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建設“四博”課程 落實“五育”并舉 ——重慶市萬州高級中學以課程建設助推學校特色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1-27  閱讀:次   |
42.9K

  重慶市萬州高級中學(以下簡稱“萬州中學”)創建于1959年,原名萬縣沙河中學、四川省萬縣中學、重慶市萬州中學,曾是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重慶直轄市首批重點中學。建校62年來,學校秉承“勤、恒、博、專”校訓,遵循“為造就千姿百態的人才奠基”辦學理念,堅持“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多元成才”育人思想,形成了“厚德篤學、尚美求真”的校風、“忠誠、嚴謹、探索、奉獻”的教風、“立志、勤奮、求是、成才”的學風,培養出了大批優秀人才。

  萬州中學積極響應國家“雙減”政策,落實“五項管理”,堅持“五育并舉”,從校訓“勤、恒、博、專”的“博”字進一步深挖學校辦學內涵,提出了“建設四博課程、培養四博人才、打造四博樂園”的目標,著力推進“四博”課程建設,助推學校特色發展。

  “博源課程”:

  扎實開展國家課程體系教育

  萬州中學地處城鄉接合部,學生基礎素養參差不齊。學校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托國家課程體系教育打造“博源課程”,幫助學生打好基本功。

  學校著力組織教學、教研工作的統籌與指導,各年級備課組開學前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進度表并認真落實;嚴格執行“一課一案”“一教一輔”,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每月開展一次教學常規檢查,重點檢查教案書寫、作業布置與批改、教師聽課記錄;充實學校督導室,加強對全校教學行為的巡查、督導,形成督導報告,指導、促進學校教學提質增效。

  學校還大力推進由“生本課堂”向“學本課堂”的轉變,以學生為主體,將知識傳遞轉變為知識建構,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優化教學方式、精選教學方法、改革學習方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為了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學校通過三大工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其中,“領雁工程”聚焦于建立骨干教師帶動機制。每個學科和年級分別以骨干教師為核心組建“學習共同體”,每月開展一次骨干教師課改專題講座活動,每位骨干教師每學期獻課一次,每年安排骨干教師到片區教研學校獻課。

  “青藍工程”為青年教師建立成長機制,通過“培、幫、比”三舉措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學校每年舉辦新教師專項培訓,幫助新教師直接進入教學狀態,實現畢業、上崗無縫銜接;實行“一幫一”導師制,為每名新教師安排指導教師,全程指導教學常規和班級管理;為青年教師搭建競爭展示平臺,每年舉辦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組織青年教師參加重慶名校聯盟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

  “礪金工程”則建立了教師爭優拔尖機制,通過教學質量評比制度、創先爭優評比制度、年度考核評優制度、骨干教師評選制度等,激勵教師爭做良師、爭做名師,打造出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杰出師資隊伍,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教師、重慶市名師等諸多榮譽,在各級賽課中接連斬獲大獎。

  扎實的“博源課程”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學校連年教育教學質量被萬州區教育部門評為一等獎。近10年來,教學成果居萬州區前列。

  “博淵課程”:

  開發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

  在圓滿完成國家課程體系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學校著力開發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打造“博淵課程”。經過努力,逐步形成了“飛行員培養、海洋教育、國際交流、科技創新、體育競技”五大辦學特色,取得了可喜成績,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培養馳騁藍天的英才。2012年至2021年,學校共有83名學生被錄取為飛行員,居萬州區之首,被譽為“培養飛行員的搖籃”,先后榮獲全國100所空軍飛行員優質生源基地、空軍招飛優質生源中學、空軍招飛先進學校、民航飛行員生源基地等榮譽。

  培養海洋強國的建設者。學校自覺承擔起發展海洋教育、培養海洋人才的時代重任,整合優質師資,組建無邊界海洋教研組,積極創建海洋教育基地學校。近兩年共有28名學生被海洋類大學或海洋類專業錄取。

  培養國際視野的人才。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拓寬師生視野,被評為“國際人文交流基地”。2021年,多名萬州中學學子被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等國外優秀大學錄取。

  培養未來的發明家。學校高度重視創新思維的培養,在課堂內外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創造性思維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近5年來,學生中共有182人次在國際、全國、市、區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其中獲世界冠軍兩人,國際二等獎一人,獲國家一等獎兩人、二等獎6人、三等獎4人,獲市級一等獎29人次、二等獎35人次,獲區長獎及提名獎12人次。

