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福建省晉江市南僑中學:“三品”辦學促發展 僑鄉逐夢育新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10  閱讀:次   |
42.9K

  在中國織造名鎮、全國著名僑鄉、素有“僑鄉中的僑鄉”美譽的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東臨深滬海灣、西毗施瑯將軍故居的南僑中學歷經70余年的辦學積淀,確立了“以人為本、立德樹人、依法治教、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提出了“創海西品牌、建一流名校”的辦學目標,聚焦核心素養,豐厚辦學內涵,全力推進品位教育、品牌名師、品質學校“三品”辦學發展愿景,努力實現“讓每一名教師都有成就,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夢想”。

  立足課程建設推進品位教育

  立足課程建設,著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南僑中學推進品位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走進新時代,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整合育人資源,“五育并舉”。優化升級課程體系架構,整體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水平,更新完善校園文化環境,全面提升辦學品位。

  確立“一三六”課程體系架構,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其中,“一”指以人為本、以學生未來發展為本、以培養有家國情懷的高素質人才為本的價值追求。“三”指包括“核心基礎”課程(國家課程中的必修必學與必修選學課程、德育課程與活動以及勞動教育課程)、“知識拓展”課程(學科拓展性課程、校本與地方課程、社團活動課程與實踐體驗課程等)、“專業研究”課程(學科競賽輔導、研究性學習活動、藝體特長生培養、機器人競賽輔導、科技創新大賽指導、電腦制作輔導等)三個層級的課程結構。“六”指道德人格、學科素養、藝術審美、技術技能、體育健康、人生規劃六大類別的課程目標。

  創新德育工作途徑和方法,提升德育新境界。學校開發《以樓說僑》《走進南僑》《心園導航》《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等德育校本教材,完成福建省“建設僑鄉校園文化,培育學生人文素養”德育課題研究。挖掘校史資源、社區資源,以“僑鄉文化”“海洋文化”為載體,借助施瑯紀念館、龍湖鎮尚善養老院等德育基地,開發實施主題式、系列化的德育課程。開展校長有約、研學旅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成人禮、體育節、科技節、文化藝術節等主題德育實踐,引導學生身體力行,不斷豐富道德情感、提升道德修養。

  美化綠化物態格局,提升文化育人品位。學校精心打造視覺識別系統——南僑中學SIS校園文化識別,因地制宜建設或完善各類主題精品園,如嶄新的黨建文化園、宋慶齡主題文化園、校史文化園和校史館,彰顯了學校深層次、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學校先后投入100多萬元對校園綠化格局進行優化和完善,組織開展各種綠色環保主題活動。碧海藍天,草木蔥蘢,生機盎然的美麗校園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性情。

  促進多元成長培育品牌名師

  教師永遠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力量。南僑中學聚焦核心素養,力促教師教育智慧、思維能力、人格素養、成就動機等方面的專業化發展,打造高品質教師團隊。

  學校制定《南僑中學教師隊伍建設五年發展規劃(2018—2023年)》,要求教師制定三年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和學年度發展計劃,深入實施學校品牌名師培育計劃。一方面,緊扣中高考改革,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開展“品牌名師”培養工程、“青藍工程”、名師團隊建設工程,實施梯隊培養,加速教師成長。另一方面,深化對課程改革的再認識,通過推進學歷進修、校本教研、教學觀摩研討、課題深度研究、網絡資源在線學習等途徑,提升教師的學科教學和科研能力。同時,學校借助各級各類“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三優聯評”、教師技能大賽等活動,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個人成長搭建舞臺。進一步激發教師專業熱情、拓寬教師成長渠道,以教師專業成長帶動、促進學生成才成人。

  得益于全方位的教師培養工程,學校打造出一支由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師、福建省特級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教育領航團隊干部、骨干教師、名班主任、教壇新秀等組成的名師團隊。學校首次聘任了4位學科主任,引領機器人科技、電腦制作、化學奧賽等特色課程發展,帶出了一支聞名省內外的優秀教練團隊。

  目前,學校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杰出人民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2人,省級優秀教師3人,正高級教師1人,福建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1人,泉州師范學院兼職教授1人,省學科帶頭人導師1人,福建省名校長培養對象1人,國家優秀奧賽教練2人,省市級以上各類骨干名師、名班主任56人。2019年3月18日,譚輝老師作為福建省中學教師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

  點亮科技特色鑄造品質學校

  把握發展機遇,走優質特色發展之路,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南僑中學以建設優質特色學校為導向,以科技與創新教育為突破口,整合各種要素和資源,轉換學校發展內在動力,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學校注重構建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與現代教育治理相適應的現代學校管理理念,弘揚僑校優秀文化,傳承田徑體育傳統,凸顯科技教育特色,進一步發揮僑鄉人文地緣優勢,搶抓高中課程改革先機。學校梳理出“重構三級課程體系、分層分類走班教學、科技體育特色引領”的教改路徑,把科技教育特色融入學校的整體辦學中。學校建立了機器人實驗室,開發出富有特色的機器人校本教材5部,依托科技課程建設與學生社團建設,機器人競賽蜚聲海內外。近年來,學校進一步提出“四輪驅動,助學生‘彎道超車’”(四輪驅動指機器人競賽、學科奧賽、電腦制作與科學影像、科技創新比賽),豐富科技教育內涵,立體式、全方位地在全校鋪開科技創新教育,培養出眾多具有科技特色的高素質學生,5名學生被評為“福建省小科學家”。

  在保持體育特色的同時,學校科技教育特色成績斐然。2018至2021年,連續4年獲得“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榮譽稱號。2018年11月,被確定為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學校。2020年,在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中,南僑中學的4名學生以優異成績獲得省一等獎,一人進入省隊,居晉江市首位,開創了學校科技教育新局面。學校先后獲評福建省首批中學體育特色學校與傳統體育學校、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優秀學校、泉州市特色普通高中學校(科技教育特色類)、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優質生源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新時代,南僑中學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寬的視野、更大的氣魄,進一步探索發展新路徑,豐富“三品”辦學新內涵,實現教學質量“抬底”“壯腰”“拔尖”新目標,努力“讓每一名教師都有成就,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夢想”,實現辦學質量的跨越式提升。

  (王詩坦 譚輝 施珊妹)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