的佳績;體育俱樂部成員王奕帆、李今朝等升入國內知名體育院校;籃球運動員常昊哲代表河南省參加全國運動會獲得預賽第二名;社團成員彭穩康、范嘉慧等被評為“河南省美德少年”。

  實踐創新

  續寫輝煌教育篇章

  學校堅守“辦規范加特色教育,育合格加特長人才”的理念,傾力打造創新型學校,不僅關注學生的文化知識、品行習慣和專業技能,更關注個體的生存與未來發展,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

  一是開啟“1+1”辦學2.0模式。第一個“1”指合格的文化基礎知識,第二個“1”指學生專業課程。高一第一學期期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能力、興趣愛好,適時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課程來實現學業理想。

  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針對學校學生實際基礎和需求各異的現狀,學校在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和選擇的前提下,在全市率先啟動了日語小語種試點教學改革工作,幫助學生快速提升外語成績,提振學生的升學信心。通過多樣化的課程設置,打造個性化的學生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多元評價方式和升學渠道,培養學生專業及非專業特長,實現多元優質發展,為不同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滿足學生的需求。

  二是拓展專業課程設置。只有專業課程發展多樣化,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30年來,經過不懈的專業探索,學校的書法、籃球、聲樂、鋼琴、素描、速寫、色彩等專業特色教學已成長為許昌市高中階段教育的優秀代表。今后,學校將進一步拓寬體、音、美、書法等藝體特長專業的培養范圍,以優勢專業為引領,充分帶動藝體其他小項的發展,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五指合攏出重拳”的藝體特長集聚優勢。深化與高等院校的對接,在繼續引進體、音、美、書法高層次、高水平專業教師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在職體、音、美、書法專業教師的培訓。

  三是構筑學校發展的“黃金支點”,走聯合辦學結盟發展之路。2019年下半年,學校成功加入了許平汝漯高中學校發展聯盟,和聯盟內的多所學校在校園文化、師德師風建設、教學管理、德育管理、教師研修、師生交流等多方面展開了深入合作,實現了聯盟校間的全方位深度融合,更加堅定了特色發展的信心和勇氣。下一步,學校還要與國內其他體、音、美、書法專業突出的學校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得到國內外大學的專業支撐,定向培養優秀學生,推動聯盟教育多邊形合作機制創新發展,成為國內重點名校的優質生源基地。

  四是探索精品化教育教學模式,架設學生成長的“立交橋”。特色發展體現的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哲學。學校根據生源逐年增長的實際,采取精品化教學,既有利于發揮班級授課優勢,又能兼顧個別學生的個性發展;既方便教師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又能充分保證師生之間的高效互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應用分層教學策略,真正地關注每一名學生,注重學生成長的過程評價,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各展其長。

  “春上枝頭萬木蔥,靜待花開齊爭榮。”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的2300余名師生將繼續以特色教育為引領,薪火相承,青藍相繼,不斷探索,力求創新,把教育教學的質量提得更高,把精神文明的旗幟舉得更高,在更廣闊的素質教育跑道上跑得更快,續寫更加輝煌的教育篇章。

  (何軍卿 閆大龍 董瑾鼎 余蒙歌 王洋)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