  培養健康陽光的運動員。學校從抓日常、抓特色入手,下大力氣開展各類體育運動,全力提升學生身體素質。2013年,學校創立重慶市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在校園內規劃建造標準田徑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游泳館等運動場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體育賽事。近年來,學校多次在重慶市及萬州區的體育競賽中斬獲佳績。2020年,學校男子足球隊榮獲了重慶市校園足球聯賽高中男子甲組、乙組(校園組)冠軍。

  通過打造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學校培養出了眾多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畢業生,先后榮獲全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單位、國家出國人才選拔基地學校、全國青少年籃球示范學校、全國綠化模范單位、重慶市校本教研基地校、重慶市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學校、重慶市首批智慧校園示范學校、重慶市中小學科技教育先進集體等20多項國家、市級榮譽稱號。

  “博雅課程”:

  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萬州中學高度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深化綜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注重培育學生的品德、體育、心理、藝術、勞動等方面的教育,建設博雅課堂,幫助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學校創造各種有利條件,為校園中各類社團提供必要的指導與支持,成立了以德育處、團委、教務處主要負責人和各教研組組長為成員的社團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各社團開展活動;聘請本校教師組建指導教師團隊,根據教師個人愛好、專業特長等實際情況,為社團活動擔任技術指導、知識顧問,指導社團制訂可行的社團建設目標、計劃和活動方案。此外,學校還成立了社團聯合部,助力各社團開展好日常工作管理、檔案資料收集、活動組織等工作。

  在科學完善的制度支持下,學校涌現出人文類、科技類、藝術類、體育類30多個社團,常態化開展活動,建設了一批市級精品社團,實現社團活動課程化,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各種有益于健康的科技、文藝、體育、娛樂等活動,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氛圍中全面提升自身素質。

  學校還充分利用周圍高校的優勢資源,助力學生發展,組織校際的社團交流,帶領學生參觀富有特色的實驗室、博物館等,開拓學生視野。每年暑假學校組織開展不同類型的研學活動,帶領學生到北京、上海參觀科技館、博物館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經過多年實踐,“博雅課程”取得了累累碩果。學校人工智能社團部分成員參加各級各類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競賽獲得國際國內的多項殊榮;由學生原創的MV《青春大概》被媒體重點報道,致敬英烈的歌曲《假如愛有天意》被重慶市團組織官方微博轉載;文學類社團“小荷文學社”被評為重慶市優秀學生社團;“浪濤之聲校園廣播站”成員參加中央電教館舉辦的校園主持人大賽獲得全國一等獎、二等獎;《臨池學書》《抱薪救火》等10多部視頻作品在“成語中國”活動中獲評優秀展播作品,獲得了各界的廣泛贊譽。

  “博遠課程”:

  推進強基計劃培養領軍人才

  學校著力建設博遠課程,通過“智聯團”“強基計劃”等打造貫穿初高中的培養課程、大學先修課程等多元課程,拓展人才培養多元化路徑,為學生發展個性特長提供多元“自助餐”。

  學校整合全校教師資源,搭建“智聯團”平臺,為培養畢業年級拔尖學生保駕護航。每個學科確定3位名師成立“智聯團”,實施“精品智贏”計劃,深度挖掘學生的潛能,為“強基計劃”打好基礎。“智聯團”名師們積極分析研究真題,收集命題信息,為學生制訂適宜的學習方案。針對學生的薄弱學科,“智聯團”特別打造個性化培優方案,通過推送優選建議試題等資料,編制富有針對性的試題、試卷供畢業年級教師選用。“智聯團”還同步參加畢業年級質量分析會、特優生會,深入課堂聽課、開展集體備課,審核上課內容及作業,精細批改優生試卷或作業。“智聯團”班主任還會定期推送班級管理和案例分析優秀文章,幫助青年教師成長。

  通過精心籌劃和合理安排,學校教師依托“智聯團”開展“強基計劃”,培養領軍人才。針對學有余力、具有學科特長及創新潛質的學生,各學科教師協作配合,開展系統的“強基”指導,篩選出高質量的未來“領軍人才”,打造從初一到高三貫通6年的完整培養體系,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更系統的全面培養計劃,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辦學62年來,萬州中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被贊譽為“巴渝名校”“萬州基礎教育的標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萬州中學將繼續以“四博”課程建設為主要抓手和重要切入點,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育人之路,描繪基礎教育發展的新畫卷。

  (重慶市萬州高級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程素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