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四川省成都市同輝(國際)學校 “三三制”家校共育 為孩子快樂成長護航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01  閱讀:次   |
42.9K

  “你是星兒天上掛,閃亮我心間,你是花兒開一片,匯成香滿園,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我要為你做出不可能的改善……”一首名為《為你,千千萬萬遍》的校歌響徹四川省成都市同輝(國際)學校的校園,輕快悠揚的旋律也唱出了每一個同輝人追求希望與夢想的情懷。

  坐落于成都市青羊新城外光華區域的同輝(國際)學校創建于2012年,其前身是擁有近百年辦學歷史的蘇坡小學。近年來,學校秉持“為你千千萬萬遍”的核心理念,以“辦適合每一名孩子的教育”為核心指導思想,以全納、包容、關愛、創新為行動指南,注重內涵發展,在校園文化建設、學生培養模式、項目式學習創新、國際國內交流等方面融入教育思想精髓,耕耘優質基礎教育,構建了“適合每名兒童發展”的“悅納課程”體系。

  進入新時代,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發展成一個共同體,形成了強大的教育合力。基于新人文教育的核心理念,同輝(國際)學校構建了“三三制”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積極落實“雙減”政策,減輕學生負擔,讓他們在充滿愛的校園里快樂成長,為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新理念

  描繪成長成才新藍圖

  學校不僅是知識的傳播地,而且肩負著傳播人類文明的職能。家校共育需要雙方構建有效銜接、深度融合的新型合作育人關系,營造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教育格局,滿足學生多層次、多元化、多方位的發展需求。

  在構建“三三制”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的進程中,同輝(國際)學校認為,“家校共育”就是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在這一關系中,家庭和學校雖然目標一致,但職責并不相同。家庭的主要職責,在于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并配合學校、教師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學校、教師的主要職責,應該側重于確保孩子在學校接受良好文化教育、養成良好品格。

  在此基礎上,同輝(國際)學校明確責任,進一步提出學校要引導每個家庭履行好孩子教育的責任,從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情趣,通過形成良好家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同時,及時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理性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掌握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

  家校合作是實現高質量學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紐帶,是完善和深化教育的重要環節。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家校共育從概念變成辦學新常態。為切實落實“雙減”政策,同輝(國際)學校始終和家長“手挽手、肩并肩”,除了向家長廣泛宣傳“雙減”政策之外,學校以“差異教學”“深度學習”為抓手,深入推進學校課程改革,通過開設勞動實踐課程、藝術綜合實踐課程、“621超能體育”課程、財經素養課程STEAM、融合課程等,探索“五育并舉、五自立人”高質量素質教育途徑,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位一體

  創新家校教育新模式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同輝(國際)學校一以貫之的教育信仰。學校用科學的態度、務實的力度,切實推進建設機制,創新家校教育新模式。

  “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是同輝(國際)學校全體教師在德育工作中形成的準則。運動會的開幕式上,57個班就有57張照片,讓每一個孩子的笑臉都躍然于照片上,讓所有家長都能看到自家孩子的勃勃英姿,這是學校對學生平等的關愛和保護。據了解,學校每學期都會以班級為單位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深入課堂教學、學生生活、親子活動等各個領域,真正參與到學生的成長管理中。一位家長參加活動后在留言板上寫道:“孩子的進步有目共睹,我卻發現自己有缺失,未來會跟著孩子一起進步。”

  家委會是學校與家庭聯系的紐帶,是雙方聯合教育的工作渠道。同輝(國際)學校把對家長實施的家庭教育納入對學生發展質量評價,從選拔到評價,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工作機制。家委會參與、支持學校教育管理,以“三良兩高一強”為基本條件(良好的人品、良好的文化素養、良好的家風;較高的群眾威信和工作熱情;較強的組織活動能力),彰顯了家校共育的作用和活力,學校家委會連續幾年榮獲青羊區教育系統“五星級家委會”稱號。

  同時,在青羊區教育部門重點推進家庭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同輝(國際)學校精心設計活動和課程,每年5月和9月舉辦“家庭教育主題月”活動,每周專門設置兩門家庭教育的親子課程,以及性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導和“互聯網+”家庭教育信息技術培訓,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組織了多場實用性強的家長培訓和家校共育活動,對學校落實家庭教育指導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未來5年學校將繼續鼓勵教師參加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預計持證人數將占班主任人數的50%以上。

