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浙江省永康市大司巷小學 擔當育人使命 發展學生個性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04  閱讀:次   |
42.9K

  “老師,今天我的爸爸和媽媽吵架了,我真傷心。”“老師,我什么時候能和你說句話呀?”打開浙江省永康市大司巷小學的“心靈信箱”,孩子們塞進的一張張小紙條成為這所小學的生動縮影。作為首批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大司巷小學持有心理健康教育C證的教師超過92%。“站在校園里,看著進出校園的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更燦爛、更自信了,那就是我們教育人的幸福。”黃偉星校長欣慰地說,“孩子們的表情,是對教育的肯定!”

  司馬府后、紫薇園旁,這所身居鬧市的小學,自成立伊始便獨守著教育的靜和穩。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永城應景蘭出資建立縣高等小學堂,這便是大司巷小學的前身。120年來,經歷跌宕起伏和櫛風沐雨,大司巷小學始終遵循教育的使命,秉承著“悅己悅人悅天下,知情知理知古今”的育人目標。2021年,是大司巷小學啟用新校區的一年。這所百年名校迎接了更多學生的到來,有效緩解了永康市群眾子女在“家門口”上學與“學位”不夠用之間的矛盾,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和悅教育”

  以“和”達“悅”

  2004年,黃偉星接任大司巷小學校長。這位尊崇孩子個性和差異的校長,帶領這所小學開啟了“和悅教育”之路。“和悅教育”,以“和”達“悅”。“和”意味著包容性教育、尊重差異,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天賦能力與不同個性;“悅”則代表讓學生“在生活中養習慣、在學習中育智慧、在游戲中促能力”,強調以讓學生站在舞臺“正中央”為核心理念。在黃校長看來,學校是一個搖籃,應努力為每一名學生的進步提供機會,為每一名教師的成長提供舞臺,讓每個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就這樣,大司巷小學將國家基礎性課程、學校普及類拓展課程、學校個性自選類拓展課程有機融合,推出以“悅心”“悅讀”“悅美”“悅健”“悅創”為內容的“五悅”課程體系,開展以“心育節”“讀書節”“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英語節”為載體的“六節”活動……

  為了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學校在加大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素養的基礎上,還開發了孩子們自己的力量。學校的每個班級都設有一名“心靈小天使”,專門負責觀察和收集同學們的喜怒哀樂,將學生的心理需求及時反饋給教師。

  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大司巷小學將其與深刻在學校教育“基因”中的“和悅教育”相融合,書寫成多姿多彩的落地課程和實踐活動。學校開設了多項個性自選類拓展課程,比如心理輔導課程、校本書法課程、陽光Spark課程、親子課程和“奔跑吧,孩子”實踐課程等。通過“菜單式選課、走班式上課、長短課結合、大小班結合”的方式,這些課程實現了資源的充分利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扎根“五育并舉”沃土的同時,大司巷小學還構筑了家校共育的橋梁。學校的很多班級都在鄉下田野里承包了名為“班級農作活動基地”的土地,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播種、收割、采摘。當孩子們真正收獲作物的那一刻,勞動教育的種子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此外,學校還把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家長請進課堂,讓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學生上課。一系列家長駐教活動,不僅促進了學生素質的發展,也打破了以往單一的授課模式,填補了在職教師知識技能的盲區。

  青藍工程

  以名師成就名校

  以“和”達“悅”,在大司巷小學順利發展的背后是一支嘔心瀝血的教師隊伍。“大家再看一下,這里再調整一下,這堂課還可以再精細一些。”即便早已到飯點,大司巷小學的教師仍在進行教學研討。這一幕,對學校教師來說是常態,這并非學校的強制規定,而是源自教師們的熱情。“呂老師,該吃飯啦!”為了讓教師們及時休息,黃偉星校長時常需要充當打破這一美好氛圍的人。“這里的青年教師鉆研學習的勁頭越來越足、越來越主動,看到他們一步步成長,我覺得非常滿足,覺得在這里的每一天都特別充實、特別有價值,所以我也很愿意留在這里。”大司巷小學青年教師研訓中心的特聘導師呂留香說。

  “學校要多給青年教師壓擔子、指路子、出點子、讓位子,做他們成長路上的擺渡人。”秉持著這樣的思想,黃偉星校長在2008年啟動了青藍工程教師培養機制。學校專門聘請了兩位從市教師進修學校退休的、具有極高專業水平的導師,成立大司巷小學青年教師研訓中心。導師帶領青年教師在教材解讀、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施、教后反思以及個人專業素養提升等方面開展系統的培訓與研討,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如今,青藍工程不僅為大司巷小學帶來了芳華,短短10年,學校共獲評省名師2人、省教改之星2人、金華市教壇新秀7人、金華市教改之星6人、永康市教壇新秀48人,獲市級及以上優質課一等獎50多人……也為其他偏遠地區的學校帶去了養料,學校先后選派教師赴新疆援助,他們深入課堂,和對方學校的教師一起探索切合學校實際的教研模式。

  當提及對教育精準幫扶的貢獻時,黃偉星校長謙虛地擺擺手:“繼續發揮青藍工程教師培養機制的優勢,借‘互聯網+義務教育’結對幫扶的契機,建立網絡研修環境,發揮網絡拓展時空、多向互動的特有優勢,是學校研訓的努力方向。”為了幫扶更多學校,大司巷小學持續發揮著名校擔當。2021年,大司巷小學結對幫扶同步課堂51次、網絡研修37次、觀摩網絡研修名師網絡課堂15次、磨課調整N次。

  任歲月變遷,百廿名校風采依舊。回望大司巷小學百廿年歷史,“悅己悅人悅天下,知情知理知古今”已然成為學校的責任擔當與文化底色。面向“建浙江一流小學,創中華品牌學校”的美好愿景,大司巷小學將不忘初心,守正創新,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樓春陽 岳翔)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