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平潮小學 博實篤行 方能致遠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03  閱讀:次   |
42.9K

  “當一個孩子被學校看作是好孩子的時候,他就會變得優秀。”在教育心理學中,這被稱為期待效應。坐落于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的平潮小學(以下簡稱“平小”),就是推崇這一教育理念的學校,學校的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獲得學校頒發的“五博娃”獎狀。“讓每名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是平小人共同的教育愿景。

  “德育建設應該在一個系統范圍內去實現,要對孩子的全面發展負責”,這是平小人堅守的教育理念。他們摒棄了教育的功利心態,不斷探索,沉潛蓄勢,全面規劃德育方案和目標。

  “博,是知識的廣博,是海納百川的開闊,亦是勇立潮頭的斗志。”多年的發展、積淀,讓平小人對“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019年的秋天,百年平小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在校長室的帶領下,平小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以“博見”的特色管理為抓手,逐步打造“博識”的師資隊伍、“博慧”的課堂教學、“博悅”的課程體系、“博藝”的校園生態,形成了“博實致遠”的校園文化特色。

  “五博娃”,讓師生實現雙贏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平小秉承“讓系統化德育對孩子全面發展負責”的初心,圍繞“以育人立德為中心,將小學活動主題化”進行研究,校園之內,收獲了一群自信滿滿的“五博娃”;校園之外,收獲了群眾的口碑和滿滿殊榮。

  “你關愛他人,樂于奉獻,被評為學校‘博愛娃’。”“你博學好問,善思敏慧,被評為學校‘博慧娃’。”孩子們把獎狀拿回家,把自己的優點說給家長聽,自豪地貼在家里最干凈的墻面上。平小的每個孩子,幾乎都會在6年的小學生涯中,演繹這樣的動人畫面。原來,結合“五育并舉”和“博”文化,平小以年級為時段、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組織“五博娃”(“博愛娃、博慧娃、博健娃、博藝娃、博勤娃”)的評選。“五博娃”分別對應不同的評價標準,其中,“博愛娃”代表關愛他人、樂于奉獻,“博慧娃”代表博學好問、善思敏慧,“博健娃”代表積極鍛煉、陽光向上,“博藝娃”代表求真尚美、才藝無雙,“博勤娃”代表勤勞篤行、善于創造。在平小,“五博娃”的評選沒有名額限制,只要達到標準即可。這一舉措,讓每一個孩子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都能看到成功的自己。“五博娃”獎狀全部集齊之后,孩子們就可以獲得少先隊特色章——博雅章;少先隊基礎章(紅星章、紅旗章、火炬章)和博雅章全部集齊后,就可以得到平小頒發的榮譽——代表博學雅行、全面發展的“博雅少年”。

  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勞動教育常常成為被學校遺忘的角落。平小開啟了新勞動特色教育實驗學校建設,分年級書寫了一首首勞動贊歌,比如一年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事做起,整理書桌、整理書包、疊衣服、疊被子;二年級“我是小小收納師”,學習整理收納衣服的小技巧……勞動教育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多個勞動教育案例在區級比賽中獲獎。

  漫步街頭,常常會看到身著平小校服、胸前佩戴紅領巾的孩子們。他們走進滬通大橋建設中心,了解大橋的世界之“最”,讀懂中國速度背后的不畏艱難;他們趕赴南通西站,化身高鐵新城的小主人,體驗家鄉融入上海一小時都市圈的自豪;他們站在“中國共產黨南通獨立支部紀念地”紀念碑前,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讓紅色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他們還尋訪了身邊那些普通的共產黨員,醫生護士、清潔工人……在一次次的尋訪中,他們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國家的力量、家鄉的巨變、生活中的陽光。在平小人看來,尋訪可以讓這些新時代好少年在真實體驗中厚植鄉情、滋養品質、傳承紅色精神。也正因為如此,平小少先隊成為學校“博雅德育”的金字招牌,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南通市紅旗大隊和通州區少先隊“五星示范學校”,榮獲省少年兒童“手拉手”互助活動貢獻獎、省少先隊工作優秀項目獎。

  博慧課堂,讓師生成長共生

  與“博”文化滋養德育實現師生雙贏相同,“博”文化與課堂也迸發出了火花。“博”文化孕育下的平小課堂,名為“博慧課堂”,這是學生發展和教師成長共生的課堂,是學科教學與立根立身統一的課堂。“博”是博融兼蓄,是方式手段,是過程設計,重在操作;“慧”是慧智立學,是目的結果,是目標達成,重在落實。

  “博慧課堂”的全過程,總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自主預學,先學后導,開啟點燃智慧。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為課堂展示做好充分準備。當遇到難解的問題時,他們的求助對象不再是教師,而是所在的合作小組。這樣一來,備受學生排斥的預習環節,在同學合作的氛圍中轉化成一種良性競爭,大家都想在預習中自己解決更多問題,這不僅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也在不斷交流中增強了合作能力。教師了解梳理學生自學情況,在教學的導入處設計合理的教學懸念,引發學生的疑問,在滿懷期待中開啟學習之旅,點燃學生的學習智慧。

  第二個階段是導學互動,以學定導,共生呵護智慧。這是三個階段中時間最長、最為重要的課上環節,因此這個階段又被分成了三個環節,包括“合作互學,為學設導,凝聚生長智慧”環節、“展示延學,順學而導,碰撞共享智慧”環節和“點評診學,以學代導,生成呵護智慧”環節。不同于傳統課堂以教師灌輸為主的模式,“導學互動”的三個環節中,教師角色更多的是組織者、協調者、點撥者,在第一個環節點燃學生的探究熱情,在第二個環節挖掘合作交流的學習深度,在第三個環節針對各組未掌握或模糊問題,進行精準講解。

  “博慧課堂”的第三個階段是訓練展學,多學少導,發展豐富智慧。這個階段,讓學生頭疼的作業環節變成了他們喜歡的模塊,因為他們只用完成適合自己的作業即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訓練展學題型分成了三個層次:一為“基礎題”,主要指向本課基礎知識,力求全體學生都能完成;二為“提升題”,題目難度在知識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學生能夠完成;三為“拓展題”,題目有更強的綜合性和較高難度,并對接生活實踐,力求學有余力的學生基本完成。就這樣,“博慧課堂”的三個階段,在不斷遞進中實現了動態提升,變“育才”為“育人”,變“教學”為“讓學”,變“教材”為“學材”,變“學歷”為“學力”。

  百年蹉跎,平小在“博”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依舊純粹。當“五育并舉”、課堂改革的浪潮來臨時,平小秉承“崇德博文,尚學慧智”的理念,抵擋著教育的浮躁、浮淺和浮華,所有的平小人都堅守著美好的教育靈魂。平小厚積沉淀,在基礎教育的世界里閃閃發光。

  (馬建鋒)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