  三維互動

  打造匠心育人新平臺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同輝(國際)學校構建“三三制”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的宗旨與真諦就在于凸顯對生命的尊重,探索兒童世界的真諦,同時讓每個家庭更懂得愛自己的孩子,也愛別人的孩子,更懂得愛不一樣的孩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緊跟“雙減”政策出臺,學校開展每月一次“無作業”周末,引導家庭回歸教育初心,在減少學生學業負擔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時間走進生活、走進世界,豐富的學識不僅來自書本,世界這本大書里有更廣闊的天地等著學生們去發現。鼓勵同輝的每一個家庭善用“無作業”周末,在大自然的無字書里去領悟世界的多彩、在美術場館的駐足間去感知藝術的精深、在社區的公益活動中去收獲善意的美好、在家里的小廚房和家人一起勞動嘗試“周末一頓飯”去拉近親子間的心靈、在熱愛的一項體育運動中享受生命的律動,將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的培養融于家庭教育中。在2021年家長問卷調查中,有97.8%的家庭對學校開展“無作業”周末表示支持。在問到“學校無作業日,您通常會陪伴孩子做什么”(多選)時,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戶外拓展,親近自然”占比78.4%、“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占比70.1%、“閱讀書籍,游覽博物館、科技館等文化場館”占比67%。學校的這一舉措充分回應了“雙減”以后,“多出的時間去哪里、做什么”等問題。

  校園文化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也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走進校園,教學樓頂上醒目的“為你千千萬萬遍”映入眼簾;在大廳的墻壁上,由孩子們親自繪制的《失落的一角》繪本故事格外引人注目,鮮艷大膽的用色和富于童趣的筆觸,展現了孩子們豐富美好的內心世界;黨員、團員、少先隊員在建黨百年之際共同創建的“星火廳”引導孩子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體育館屋頂“空中花園”里殘缺的“圓”,仿佛在鼓勵孩子們尋求夢想、永不放棄……潤物無聲的校園文化建設,陶冶著學生的心靈,使其浸潤在文學與藝術的氛圍中,不斷完善思維、情感,充分感知世界,獲得生命張力。

  三木成森

  拓展資源融合新環境

  當今時代是開放的時代,各種信息和資源在更加廣闊的領域和范圍內以更快的速度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學生也不能“一心只讀圣賢書”,而是要從多個角度、多種渠道獲得各種信息。整合教育資源是學校提高辦學質量、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的重要途徑。為了培養學生應對挑戰的能力,同輝(國際)學校讓文教、社教、校企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整合資源共同服務于家校教育大環境。

  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與博物館、科研院校、圖書館、重點實驗室等文教文化單位建立聯系,加強交流與協作,充分整合資源,將其文化精髓融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中,不斷積累文化厚度,拓展資源寬度,也增加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度,共同服務于家校教育大環境。

  在與社會機構合作方面,契機始于2016年,這一年,畢業班教師開發了STEAM課程,運用學校文化特點、設施功能、學習需求、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知識,借助“空中花園”60平方米的空間,進行環境、建筑、色彩、功能、運行等因素的創意設計。為彌補專業知識的不足,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招募愛心企業和志愿者,隨后,成都萬華集團公司加入進來,為學校提供了專業的支持和服務,邀請學生參觀建筑藝術中心,實地體驗生態公園,聆聽設計師課堂等。此外,國際科學教育品牌美麗科學項目組、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國家重點實驗室、金沙博物館、成都市業余體校體操協會、成都社區大學i-生態菜園實驗室、成都野境生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近20家企業相繼走進學校,推動教育公益事業不斷熱起來。

  社區是社會的縮影,社區周圍的單位都是家庭教育資源的重要伙伴,共建文明社區、和諧社區與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密不可分。作為連續8年獲評青羊區“五進社區”的先進單位,同輝(國際)學校積極發揮作用,邀請四川省環境質量監測部門的專家為學生和家長舉辦環保講座,聯合鵬瑞利商場,組織學生免費參與“空中農場”的活動……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關愛,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作為一所規模較大、校園文化立體建構極具特色的優質學校,同輝(國際)學校在“青羊新人文、教育新生態”理念的指導下,緊緊圍繞青羊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持續提高教育質量,不斷推進教育現代化、多元化,堅持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繼承和豐富核心辦學理念,不斷優化校內外教育資源。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教師志愿聯盟課后服務示范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成都市首批黨建標準化建設示范學校、成都市首批勞動教育試點學校、成都市新優質學校、成都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成都市陽光體育示范學校、中國教育學會傳統文化進校園項目試點學校、成都市示范家長學校等榮譽稱號,實現了內涵發展、創新發展、品質發展。而在“三三制”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下,學校增強了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助力每一名學生成長,也為他們點亮了發展之路!

  (瞿曦 吳佳 周麗莉 李創)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