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從優秀走向卓越的生長點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04  閱讀:次   |
42.9K

  從課堂反思起步,到課題研究的提升,走向教學主張凝練與研究,是我從一名電大畢業生成長為一名特級教師的歷程,也是一條有效的自我發展之路。

  反思課堂打開科研之門

  上好課,站穩課堂,是每位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回想專業成長歷程,我自然會想起自己的第一次公開教學。開學后的一個月,學校對新教師進行全面聽課,我上的是《誰是最可愛的人》。學校領導和語文組的教師們一連3天蹲點在我的班里,聽完了這節課的全程教學。這讓我對課堂產生了一種無法言說的敬畏,也讓我開始關注課堂,反思課堂。

  課堂是一線教師開展科研取之不竭的源泉。一要學會聽自己的課,把自己每一天的課錄下來,反復聽,聽教學語言,聽課堂提問,聽與學生的對話互動,然后與名師名家的課比較,找出問題,不斷修正。二要學會記錄,課后及時記錄對話熱烈、生成精彩的細節,記下課堂氛圍沉悶難以推動的部分,診斷推敲。與此同時,我堅持閱讀教育理論著作。課堂教學中遇到問題困惑,在閱讀中尋找解決策略,常讓我豁然開朗。立足課堂,邊實踐邊閱讀邊反思,不僅提高了我的課堂教學技藝,還讓我積累了大量的課堂案例。

  課堂案例是教學研究最鮮活的資源。我從省察課堂的細節著手,嘗試著總結提煉,訴諸筆端,打開了科研的大門。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教師們不關心板書設計,有的內容太過隨意,有的形式太過單一,有的過程太過凌亂。細細探究,原因是我們在教學中不自覺地制造了板書內容與教學設計、教材的割裂,板書內容與形式的割裂,板書過程與教學過程的割裂,忽視了板書在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我的第一篇論文《淺談板書教學中的缺憾》便這樣誕生,獲得了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優秀論文獎。

  用課題研究提升科研品質

  課堂的細節問題,觸發我更深的思考,讓我較早地自覺開展課題研究。課題研究在很多一線教師眼里似乎高深莫測,不敢去觸碰。我認為,只有大膽嘗試,才能實現自我的超越。我從微課題起步,聚焦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課堂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困擾著我的教學。我把提高初中課堂效率作為微課題來攻克。一方面關注學生的“學”,觀察學生上課的狀態,一方面關注教師的“教”,從研讀教材、教案設計、課堂講練等多角度探尋問題的根源。我提出了“激發學習誘因”“優化教學過程”“精練巧練”三大策略,較好地解決了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

  我較早地開展初中課內閱讀微課題、課外閱讀微課題研究,學生的閱讀生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2001年至2010年,我先后主持完成了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五”青年教師專項課題、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青年教師專項課題“初中語文閱讀文本的選擇與重構研究”“初中語文整合性閱讀教學研究”。從課堂反思到課題研究,是我教科研能力和教科研品質的一次重要飛躍。

  在“簡約語文”建構中守正創新

  曾有一位編輯向我約稿,需要我闡述自己的教學主張,這對于一個青年教師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我知道教學主張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它一定是根植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是從課堂中生長出來的。

  我開始梳理參加工作以來的閱讀經歷和課堂教學,總結閱讀教學,回顧我和學生的語文生活。重要的是,我從兩個連續的課題研究中探究我對語文教育教學的理解。基于這樣的回顧與提煉,我提出了“簡約語文”的教學主張。這一主張包括“洗盡鉛華的生態課堂教學觀”“擯棄功利的樸素閱讀觀”和“回歸本真的生活寫作觀”三部分。這是我第一次向中學語文界亮出我的教學主張。

  2009年5月,我有幸進入南通市名師培養第一梯隊,“簡約語文”教學主張的研究成為我的主攻方向。導師們質疑,語文是豐富豐美的,何來簡約?它的源頭在哪里?有怎樣的學理支撐?我沉入書海,探尋簡約語文的價值,界定簡約語文的內涵。我沉入課堂,從文本解讀、教學設計策略、效率達成等維度建構簡約語文的實踐路徑和課堂范式。我不斷追問,教師需要怎樣的素養才能抵達簡約語文教學境界?經過近六年的探索,我基本上完成了簡約語文理論建構與實踐創新。

  無論是課題研究,還是教學主張的凝練,都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起點在課堂,落點也應該在課堂。2013年開始,我把注意力再次放到我的課堂實踐中。課堂不僅是開展教育科研的肥沃土壤,也是檢驗科研成果的主陣地。我問自己,簡約語文視域下的好課到底是怎樣的?它有怎樣的新走向?我用“問題、活動、表達、傾聽、評價”五個關鍵詞搭建了屬于簡約語文的課堂模型,力求讓語文教學走向文本的更深處,走向生本的更近處,走向“語用”的本源處。在課堂實踐中完善與發展簡約語文理論。隨著研究與實踐的深入,簡約語文得到越來越多同行的認可和支持,我的課堂也較好地詮釋了簡約語文的理論,二者相得益彰。

  實現寫作教學瓶頸的新突破

  隨著初中語文統編版教材在全國統一使用,結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我展開追問:如何用好新教材?如何回應核心素養視域下的語文教學新挑戰?簡約語文的寫作教學如何表達?這些問題喚起我對課堂教學的新思考,點燃我應對教學難點的勇氣。

  我和我的團隊積極探討統編版教材使用策略和路徑。走向真實、回歸本真的生活寫作,是簡約語文的寫作教學表達。考慮到小學與初中寫作教學的銜接,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我建構了“入格—出格—升格”螺旋形三階段寫作教學整體規劃,創造性地開發了復盤式寫作評改模型,形成了真實而完整的過程性寫作教學體系,力求讓寫作教學看得見。以情境化、結構化、微型化三大策略開發出初中寫作“六真”課堂范式。以真閱讀、日日記、微寫作為“三大件”,不斷優化學生語文學習生態,實現讀寫一體化,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素養,讓寫作能力大面積提升成為一種可能。

  回望三十年的從教之路和專業發展之路,把自己磨在課堂,思在課堂,用課題研究拓展科研的深度與廣度,用教學主張彰顯自己的教育教學品質與個性,讓我看到了教育人生不一樣的風景。(丁衛軍)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