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聚最強合力打好“硬仗”,實現治理水平總體躍升—— “雙減”不打烊 金華有“硬招”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2-12  閱讀:次   |
42.9K

  ■“雙減”在行動·學校教育篇

  浙江金華有一出著名的地方戲《魁星點斗》,寓意是科舉時代的青年學子高中狀元,獨占鰲頭。如果缺乏科學的引導和治理,讓“狀元”思維滲透到這座城市的人群之中,就會形成“學習負擔”無盡生長的一處溫床。

  2021年,金華教育開出新局。教育局局長樓偉民手上有一對“王炸”:一張是2019年以來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成效顯著,老百姓是滿意的;另一張是8月金華成為浙江省唯一試點,可以在“雙減”上實現系統性塑造。

  不出4個月,金華在浙江實現了出臺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監督管理標準、確定課后服務財政補貼和服務性收費標準等“八個率先”。截至目前,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100%,學科類培訓總支出從9.04億元下降到0.83億元,學生課后托管參與率達98.8%。

  “雙減”之治,浙江金華“硬招”頻出。

  誰來管——

  過半縣委書記任“雙減”組長

  “雙減”試點啟動后,首先面臨的是誰來管的問題。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金華并沒有多花時間另立專班,而是直接將工作交辦給教育工作領導小組。

  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是地方領導教育的最高機構。金華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市委副書記。到了縣(市、區)一級,半數以上的組長則由縣委書記擔任。“這在浙江其他地方較難看到,因為通常的‘雙減’專班組長是縣委副書記,金華有5個縣(市、區)的‘雙減’由書記直管,為工作持續推進提供了堅強保證。”樓偉民說。

  縣(市、區)委書記們的行動立竿見影。義烏市委書記王健在會上提出校內外聯動拓展素質教育陣地,要求增加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100元,以此保障參與課后服務教師的待遇。時任婺城區委書記蔡艷專門看望參與“雙減”的教師,召開中小學校長“雙減”座談會。在武義縣委書記帥朝暉的主持下,武義縣與浙江師范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啟動初中學校高質量育人綜合改進項目研究。

  2021年10月,凌志峰上任金華市委書記,前后兩次聽取了教育局的“雙減”專項匯報。“書記問得很細,要我們拿數據說話,對下一步的工作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金華的‘雙減’開始增速提質。”樓偉民回憶。

  根據部署,金華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課后服務、準入登記、監管執法、安全穩定、資金監管等6個專項小組,抽調民政、市場監管、行政執法等部門人員直接到教育局專班辦公。教育局增設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處,落實2名編制。

  每日一碰頭、一周一例會、半月一通報,成為部門聯動形成合力的常態。在此組織架構下,一些教育局棘手的難題迎刃而解。例如,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轉變為非營利性質,業務涉及教育、市場監管、民政3個部門,僅財務清算一項就需1—3個月。金華創新建立全流程“一件事”聯辦機制,辦理次數由3次減至1次,辦學許可證換發、民政登記均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

  每個月,金華對各地建好學校教育主陣地、規范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等情況進行量化打分,排名表準時出現在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的案頭,并且納入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浙中板塊的重要內容。

  樓偉民介紹,有的縣(市、區)一開始還抱著觀望態度,連續兩次排名靠后,縣委書記、縣長就直接過問了,“誰都不敢掉以輕心,生怕在‘雙減’大考中落在后頭”。

  怎樣管——

  工作有清單,百日大攻堅

  2021年8月30日,金華出臺“雙減”方案,職責內容涉及20多家單位。時間緊、任務急,為促成各戰線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教育局逐一量身定制責任清單。

  市發改委擬定課后服務收費標準和非營利性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指導價;市場監管局做好校外培訓機構收費、廣告、反壟斷等監管執法工作;團市委、市婦聯啟動假期托管服務志愿者招募工作……

  清單中布局了一著先手棋,即市科技局、市文廣旅游局、市體育局、市衛健委等部門擬定相關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設置標準。于是,一個個“金華標準”在省內率先出臺。市“雙減”專班舉行交接儀式,將已轉型的617家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移交給文旅、科技、體育等部門,過去“兩頭管”的現象得到了徹底解決。

  與責任清單相配套的,是近期工作清單與風險清單。前者踩準工作節點,分步落實“雙減”任務;后者周詳預判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譬如卷款跑路、租房糾紛、失業風險、退費難等,并提出防范和化解舉措。

  學校收到的,則是一張減負工作清單,囊括上下學時間、作業管理機制、晚自習時長、考試管理等30項,必須一一對照落實。在金東區光南中學,最顯眼的宣傳欄里張貼的是作業公示表,各班級作業內容寫得清清楚楚。學生每天去食堂路過這里,都可以瞅上一眼。“我們將清單上可量化的指標,能公示則公示,直接接受師生監督。”校長童國強說。

