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志存高遠 篤行不怠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第一中學勵志教育之路回溯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2-13  閱讀:次   |
42.9K

  時代的高速發展開拓了教育的眼界,為了不讓身處山區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產生迷茫、自卑等一系列負面情感,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第一中學(以下簡稱“懷集一中”)順應時代要求,把勵志教育思想貫穿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多渠道、全方位、全過程實踐勵志教育,為培養有家國情懷、有奮斗精神、有健全人格的新時代創新英才而不斷探索。

  懷集一中創建于1915年。百年風雨,學校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繼承了優良的革命傳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赤足奮斗精神,一步步形成了以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以校史教育為主陣地的育人特色。在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今天,學校沒有故步自封,而是在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學校的歷史優勢,重新提煉了以“胸懷天下,砥礪前行”為辦學理念、以“傳承赤足精神,打造勵志教育”為辦學特色、“一訓三風”完善的勵志特色文化體系,致力于打造既有百年老校底蘊又有時代特征的勵志教育。努力為學生創設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良好成長環境。學校注重對學生社會責任感、成長意識與良好習慣的培養,促進其健全人格養成,把學生打造成創新英才。

  學校根據山區中學實際,構建了“五位一體”勵志教育模式,即以勵志校園文化為底蘊、以勵志課程為支撐、以勵志活動為載體、以小組管理勵志導師制為途徑、以勵志榜樣為標桿的系統化、全方位、立體式勵志教育模式,形成了以“校園誠信銀行”“國防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書香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紅色文化教育”“藝體教育”等特色項目為抓手的多樣化本地化的特色發展格局。這樣的文化體系不僅滿足了學生多元發展的需求,更為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勵志課堂滋潤學子心靈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開拓學生思維、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在勵志教育體系中,課堂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懷集一中通過課堂教育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養成自律意識和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做好勵志課堂教育是從內心深處喚醒學生的遠大志向可靠且實際的方法。懷集一中的“五位一體”勵志教育模式,旨在讓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培養其積極向上的心態,使其具有崇高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有較堅實的學科基礎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誠實守信、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學有特長,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

  學校開創性地將勵志教育與課堂融合,真正讓德育的力量深入學生心中。一方面,學校根據實際,確立勵志教育校本課程的框架和標準,構建勵志教育校本課程體系。首先是勵志教育校本教材的編寫,以先輩創業、杰出校友奮發苦讀、自強成才等事跡為實例,編寫系列勵志校本教材,如《自強不息,追求卓越》《赤足》等。通過勵志校本教材的學習,學生深受傳統美德、良好意志品格、立志成才等教育的熏陶。其次是開設勵志教育課程,開設“勵志班會課”和“勵志心理課”。班主任通過勵志主題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前途命運等思想教育。勵志心理課培養學生積極向上、自信樂觀、奮勇拼搏的心理。學校還創造性地推行“5+1”勵志課堂,打造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激發學生內驅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勵志課堂。另一方面,學校加強了德育與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勵志內容融入到各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如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品德、行為規范和法治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通過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加強對學生審美情趣、健康體魄、意志品質、人文素養和生活方式的培養。

  勵志教育不僅體現在勵志課堂上,學校還把勵志教育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學校的勵志文化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僅營造了勵志育人的氛圍,還形成了獨特的勵志育人文化。在加強班級勵志文化建設的同時,還加強了網絡勵志文化宣傳。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加強了對校史“紅色勵志文化”的宣傳和教育。“紅色文化”是學校勵志教育的重要文化依托。通過組織學生唱紅歌、看紅色電影、讀紅色書籍、尋紅色足跡、建紅色基地、聽紅色講座等方式,傳承革命烈士胸懷遠大理想、不怕犧牲、救亡圖存的革命精神,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培育學生的艱苦奮斗意識,塑造學生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強化學生的崇高理想信念,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勵志活動深化教育內涵

  如何讓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是一代又一代教育人面臨的一大共性問題,懷集一中開展的勵志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在課堂與校園氛圍的熏陶下,勵志教育已然深入人心。但是,學生的未來還是要落實到全面發展上,為此,懷集一中積極探索、努力實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勵志教育活動也隨之展開。

  學校充分調動一切資源,建立了多個特色育人陣地,開展了系列勵志活動,深化了勵志教育的成果。學校依托“校園誠信銀行”、“道德講堂”、校史室、德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勵志研學基地“一行一堂一室三基地”,開展特色育人活動,加大勵志教育的力度。依托“校園誠信銀行”開展誠信文化主題教育,依托“道德講堂”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依托馬寧飛龍碑園德育基地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依托肇慶市國防教育訓練基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依托校史室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校意識、家國情懷,依托連麥文崗勵志研學基地進行前途理想教育。

  除了特色育人陣地的建立,各項實踐活動也有條不紊地進行。升國旗儀式、成人禮儀式、入黨入團入隊儀式等禮儀教育傳播主流思想。學校還在重要節日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我們的節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朝陽讀書”“中華經典誦讀”和戲曲、書法、國畫、傳統體育項目進校園等形式,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除此之外,學校還開展各式各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實踐,學校深化了學生對勵志教育內涵的理解,有效加強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

  勵志管理創造求知佳境

  先進的教育模式需要一種先進的管理制度來匹配。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以務實、細致、認真的態度為準則,以嚴格的管理制度為支撐,落實和開展各項德育常規工作。

  在管理學生方面,學校全面推行“小組管理勵志導師制”,保證導師對學生的三年成長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和跟蹤;鼓勵教師每個月組織育人小組開展談心談話等活動,對學生施以全員化、個性化、親情化的勵志教育,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學生的成長導師,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導師的引導下健康成長。

  除了“一對一”的勵志教育模式,學校也注重勵志講堂活動等集體育人模式。勵志講堂通過講座、訪談、演講等形式,對學生開展具有貼近性、實效性的勵志教育,激發學生積極追求上進的內在驅動力,幫助他們樹立更加遠大的人生目標、制定更加清晰的人生規劃。

  自我管理方面,學校創新性地提出了“學生自主管理小組”的做法。學生自主管理小組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學生組織。年級學生自主管理小組由班主任推薦、年級組資格審查產生,年級自主管理小組成員為年級學生干部。學生自主管理小組在年級組的指導下,本著“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宗旨,協助年級管理工作;通過對年級各班的讀書氛圍、自習紀律、清潔衛生、班容班貌的評分參與年級管理工作。學生自主管理小組的評分是年級班級評比的依據,也是學校對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參考依據。

  學生自主管理小組對維護校規校紀,倡導良好學風,協助年級建設良好的學習秩序,優化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具有積極的作用。

  回望來路,收獲滿滿;放眼未來,信心倍增。盡管勵志教育的實踐已經初有成效,但懷集一中從未停下前進的步伐。在新的征程上,學校計劃一方面以課題為引領,全面推進勵志特色教育向縱深發展,探索加強德育實效性、針對性的方式方法,完善“五位一體”勵志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大力促進勵志教育與學科教育深度融合。學科教師將圍繞學科教學任務,挖掘勵志資源、尋找勵志契機、運用勵志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勵志教育內容,培養出更多符合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懷集一中就是以這樣溫暖的教育影響著學子們的人生。如今,懷集一中的勵志教育已經初見成效,新時代的少年在勵志教育的熏陶下,終究會成長為直擊長空的雄鷹、騰躍大海的飛魚,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征程上注入火熱的激情、迸發無畏前行的勇氣。

  (歐陽資仁 馬利鋒 李執方 黃金玲)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