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縣域高中發展良好生態
營造縣域高中發展良好生態
河南省教育廳
河南省共有普通高中970所,其中縣域高中582所,占六成。近年來,河南省大力振興縣域高中,在招生政策、辦學條件、教師建設和探索育人模式上,多措并舉、綜合施策,不斷增強生源動力、辦學效力、隊伍活力、育人潛力,積極推動縣域高中高質量發展。
一是狠抓招生管理,增強縣域高中生源動力。河南省于2010年搭建了統一的省級中招電子平臺,實現了考生信息采集、志愿填報、招生錄取、學籍注冊一站式辦理。嚴格控制公民辦普通高中招生范圍,除特殊類型班外,一律不得跨省轄市招生。對存在違規招生的學校嚴肅處理,為縣域高中保住優質生源,增強其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是做好資金保障,提高縣域高中辦學效力。中央和省級財政每年專項投入近10億元,全部用于縣域薄弱高中改造,推動和帶動市縣投入220億元,全省校舍竣工面積達605.8萬平方米。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將縣城和農村地區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提高至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元。
三是提升教師素質,調動縣域高中隊伍活力。深化“縣管校聘”改革,給予縣級更大教師調配權,暢通流動渠道,吸引優秀師資。提高高級職稱崗位結構比例,在原有基礎上分別提高5%至8%,有效調動了縣域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中教職工比2018年增加4.31萬人。
四是推動教學提質,挖掘縣域高中育人潛力。遴選22所縣域高中作為省級多樣化發展試點學校。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從2018年起,總計投入資金1500萬元用于普通高中新課程培訓。
“十四五”期間,河南省將聚焦“條件改善、隊伍建設、質量提升”三個方面,整體提升縣中辦學水平,更好適應高考綜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一是聚焦辦學條件改善,加大投入“力度”。繼續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改造項目,“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制定縣中標準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切實加大地方財政投入,確保2025年前完成縣中標準化建設。
二是聚焦教師隊伍建設,增強培訓“廣度”。加大教師補充力度,2025年前,完成普通高中教師增配10%的任務。持續開展新課程培訓,組織縣中校長和教師全員培訓,不斷提高校長辦學治校能力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三是聚焦教學質量提升,豐富育人“厚度”。擴大實施河南省中學生“英才計劃”,打造一批普通高中省級學科基地,建立高校、教科研機構與普通高中協同研究機制,每個學科基地對口幫扶3—5所縣域薄弱高中,開展校長、教師掛職交流和跟崗學習。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