  此外,還有校外培訓機構的分類清單與辦學行為負面清單,這6張清單嚴密織網,不留死角。到了2021年10月初,金華“雙減”的“腳手架”搭建完畢,接下來要解決的則是若干個痛點、難點,一場“百日攻堅”行動就此啟幕。

  2021年11月17日晚,督查組對轄區內學科類培訓機構進行突擊檢查。當檢查組來到“學思教育”時,發現該機構有2名教師無教師資格證,走廊上懸掛機構榮譽頭銜及以提高成績為導向的營銷廣告。現場,工作人員對涉嫌違規廣告進行取證,并開出責令整改通知書。

  這樣的“突擊”“硬仗”,在百日行動中屢屢上演——

  為清理違規培訓廣告,地毯式排查街道、社區,共拆除1000多處,面積1萬多平方米。

  為加快“兩轉一停”,部門之間提升協作效能,變“跑多次”為“最多跑一次”,提前完成100%壓減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的任務。

  為防范風險,教育局聯合政法、公安、網信等部門做到“矛盾不過夜”。15家機構出現退費難,工作人員逐一對口處理,追回400多萬元。5家機構在網上發布不當言論,工作人員當晚上門解讀政策,化解矛盾。

  為提升工作效率,研發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金信培”,推動培訓機構在平臺上報備資金賬戶。設計學業負擔“三色碼”,實現精準反饋、差異監管。

  百日行動去除了校外培訓的沉疴頑疾,也為校內的減負提質贏得了契機。據樓偉民介紹,金華今年初又啟動了“八八行動”,“二次壓減”學科類培訓機構,整治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全面升級數字化監管等,以期實現校外培訓治理整體躍升。

  管得怎樣——

  監督動真格,課改有實招

  “接舉報反映你縣實驗中學等4所學校存在‘學生書面作業做到22:00后并組織學生周末補課’等問題,嚴重違反‘雙減’相關規定,請立即整改并于一周內上報市教育局。”

  算上這張督辦單,金華累計下發了32張。“雙減”做得好不好,光看各地各校上報的材料是不夠的。金華的治理態度是,必須沉下去找真問題,傾聽人民群眾意見,防止虛報和反彈。

  據了解,學期初金華就將“雙減”列為1號督導工程,所有中小學責任督學入駐學校,對照學校減負清單上的30條,蹲點一個月。督學們推門聽課、參與備課、訪談家長和學生,并形成調研報告。

  而面對更復雜的校外環境,金華組建了一支120人規模的“24小時全天候”行風監督員隊伍。這支由退休人員、法律顧問、教育工作者組成的隊伍,不分時段地明察暗訪,去過偏遠的山村、擁擠的小巷、廢棄的工廠。一次接群眾舉報某社區存在有償家教,工作人員大致鎖定范圍,輪候蹲點,直到第11次才將相關人員查獲。因天氣轉冷,現場每個人凍得瑟瑟發抖。

  “雙減”工作的酸甜苦辣,換來的是學生的歡聲笑語。

  下午4:00下課鈴聲響起,金東區曙光小學學生迎來了最期待的時刻。輪滑班的學生腳踩飛輪體驗著速度與激情,空竹班的學生在一抖一接之間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還有節奏感十足的非洲鼓、琴聲悠揚的古箏、縱情馳騁的足球。

  正在踢球的學生小斌對記者說,去年媽媽給他報了數學、英語兩個培訓班,每天都有作業,做不完還要挨批評,“現在兩個班都退了,作業在學校里就能做完,還有好玩的游戲可以參加,挺開心的”。

  校長張根兵細數一下,學校已經開了29類課程的54個課后服務興趣班,收費遠低于校外培訓機構。除了本校教師開設課程,還有30%的師資來自校外,使得興趣班內容更豐富,學校教師也有時間鉆研教學。

  目前,金華已全面推行彈性“5+2”托管服務,采取“家長下單、學校接單”方式,由學校建立個性化課程超市。全市566所初中、小學全覆蓋,惠及學生59.7萬名。為解決排課問題,金華上線“金托管”平臺,學生完成選課、繳費后,平臺生成經過最優選擇的課后服務課表和組班名單,教育部門可隨時掌握信息,作出調整。

  “減輕負擔、課后服務,不是簡單的加減法。我們將其置于學校的課改體系中,重新塑造教學。”金華市湖海塘小學校長吳志堅介紹,為開出更豐富的課后托管項目,學校根據“遠航課程”體系,打造了海洋館、“藍星”圖書館、藝展中心等一批新型學習空間,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